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

2014-10-21 20:02钱锦燕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核心

钱锦燕

摘要:学校德育的本质就是育德,以教会学生做人为核心,教育学生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在教育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体通过树立学生尊重、诚信、规则意识,懂得感恩、诚实、合作、孝道、纪律、守法等诸多身边实例教育,真正的教给学生做人,做一个做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学会做人;德育工作;核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阐述:“坚持德育为先,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职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加强对中职生思想教育,教会他们做人,是中职教育的重中之中,即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正确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排除成长路上负面的干扰,做一个做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一、當前中职学生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为偏差明显。不少中职学生在组织纪律性、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随意迟到、旷课,不讲究卫生,粗言秽语,破坏公物,行为不端等。

2、主体意识较差。中职学生大多缺乏自我评,以自以为是居多,有的自我鄙薄而萎靡不振;不尊重老师和同学,不知道来学校读书的目的,盲目从众心理严重。因而,常发生不愿受到约束甚至厌学、上课睡觉,甚至逃课的现象,有的学生更是动不动就起哄喧闹、吵架斗殴。

3、“触网”学生较多。喜欢电脑游戏,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络上,学习退步。

4、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一部分学生不仅在道德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障碍:求知欲低下、责任感缺失、自我封闭或固执偏激、忧郁疑虑或亢奋冲动等等。

5、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做事我行我素,不知道遵纪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个别学生往往身处犯罪的边缘还浑然不觉,反而觉得自己“义气”、“荣耀”、“够酷”。

为此,必须在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以教会学生做人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启发和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知行合一,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二、中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为确保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正确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上,养通常叫的成教育。

(一)学会做人从学会尊重开始。

1.培养学生对父母感恩。学校感恩教育重在让学生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能学会理解父母的付出,学会珍惜,学会延续。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能让他们感受回报的幸福。

2.培养学生对同学友爱。对同学友爱是尊重同学的表现,要让学生对同学友爱就要培养团结友爱的班级人际关系,使学生学会爱别人,关心别人,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抓住一些涉及班级同学情感基础问题的“小事”,激发群体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并宽容,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培养学生对人有礼貌。让学生讲礼貌,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充分利用视频等手段使学生对各种公共礼仪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其次要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学生得到练习和锻炼,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最后要注意的是学校礼仪教育重在引导和示范,让学生在理解对人礼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模仿,逐步潜移默化。

(二)学会做人须与人诚信。

1.培养学生对家庭讲责任。培养学生对家庭负责,意味着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责任以及这种责任所要达成的结果;引导学生做父母的老实孩子,向他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教育学生生活节俭,不攀比,不摆阔气,不乱花钱;让学生学会并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要求学生体贴父母,在家庭出现困难时,学会主动为父母分忧。

2.培养学生在学校讲诚实。其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通过低起点、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社会有合作。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首先在于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通过各种学生喜爱的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彼此之间开诚布公,互相交心的乐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在沟通中实现互相理解,寻找到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合作精神还要克服人性中过于个人主义的倾向,警觉“自私之心”影响合作的诚意。

(三)学会做人要有规则意识。

1.培养学生对父母讲孝道。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要求学生有孝道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敬爱”。对父母的敬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

2.培养学生在学校有纪律。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都需要纪律、需要约束、需要规则;每一个人都需要遵守纪律,并为自己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承担责任。要引导学生通过协商、共同约定等方式参与规则制订,参与制度建设。最终通过纪律管理使学生养成尊重纪律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对社会守法纪。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德育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知道如何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总之,学校德育工作就是育德,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根本。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通过感恩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责任感教育等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努力造就:品格高尚有担当,基础全面有个性,言行举止有修养,体格健壮有魅力,立身扬名懂感恩,持续发展有潜质的新世纪公民。不仅要用自己生命的全部激情和智慧诠释、探索和揭示现代德育的内涵、规律,更要用自己生命的火焰点燃和照亮学生生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辛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学习时报,201055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核心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