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门窗标准化作法

2014-10-21 12:41明源地产研究院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密封胶窗框饰面

明源地产研究院

门窗能不能完全体现其具有的节能效果,安装是关键,许多安装了高品质窗户最后却验收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就是对安装忽视了。近年来门窗行业一直在倡导系统门窗,而安装也应该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一、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要求

因饰面(包括保温)材料厚度要求,会使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增大,当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大于35毫米时,须在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增设混凝土企口或钢副框。企口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0毫米;副框与门窗框间的缝隙为5毫米,副框与洞口边的缝隙不得大于20毫米;无副框时完成后的饰面表面须压门窗框5毫米,有副框时饰面表面与副框顶平齐。

门框下槛与洞口间的缝隙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框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须确保门槛与楼板(墙)之间的缝隙充填密实且外部防水完整,完成后的楼地面应内高外低。

二、门窗洞口允许偏差

在门窗框或副框安装前,土建施工单位应为门窗安装提供三线(水平线、垂直线和进出线)基准,由门窗安装单位逐个复测洞口尺寸及偏差,对需要进行处理的门窗洞口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1、门窗洞口偏差处理

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间的缝隙不符合表1所规定的要求时,须对洞口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具体处理方法见下表:

当δ≥50毫米 时,洞口须浇筑C20 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内配 2φ 10 通长钢筋和φ6@250U 型箍筋,与原有墙体连接。

2、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及企口

(1)混凝土窗台板下带作法

对于砌体墙,窗洞下口必须浇筑宽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小于120毫米 、长度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400毫米(不足400毫米时通长设置)的混凝土窗台板(针对窗台下砌体八字缝措施)。窗台板为C20混凝土,内配3Φ10主筋和φ6@250U型分布筋,断面详见下图:

(2)企口作法

砌体墙设企口时,洞口周边现浇C20细石混凝土过梁、下带(窗台板)、左右边框,并做成内高外低企口形状;过梁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但梁高不得小于120毫米,主筋不得少于4Φ12,箍筋为φ 6@200;窗台板亦应做成企口形状,其断面尺寸与配筋作法同上,厚度120毫米不包括企口;边框宽与墙厚相同,厚度(不包括企口)不小于150毫米;内配2Φ10竖向钢筋及φ6@250箍筋,边框与墙之间必须设置双肢φ8@500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500毫米 。

施工顺序应为:先砌墙到窗台板下部→浇筑下带混凝土→砌墙至过梁下部→浇筑左右边框和过梁混凝土;

当墙体为混凝土墙时,企口必须与混凝土墙同时浇筑;

根据企口的厚度和宽度应考虑在企口内配置1到2根Φ8通长钢筋和分布筋;

3、砌体墙洞口边预埋混凝土块

当外墙为砌体时,砌筑时须在门窗洞两侧预埋为安装门窗用的混凝土(C20)块(有混凝土企口情况除外),以便固定门窗框(或副框)。混凝土块宽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毫米,长度不小于200毫米,最上部(或最下部)的混凝土块中心距洞口上下边的距离为150~200毫米,其余部位的中心距不大于400毫米,且均匀分布。

4、防渗漏主要材料

表4 主要材料表

5、门窗口滴水及流水坡度构造要求

无论采用何种外饰面作法,门窗上口应做出滴水槽或鹰嘴滴水线。涂料门窗上口宜采用成品滴水槽,滴水线流水坡度应不小于5%;窗台下口流水坡度不小于10%。外窗台完成面最高点应低于内窗台完成面20毫米以上。

三、无企口、无副框的门窗节点构造

门窗框安装应在室外装饰工程施工前进行。门窗扇及玻璃安装宜在室内装修开始前进行,以尽量减少装修施工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1、节点图

侧口节点作法

上口节点作法

下口节点作法

2、构造作法说明:

(1)安装固定片:

门窗框与墙体一般采用固定片连接,固定片以1.5毫米厚的镀锌板裁制,长度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加工。首先将固定片安装到门窗框上,采用直径3.2毫米 的钻头在门窗框上钻孔,然后将十字盘头自攻螺丝M4x20毫米拧入,不得直接捶击钉入。固定片距门窗框角部的距离不大于200毫米,其余部位的固定片中心距不大于400毫米,且均匀分布。

(2)门窗框就位安装:

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或射钉,将已安装好的固定片固定在洞口四周,固定时应按对称顺序,先固定上下框,然后固定边框。临时定位可用木楔固定。

(3)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处理:

作法一:门窗框与墙体四边缝隙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

作法二:门窗框底边及两侧边上翻150 高范围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上边及两侧边剩余部分采用打发泡胶塞缝。

无论采用干硬性砂浆还是发泡胶塞缝,塞缝必须保证密实。

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前必须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

打发泡胶前必须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发泡胶须满填缝隙,超出门窗框外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发泡胶固化后取出临时固定的木楔,并在其缝隙中打入发泡胶并用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同样不得在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4)涂刷JS防水:

塞缝砂浆干燥后或发泡胶固化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JS 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米,防水必须压门窗框不小于5毫米 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毫米 处,详见节点图。

注意:墙身为砌体时不能直接在砌块上涂刷JS 防水,待发泡胶固化后开始抹底灰,并对洞口四周进行粉刷收头。抹底灰前应对基层墙面进行处理,保证底灰与墙体粘结牢靠,底灰不得空鼓、裂缝。

(5)外饰面施工:

JS 防水干燥后,按照外饰面作法施工外饰面层。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须留不小于6毫米×6毫米的密封胶槽。

(6)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预留胶槽内打中性硅酮密封胶。

(7)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

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Tf10安装的内饰面施工:按照内饰面作法施工内饰面层。

(8)打窗内密封胶

内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内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毛坯房可以省略)。

四、无企口、有副框的门窗节点构造

当内外饰面层均较厚(例如石材)时,为避免饰面层压门窗框过多,可采用有副框无企口的方式。

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副框、塞缝及涂刷 JS 防水,再进行内外饰面施工,待外饰面完成后再安装门窗主框和门窗。这样既可保证安装精度,又可防止门窗框被损坏、污染。

1、节点图

侧口节点作法

上口节点作法

下口节点作法

2、构造作法

(1)副框防腐处理:

当门窗主框为铝合金时,钢副框与铝合金型材的接触面要先做防腐处理。设计有要求时,防腐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没有要求,可接触面涂刷防腐涂料进行保护。

(2)副框定位安装:

先用木楔临时固定副框,之后用金属膨胀螺栓将副框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

(3)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塞缝:

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实填塞副框与洞口间缝隙,并在四周阴角处抹圆角;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取出临时固定木楔,并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实补填该缝隙。

(4)涂刷JS防水:

待干硬性塞缝砂浆干燥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 JS 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毫米,防水必须全压副框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毫米处,详见节点图。

(5)外饰面施工:

JS 防水干燥后,按照外饰面作法施工外饰面层。外饰面完成面与副框顶平齐。

(6)安装门窗框:

外饰面完成后,采用自攻螺钉将门窗框与副框进行固定,自攻螺钉拧入钢副框两个壁厚,拧入前必须打入密封胶。

(7)门窗框与副框间缝隙打发泡胶:

在门窗框和副框间缝隙中打发泡胶,打发泡胶前应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多余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8)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高度应压门窗框不小于5毫米。

(9)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

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安装的五金配件应结实牢固,使用灵活。

注意:墙身为砌体时不能直接在砌块上涂刷JS 防水,待发泡胶固化后开始抹底灰,并对洞口四周进行粉刷收头。抹底灰前应对基层墙面进行处理,保证底灰与墙体粘结牢靠,底灰不得空鼓、裂缝。

五、有企口、无副框的门窗节点构造

当饰面较厚时,为避免饰面压门窗主框过多和因饰面过厚而产生空鼓裂缝,可采用无副框有企口的方式。这种方式可提高门窗边的防渗漏效果。

当墙体为混凝土墙时,企口必须与混凝土墙同时浇筑;当墙体为砌体墙时,门窗周边必须现浇钢筋混凝土窗框,且先砌墙后浇框,其具体作法参照总说明。

1、节点图

侧口节点作法

上口节点作法

下口节点作法

2、构造作法

(1)安装固定片

门窗框与墙体一般采用固定片连接,固定片以1.5毫米厚的镀锌板裁制,长度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加工。首先将固定片安装到门窗框上,采用直径3.2毫米的钻头在门窗框上钻孔,然后将十字盘头自攻螺丝M4x20毫米拧入,不得直接捶击钉入。

固定片距门窗框角部的距离不大于200毫米,其余部位的固定片中心距不大于400毫米,且均匀分布。

(2)门窗框就位安装

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或射钉,将已安装好的固定片与洞口四周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按对称顺序,先固定上下框,然后固定边框。临时定位可用木楔固定。

(3)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处理

作法一:门窗框与墙体四边缝隙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

作法二:门窗框底边及两侧边上翻 150 高范围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上边及两侧边剩余部分采用打发泡胶塞缝无论采用干硬性砂浆还是发泡胶塞缝,塞缝必须保证密实。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前必须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

打发泡胶前应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发泡胶须满填缝隙,超出门窗框外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发泡胶固化后取出临时固定的木楔,并在其缝隙中打入发泡胶并用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同样不得在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4)涂刷JS防水

待底灰干燥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JS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米,防水必须压门窗框不小于5毫米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毫米处,详见节点图。

(5)保温层施工

JS防水干燥后,按照保温层作法要求施工保温层。

(6)外饰面施工

按照保温层上的外饰面层作法施工外饰面。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须留不小于6毫米×6毫米的密封胶槽。

(7)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预留胶槽内打中性硅酮密封胶。

(8)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安装的五金配件应结实牢固,使用灵活。

(9)内饰面施工

按照内饰面作法施工内饰面层。

(10)打窗内密封胶

内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内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毛坯房可以省略)。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3362 (2014) 09-0074-04

(5)外饰面施工:

JS 防水干燥后,按照外饰面作法施工外饰面层。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须留不小于6毫米×6毫米的密封胶槽。

(6)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预留胶槽内打中性硅酮密封胶。

(7)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

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Tf10安装的内饰面施工:按照内饰面作法施工内饰面层。

(8)打窗内密封胶

内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内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毛坯房可以省略)。

四、无企口、有副框的门窗节点构造

当内外饰面层均较厚(例如石材)时,为避免饰面层压门窗框过多,可采用有副框无企口的方式。

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副框、塞缝及涂刷 JS 防水,再进行内外饰面施工,待外饰面完成后再安装门窗主框和门窗。这样既可保证安装精度,又可防止门窗框被损坏、污染。

1、节点图

侧口节点作法

上口节点作法

下口节点作法

2、构造作法

(1)副框防腐处理:

当门窗主框为铝合金时,钢副框与铝合金型材的接触面要先做防腐处理。设计有要求时,防腐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没有要求,可接触面涂刷防腐涂料进行保护。

(2)副框定位安装:

先用木楔临时固定副框,之后用金属膨胀螺栓将副框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

(3)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塞缝:

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实填塞副框与洞口间缝隙,并在四周阴角处抹圆角;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取出临时固定木楔,并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实补填该缝隙。

(4)涂刷JS防水:

待干硬性塞缝砂浆干燥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 JS 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毫米,防水必须全压副框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毫米处,详见节点图。

(5)外饰面施工:

JS 防水干燥后,按照外饰面作法施工外饰面层。外饰面完成面与副框顶平齐。

(6)安装门窗框:

外饰面完成后,采用自攻螺钉将门窗框与副框进行固定,自攻螺钉拧入钢副框两个壁厚,拧入前必须打入密封胶。

(7)门窗框与副框间缝隙打发泡胶:

在门窗框和副框间缝隙中打发泡胶,打发泡胶前应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多余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8)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高度应压门窗框不小于5毫米。

(9)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

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安装的五金配件应结实牢固,使用灵活。

注意:墙身为砌体时不能直接在砌块上涂刷JS 防水,待发泡胶固化后开始抹底灰,并对洞口四周进行粉刷收头。抹底灰前应对基层墙面进行处理,保证底灰与墙体粘结牢靠,底灰不得空鼓、裂缝。

五、有企口、无副框的门窗节点构造

当饰面较厚时,为避免饰面压门窗主框过多和因饰面过厚而产生空鼓裂缝,可采用无副框有企口的方式。这种方式可提高门窗边的防渗漏效果。

当墙体为混凝土墙时,企口必须与混凝土墙同时浇筑;当墙体为砌体墙时,门窗周边必须现浇钢筋混凝土窗框,且先砌墙后浇框,其具体作法参照总说明。

1、节点图

侧口节点作法

上口节点作法

下口节点作法

2、构造作法

(1)安装固定片

门窗框与墙体一般采用固定片连接,固定片以1.5毫米厚的镀锌板裁制,长度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加工。首先将固定片安装到门窗框上,采用直径3.2毫米的钻头在门窗框上钻孔,然后将十字盘头自攻螺丝M4x20毫米拧入,不得直接捶击钉入。

固定片距门窗框角部的距离不大于200毫米,其余部位的固定片中心距不大于400毫米,且均匀分布。

(2)门窗框就位安装

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或射钉,将已安装好的固定片与洞口四周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按对称顺序,先固定上下框,然后固定边框。临时定位可用木楔固定。

(3)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处理

作法一:门窗框与墙体四边缝隙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

作法二:门窗框底边及两侧边上翻 150 高范围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上边及两侧边剩余部分采用打发泡胶塞缝无论采用干硬性砂浆还是发泡胶塞缝,塞缝必须保证密实。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前必须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

打发泡胶前应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发泡胶须满填缝隙,超出门窗框外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发泡胶固化后取出临时固定的木楔,并在其缝隙中打入发泡胶并用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同样不得在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4)涂刷JS防水

待底灰干燥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JS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米,防水必须压门窗框不小于5毫米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毫米处,详见节点图。

(5)保温层施工

JS防水干燥后,按照保温层作法要求施工保温层。

(6)外饰面施工

按照保温层上的外饰面层作法施工外饰面。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须留不小于6毫米×6毫米的密封胶槽。

(7)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预留胶槽内打中性硅酮密封胶。

(8)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安装的五金配件应结实牢固,使用灵活。

(9)内饰面施工

按照内饰面作法施工内饰面层。

(10)打窗内密封胶

内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内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毛坯房可以省略)。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3362 (2014) 09-0074-04

(5)外饰面施工:

JS 防水干燥后,按照外饰面作法施工外饰面层。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须留不小于6毫米×6毫米的密封胶槽。

(6)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预留胶槽内打中性硅酮密封胶。

(7)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

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Tf10安装的内饰面施工:按照内饰面作法施工内饰面层。

(8)打窗内密封胶

内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内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毛坯房可以省略)。

四、无企口、有副框的门窗节点构造

当内外饰面层均较厚(例如石材)时,为避免饰面层压门窗框过多,可采用有副框无企口的方式。

施工顺序为先安装副框、塞缝及涂刷 JS 防水,再进行内外饰面施工,待外饰面完成后再安装门窗主框和门窗。这样既可保证安装精度,又可防止门窗框被损坏、污染。

1、节点图

侧口节点作法

上口节点作法

下口节点作法

2、构造作法

(1)副框防腐处理:

当门窗主框为铝合金时,钢副框与铝合金型材的接触面要先做防腐处理。设计有要求时,防腐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没有要求,可接触面涂刷防腐涂料进行保护。

(2)副框定位安装:

先用木楔临时固定副框,之后用金属膨胀螺栓将副框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

(3)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塞缝:

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实填塞副框与洞口间缝隙,并在四周阴角处抹圆角;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取出临时固定木楔,并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密实补填该缝隙。

(4)涂刷JS防水:

待干硬性塞缝砂浆干燥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 JS 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毫米,防水必须全压副框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毫米处,详见节点图。

(5)外饰面施工:

JS 防水干燥后,按照外饰面作法施工外饰面层。外饰面完成面与副框顶平齐。

(6)安装门窗框:

外饰面完成后,采用自攻螺钉将门窗框与副框进行固定,自攻螺钉拧入钢副框两个壁厚,拧入前必须打入密封胶。

(7)门窗框与副框间缝隙打发泡胶:

在门窗框和副框间缝隙中打发泡胶,打发泡胶前应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多余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8)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高度应压门窗框不小于5毫米。

(9)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

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安装的五金配件应结实牢固,使用灵活。

注意:墙身为砌体时不能直接在砌块上涂刷JS 防水,待发泡胶固化后开始抹底灰,并对洞口四周进行粉刷收头。抹底灰前应对基层墙面进行处理,保证底灰与墙体粘结牢靠,底灰不得空鼓、裂缝。

五、有企口、无副框的门窗节点构造

当饰面较厚时,为避免饰面压门窗主框过多和因饰面过厚而产生空鼓裂缝,可采用无副框有企口的方式。这种方式可提高门窗边的防渗漏效果。

当墙体为混凝土墙时,企口必须与混凝土墙同时浇筑;当墙体为砌体墙时,门窗周边必须现浇钢筋混凝土窗框,且先砌墙后浇框,其具体作法参照总说明。

1、节点图

侧口节点作法

上口节点作法

下口节点作法

2、构造作法

(1)安装固定片

门窗框与墙体一般采用固定片连接,固定片以1.5毫米厚的镀锌板裁制,长度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加工。首先将固定片安装到门窗框上,采用直径3.2毫米的钻头在门窗框上钻孔,然后将十字盘头自攻螺丝M4x20毫米拧入,不得直接捶击钉入。

固定片距门窗框角部的距离不大于200毫米,其余部位的固定片中心距不大于400毫米,且均匀分布。

(2)门窗框就位安装

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或射钉,将已安装好的固定片与洞口四周进行固定,固定时应按对称顺序,先固定上下框,然后固定边框。临时定位可用木楔固定。

(3)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处理

作法一:门窗框与墙体四边缝隙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

作法二:门窗框底边及两侧边上翻 150 高范围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上边及两侧边剩余部分采用打发泡胶塞缝无论采用干硬性砂浆还是发泡胶塞缝,塞缝必须保证密实。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前必须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

打发泡胶前应先将缝隙清理干净,并将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缠绕保护膜撕去,发泡胶须满填缝隙,超出门窗框外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发泡胶固化后取出临时固定的木楔,并在其缝隙中打入发泡胶并用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同样不得在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4)涂刷JS防水

待底灰干燥后,在洞口外侧四周分多遍涂刷JS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1.0米,防水必须压门窗框不小于5毫米且涂刷到过门窗洞阳角50毫米处,详见节点图。

(5)保温层施工

JS防水干燥后,按照保温层作法要求施工保温层。

(6)外饰面施工

按照保温层上的外饰面层作法施工外饰面。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须留不小于6毫米×6毫米的密封胶槽。

(7)打窗外密封胶

外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外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预留胶槽内打中性硅酮密封胶。

(8)门窗扇及玻璃、五金配件安装

门窗扇及玻璃应在室内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开始前安装完成。五金配件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并在拧固前打密封胶,安装的五金配件应结实牢固,使用灵活。

(9)内饰面施工

按照内饰面作法施工内饰面层。

(10)打窗内密封胶

内饰面完成并干燥后在内饰面与门窗框交接处的阴角处打中性硅酮密封胶(毛坯房可以省略)。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3362 (2014) 09-0074-04

猜你喜欢
密封胶窗框饰面
二苯碳酰二肼法检测人造板饰面材料用胶粘剂中六价铬的研究
金属饰面樱桃灯具
一种可排水的外开窗
是时候了解性硅酮建筑密封胶和硅酮建筑密封胶的区别了!
一种平行外开铝合金窗
一种陶瓷质环保生态透水砖
阳台用密封胶的选用
一种飞机整体油箱密封胶喷涂修补方法
先进商用飞机上密封胶应用研究
浅谈外墙饰面砖粘贴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