文言实词意义推断五法

2014-10-20 10:51刘腾辉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张仪苏秦项王

刘腾辉

准确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既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我们解读文言文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识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及偏义复词,而且还要掌握必要的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和技巧。在此,笔者归纳了五种方法,以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一)据形推义

[名师点津]

汉字大多为形声字或会意字,我们可根据字的形旁推断词语的含义。如人教高中必修三《劝学》“假舆马者”一句中,“舆”的部首是“车”,其基本义是各种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故在此处为“车子”的意思。

[典例解析]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饰,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战国策·秦策》片段)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 禽:通“擒”,擒获

B.上下相愁,民无所聊。 聊:依靠

C.今不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 惛:混乱

D.行义约信,天下不亲。 信:信义

从本题的四个选项看,A、B、D三项的解释均符合语境,而C项中的“惛”理解为“混乱”不正确。因为根据这个字的字形,是个会意字,由“心+昏”组成,由此可以推断该词的意思是“心里昏暗不明”。

(二)依境推义

[名师点津]

这里的“境”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文言实词大部分含义丰富,属于一词多义。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含义。如高中必修一《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中的“诞”,有多种不同的义项,如“大”、“欺诈”、“生育”、“放荡”等。有的同学望文生义,与“虚”一起理解为“虚度”。结合具体的语境,可以推断该词是“荒诞”的意思。

[典例解析]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张仪列传》片段)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事:侍奉

B.独秦能苦赵 苦:苦于

C.稍稍近就之 就:接近

D.张仪既相秦 相:做相国

解答该题,我们就必须认真审视每个加点词所在的语句,然后再将其意思代入句子中,看看是否符合语境。从四个选项看,A、C、D三项的解释均符合语境,而C项,若把它理解为“苦于”,则与句子的语言环境不相符合,代入进去解释不通。故正确的答案为B。

(三)联想推义

[名师点津]

近年来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基本上都贴近课本。所以,我们在推断实词含义时,可运用迁移联想的方法进行。如“行者歌于途,负者休于树”一句中,对“负”一词的理解,我们可以由成语“负荆请罪”进行联想,推断出该词是“背负”的意思。

[典例解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片段)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

B.心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争斗

D.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左右,多

本题旨在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看,B、C、D三项的解释都符合句意,而C项中的“斗”,由成语“斗转星移”可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斗转星移”中的“斗”是北斗星的意思,由此可以判断句子中的“斗”也是此意。

(四)语法推义

[名师点津]

所谓语法推义,就是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判断所给选项中实词的词性,推断其含义。如人教高一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一句中,“五十者”是句子的主语,“帛”为宾语,由此可以推断“衣”是动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是“穿”的意思。

[典例解析]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endprint

(《夜渡两关记》片段)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幸:庆幸

B.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塞:塞外

C.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 分:分析

D.岂恶地固应尔耶? 恶:险恶

从语法的角度来看,选项中四个加点的词,A、C、D三项的解释均是正确的,唯有B项中的“塞”,解释为“塞外”,有误。因为在“草木塞道”一句中,“草木”可以充当该句的主语,“道”是“道路”的意思,充当宾语。据此推断“塞”在此为动词,作为句子的谓语,是“堵塞”的意思。

(五)引申推义

[名师点津]

古代汉语中所出现的一词多义的现象,实际上是由其基本义通过不断地丰富、扩展而引申出来的。只要我们晓得其中一个义项,就可推断出与此有关联的其他义项。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中,“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发动”、“举荐”等含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明确该词在这里是“发动、举行”的意思。

[典例解析]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项羽本纪》片段)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美人曰虞,常幸从。 幸:受宠爱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称王

C.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当:抵挡

D.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舣:停船

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前三项加点词的解释均符合语意,而唯有D项,我们只要知道“舣”的本义是停船靠岸,就能够联系具体的语境,明确该词在这里是“准备”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不正确的一项应为D。

【附】参考译文

(一)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接受我的意见。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用武力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用战争手段的呢?古代让车辆来回奔驰,用言语互相交结,天下成为一体,有的约纵有的连横,不再储备武器甲胄。文士个个巧舌如簧,诸侯听得稀里胡涂,群议纷起,难以清理。规章制度虽已完备,人们却到处虚情假意,条文记录又多又乱,百姓还是衣食不足。君臣愁容相对,人民无所依靠,道理愈是清楚明白,战乱反而愈益四起。穿着讲究服饰的文士虽然善辩,攻战却难以止息。愈是广泛地玩弄文辞,天下就愈难以治理。说的人说得舌头破,听的人听得耳朵聋,却不见成功,嘴上大讲仁义礼信,却不能使天下人相亲。于是就废却文治、信用武力,以优厚待遇蓄养勇士,备好盔甲,磨好兵器,在战场上决一胜负。想白白等待以招致利益,安然兀坐而想扩展疆土,即使是上古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想坐而实现,势必不可能。所以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相距远的就两支队伍相互进攻,相距近的持着刀戟相互冲刺,然后方能建立大功。因此对外军队取得了胜利,对内因行仁义而强大,上面的国君有了权威,下面的人民才能驯服。现在,要想并吞天下,超越大国,使敌国屈服,制服海内,君临天下百姓,以诸侯为臣,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在位的国君,忽略了这个根本道理,都是教化不明,治理混乱,又被一些人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沉溺在巧言诡辩之中。像这样看来,大王您是不会采纳我的建议的。”

(二)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合纵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侯,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苏秦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三)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我心里感到很高兴。(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石头(各种不同的形状)。(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好像在同游人逗乐。

向潭的西南望去,(那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溪流的岸势像狗牙一样相互交错着,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四)十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心里正庆幸离开险境走上平坦的路,不用再担心。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只见面对着的山隐隐约约,问随从人员,他们说:“应当爬过这座山,才能到和州香林院。”不久,太阳慢慢下山后,马进入山中,山峦重叠,桑树农田井然有序,总共有好几个村庄,很像武陵、仇池,方才以为是可喜之事。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野草和树木把山路封堵,深远得看不到它的尽头,这才开始害怕得淌出汗来。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汉,问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就是古时候的昭关。离香林院还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赶老虎啊。”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靠着山崖,沿着山沟,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块连着一块,马被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里伏着老虎,转身逃跑,跌倒的人横七竖八地,人压着人,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强要他们大喊,他们也不敢大喊。过了好一会他们才爬起来,沿着山梁走,看看崖下的沟谷,深得没法知道;山涧里的水哗哗地流淌着,和风声一样时快时慢。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自己估计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同时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就应该这样受苦吗?二更时分,到达香林院。在灯下忽然清醒放松下来,就像重新活了过来一样。

(五)在当时项王想在乌江渡江回江东。乌江亭长准备一条船靠在岸边,等待项王上船。他对项王说:“江东虽然不大,方圆有一千多里,壮丁有几十万人,也足以立国称王啊。请大王赶快渡江吧!”项王笑笑说:“老天要我灭亡,我渡江去干什么呢!况且当初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上,现在没有一个回去,即使江东的父兄们怜惜我,奉我为王,我还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又对亭长说:“我骑这匹马已经五年了,每战必胜。我不忍心让它同归于尽,就把它送给你吧。”项王于是命令壮士们都下马步行,拿短兵器与汉军作战。单是项王自己就杀死敌人几百名,他身上也受十几处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就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不敢面对项王,指着他对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王悬重赏,能得到我的脑袋的,赏赐千金,封万户侯。现在我给你些好处吧。”说完,就自杀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仪苏秦项王
苏秦刺股
天下棋局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引锥刺股
自勉
亚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