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药飞仙藤的本草考证

2014-10-21 10:34尹子丽薛志革谭文红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考证

尹子丽 薛志革 谭文红

摘要:通过对云南民族药“飞仙藤”的本草考证,结合现代研究,该品种为现代应用的“黑骨头”二个来源之一,并对二个来源的基源、名称、现代研究、性味与功效等进行对比,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关键词:飞仙藤;本草学;考证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41-03

“飞仙藤”为云南彝族、佤族、傈僳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习用药材,始载于《滇南本草》,用此药材制成的制剂有“雪上一枝蒿速效止痛搽剂”等。通过本草学考证,考察其来源、历史沿革、现代研究、性味与功效,便于进一步品种研究和应用。目前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和《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

1基源考证

1.1名称及来源的考证

1.1.1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滇南本草》记载为“飞仙藤”,曰“飞仙藤,生石岩上,也如柳叶,开白花。”[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2]、《中国哈尼族医药》[3]记载为“黑骨头”,《中国彝族药学》记载为“黑骨藤”[4],《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为“青蛇藤”[5];别名:还阳草、青蛇胆,乌骨鸡、黑乌骨,山杨柳、小青蛇、柳叶夹,小黑牛、追风藤、恩纳牛(彝语)。

1.1.2青蛇藤(Perpioca calophylla(Wight)Falc.)《中国植物志》[6]、《大理中药资源名录》[7]、《云南省中药材资源名录》[8]、《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哈尼族医药》记载为“青蛇藤”,别名:乌骚风、鸡骨头、黑乌骚、黑骨头、铁夹藤[2]、飞仙藤、达风藤。

1.2植物形态

1.2.1黑龙骨藤状灌木,长达10 m,多分枝,有乳汁,全株无毛。叶柄长1 mm~2 mm;叶片披针形,长3.5 cm~7.5 cm,宽5 mm~10 mm,革质,中脉两面略凸起,侧脉纤细,密生,几平行,两面扁平,在叶缘前连结成1条边脉,基部楔形。聚伞花序腋生,比叶短,花少数,花序梗和花梗柔细;花小,直径约5 mm,黄绿色;萼片卵圆形或近圆形,长1.5 mm,无毛;花冠黄绿色,近辐状,花冠筒短,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2.5 mm,直立,中间不加厚;副花冠裂片被柔毛,略短于花冠筒,侧裂片近急尖;花药基部增宽,药隔背柔毛,花粉器匙形;子房无毛,柱头近圆锥状,基部五棱。蓇葖果双生,圆柱状,长约10 cm,直径约5 mm;种子长圆形,扁平,种毛长约3 cm。花期3~4月,果期7~9月[6]。

1.2.2青蛇藤藤状灌木,具乳汁;幼株灰白色,干时具纵条纹,老枝黄褐色,密被皮孔;除花外,全株无毛。叶近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长4.5 cm~6 cm,宽1.5 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中脉在叶面微凹,侧脉纤细,密生,密生,两面扁平,叶缘具一边脉;叶柄长1 mm~2 mm。聚伞花序腋生,长2 cm。着花大10朵;苞片卵圆形,顶端钝;花萼裂片卵圆形,长1.5 mm,宽1 mm,具缘毛,花萼内面基部有5个小腺体;花萼深紫色,辐状,直径约8 mm,外面无毛,内面被白色柔毛,花冠筒短,裂片长圆形,中间不加厚,不反折;副花冠环状,着生在花冠的基部,5~10裂,其中5裂延伸为丝状,被长柔毛;雄蕊着生在花冠的基部,花丝离生,背部与副花冠合生,花药卵圆形,渐尖,背部被长柔毛,花药彼此相连并贴生在柱头上;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在载粉器内,基部粘盘卵圆形,粘生柱头上;子房无毛,心皮离生,胚珠多个,花柱短,柱头短圆锥状,点段2裂。蓇葖果双生,长箸状,长12 cm,直径5 mm;种子长圆形,长1.5 cm,宽3 mm,黑褐色,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 cm~4 cm。花期4~5月,果期8~9月[4]。

1.3产地及生境

1.3.1黑龙骨产于云南省维西、巍山、大理、剑川、宾川、永仁、禄丰、昆明、嵩明、寻甸、晋宁、禄劝、澄江、易门、新平、蒙自、凤庆、镇康、景洪、勐海、勐腊等地。西藏、青海、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有分布[9]。克什米尔、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6]。

1.3.2青蛇藤产于云南省漾濞、昆明、永善、屏边、泸西、双柏、澂江、贡山、丽江、绥江、罗平、临沧、巍山、砚山、景东、麻栗坡、西畴、元江、禄劝、兰坪、文山等地。西藏、四川、贵州、广西、湖北有分布。尼泊尔、印度、锡金等也有分布[9]。

二者均生于海拔2700 m以下山地疏林向阳处或荫湿的杂木林下或灌木丛中[9]。

2现代研究

2.1化学成分

2.1.1预试验结果黑骨头(Periploca forrestiis)药材主要含有甾体和三萜类成分,强心苷类成分,也含有黄酮、糖及苷类、氨基酸等

2.1.2文献[10~13]报道青蛇藤(Periploca calophylla(Wight)Falc.)主要含有甾体和三萜类成分。其藤茎和根茎含有杠柳苷、杠柳苷元、Calocin、Plocin、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甾体成分,熊果酸、2α-羟基熊果酸、羽扇豆醇乙酸酯、α-香树脂醇乙酸酯等三萜成分,山柰酚-3-O-α-D-阿拉伯糖苷、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3′,4′,5,7-tetrahydroxy-flavanone-2-(S)-3′-O-β-D-glucopyranoside等黄酮成分。此外,还含有Cleomiscosin A、芥子酸、香草醛、水杨酸、4-Hydroxy-3,5-dimethoxybenzoldehyde、3-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大黄素甲醚等。根据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甾体和三萜类成分是青蛇藤主要的化学成分,也含有少量的黄酮类化合物等。

2.2药理实验

2.2.1黑骨头水煎浓缩液小鼠24 h内一次性灌胃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250.05 g生药/kg,95%可信限区间为226.54~313.27 g生药/kg体重。小鼠灌胃给予水煎浓缩液后,0.5 h出现动物死亡,死亡动物临死前自发活动减少,而后俯卧不动、继而跳跃、死亡。解剖死亡小鼠,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见异常[14]。

2.2.2青蛇藤药材水煎浓缩液(7.14 g生药/mL)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浓度、最大灌胃体积下灌胃给予小鼠,动物无死亡,故测其经口给药的最大给药量。结果给药组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285.6 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1904倍。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比较,一般状况良好,饮食、二便正常,且外观、皮毛、行为、呼吸均正常,鼻、眼、口腔无异常分泌物,未见其它明显异常反应。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14]。

2.3生药实验

2.3.1性状本品圆柱形,多弯曲或扭曲。根直径1 cm~5 cm,表面深棕色至深褐色,具纵皱纹及深棕褐色圆形皮孔。茎直径0.5 cm~2 cm,表面粗糙,黑褐色,具点状皮孔,栓皮呈鳞片状剥落。根及茎均质坚硬,难以折断,断面皮部薄,绿褐色,木心较大,灰白色,密布小孔,茎中央具髓。气微香,味苦。二者无明显差异。

2.3.2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易脱落。皮层宽,薄壁细胞大小不均,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有乳汁细胞散在。韧皮部窄,含少量草酸钙方晶及散在的乳汁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切面的3/5,外缘呈波状,由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导管组成,导管直径大小不均,木射线多单列。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青蛇藤的皮层中有石细胞断续环列。

2.3.3粉末木栓细胞多角形,壁略增厚,内含黄棕色物质,可见角质纹理。乳汁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有的连接成管道状,直径17~65 μm。具缘纹孔导管多破碎,碎片直径19~160 μm。纤维单个或成束,长梭形,壁不甚厚,胞腔较大,可见纹孔,直径8~22 μm。草酸钙方晶众多,有的排列成行。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脐点点状或不明显,直径2~15 μm;少复粒,由2~4分粒组成。青蛇藤的粉末中有石细胞[14]。

1.木栓细胞;2.石细胞;3.乳汁细胞;4.具缘纹孔导管;

5.纤维;6.草酸钙方晶;7.淀粉粒

1.木栓细胞;2.乳汁细胞;3.具缘纹孔导管;4.纤维;

5.草酸钙方晶;6.淀粉粒3性味与功效

3.1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s)味苦、涩,性温,有小毒;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乳腺炎,疮痈[2]。

3.2青蛇藤(Periploca calophylla)苦、辛、热;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胃痛、腰痛、蛇咬伤[2]。

4小结

通过对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生态环境、性味功能考证,《滇南本草》中所述的“飞仙藤”与现代应用的“黑龙骨”,黑龙骨与同科属植物青风藤的干燥老茎和根,同为云南民族药“黑骨头”的来源,文献、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资料表明,二者在植物形态上花冠的颜色有差异外,其余的基本一致;药材外观性状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急毒实验研究表明黑龙骨具有小毒,在应用上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于乃义,于兰馥等整理.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478.

[2]昆明市卫生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M].昆明:云南人民印刷厂,1970:364.

[3]何建疆,黄晴岚.中国哈尼族医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18.

[4]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中国彝族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513.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07.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6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75-276.

[7]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大理中药资源名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244.

[8]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省中药资源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38.

[9]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71.

[10]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7):497-499.

[11]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II[J].中草药,2005,36(3):350-351.

[12]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正丁醇部分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4-46.

[13]谭小鸿,张援虎,周岚,等.青蛇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47):4463-4465.

[14]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S].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378-387.

(收稿日期:2014-05-26)

2.2.2青蛇藤药材水煎浓缩液(7.14 g生药/mL)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浓度、最大灌胃体积下灌胃给予小鼠,动物无死亡,故测其经口给药的最大给药量。结果给药组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285.6 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1904倍。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比较,一般状况良好,饮食、二便正常,且外观、皮毛、行为、呼吸均正常,鼻、眼、口腔无异常分泌物,未见其它明显异常反应。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14]。

2.3生药实验

2.3.1性状本品圆柱形,多弯曲或扭曲。根直径1 cm~5 cm,表面深棕色至深褐色,具纵皱纹及深棕褐色圆形皮孔。茎直径0.5 cm~2 cm,表面粗糙,黑褐色,具点状皮孔,栓皮呈鳞片状剥落。根及茎均质坚硬,难以折断,断面皮部薄,绿褐色,木心较大,灰白色,密布小孔,茎中央具髓。气微香,味苦。二者无明显差异。

2.3.2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易脱落。皮层宽,薄壁细胞大小不均,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有乳汁细胞散在。韧皮部窄,含少量草酸钙方晶及散在的乳汁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切面的3/5,外缘呈波状,由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导管组成,导管直径大小不均,木射线多单列。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青蛇藤的皮层中有石细胞断续环列。

2.3.3粉末木栓细胞多角形,壁略增厚,内含黄棕色物质,可见角质纹理。乳汁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有的连接成管道状,直径17~65 μm。具缘纹孔导管多破碎,碎片直径19~160 μm。纤维单个或成束,长梭形,壁不甚厚,胞腔较大,可见纹孔,直径8~22 μm。草酸钙方晶众多,有的排列成行。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脐点点状或不明显,直径2~15 μm;少复粒,由2~4分粒组成。青蛇藤的粉末中有石细胞[14]。

1.木栓细胞;2.石细胞;3.乳汁细胞;4.具缘纹孔导管;

5.纤维;6.草酸钙方晶;7.淀粉粒

1.木栓细胞;2.乳汁细胞;3.具缘纹孔导管;4.纤维;

5.草酸钙方晶;6.淀粉粒3性味与功效

3.1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s)味苦、涩,性温,有小毒;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乳腺炎,疮痈[2]。

3.2青蛇藤(Periploca calophylla)苦、辛、热;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胃痛、腰痛、蛇咬伤[2]。

4小结

通过对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生态环境、性味功能考证,《滇南本草》中所述的“飞仙藤”与现代应用的“黑龙骨”,黑龙骨与同科属植物青风藤的干燥老茎和根,同为云南民族药“黑骨头”的来源,文献、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资料表明,二者在植物形态上花冠的颜色有差异外,其余的基本一致;药材外观性状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急毒实验研究表明黑龙骨具有小毒,在应用上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于乃义,于兰馥等整理.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478.

[2]昆明市卫生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M].昆明:云南人民印刷厂,1970:364.

[3]何建疆,黄晴岚.中国哈尼族医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18.

[4]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中国彝族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513.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07.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6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75-276.

[7]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大理中药资源名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244.

[8]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省中药资源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38.

[9]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71.

[10]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7):497-499.

[11]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II[J].中草药,2005,36(3):350-351.

[12]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正丁醇部分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4-46.

[13]谭小鸿,张援虎,周岚,等.青蛇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47):4463-4465.

[14]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S].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378-387.

(收稿日期:2014-05-26)

2.2.2青蛇藤药材水煎浓缩液(7.14 g生药/mL)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浓度、最大灌胃体积下灌胃给予小鼠,动物无死亡,故测其经口给药的最大给药量。结果给药组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285.6 g生药/kg体重,相当于临床成人用量的1904倍。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比较,一般状况良好,饮食、二便正常,且外观、皮毛、行为、呼吸均正常,鼻、眼、口腔无异常分泌物,未见其它明显异常反应。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14]。

2.3生药实验

2.3.1性状本品圆柱形,多弯曲或扭曲。根直径1 cm~5 cm,表面深棕色至深褐色,具纵皱纹及深棕褐色圆形皮孔。茎直径0.5 cm~2 cm,表面粗糙,黑褐色,具点状皮孔,栓皮呈鳞片状剥落。根及茎均质坚硬,难以折断,断面皮部薄,绿褐色,木心较大,灰白色,密布小孔,茎中央具髓。气微香,味苦。二者无明显差异。

2.3.2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易脱落。皮层宽,薄壁细胞大小不均,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有乳汁细胞散在。韧皮部窄,含少量草酸钙方晶及散在的乳汁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切面的3/5,外缘呈波状,由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导管组成,导管直径大小不均,木射线多单列。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青蛇藤的皮层中有石细胞断续环列。

2.3.3粉末木栓细胞多角形,壁略增厚,内含黄棕色物质,可见角质纹理。乳汁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有的连接成管道状,直径17~65 μm。具缘纹孔导管多破碎,碎片直径19~160 μm。纤维单个或成束,长梭形,壁不甚厚,胞腔较大,可见纹孔,直径8~22 μm。草酸钙方晶众多,有的排列成行。淀粉粒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脐点点状或不明显,直径2~15 μm;少复粒,由2~4分粒组成。青蛇藤的粉末中有石细胞[14]。

1.木栓细胞;2.石细胞;3.乳汁细胞;4.具缘纹孔导管;

5.纤维;6.草酸钙方晶;7.淀粉粒

1.木栓细胞;2.乳汁细胞;3.具缘纹孔导管;4.纤维;

5.草酸钙方晶;6.淀粉粒3性味与功效

3.1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s)味苦、涩,性温,有小毒;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乳腺炎,疮痈[2]。

3.2青蛇藤(Periploca calophylla)苦、辛、热;具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麻木、胃痛、腰痛、蛇咬伤[2]。

4小结

通过对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生态环境、性味功能考证,《滇南本草》中所述的“飞仙藤”与现代应用的“黑龙骨”,黑龙骨与同科属植物青风藤的干燥老茎和根,同为云南民族药“黑骨头”的来源,文献、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资料表明,二者在植物形态上花冠的颜色有差异外,其余的基本一致;药材外观性状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急毒实验研究表明黑龙骨具有小毒,在应用上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于乃义,于兰馥等整理.滇南本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478.

[2]昆明市卫生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M].昆明:云南人民印刷厂,1970:364.

[3]何建疆,黄晴岚.中国哈尼族医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18.

[4]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中国彝族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513.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07.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6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75-276.

[7]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大理中药资源名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244.

[8]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省中药资源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438.

[9]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71.

[10]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7):497-499.

[11]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II[J].中草药,2005,36(3):350-351.

[12]郭红丽,周金云.青蛇藤正丁醇部分苷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4-46.

[13]谭小鸿,张援虎,周岚,等.青蛇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47):4463-4465.

[14]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中药材标准[S].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378-387.

(收稿日期:2014-05-26)

猜你喜欢
考证
惠州市“化学检验工”考证题库建设探析
《红楼梦》与《聊斋志异》联系初考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大学生考证自我期望与企业认同度的对比分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三)
《诗经》中的爱情诗考证
两宋之交真率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