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不肯栖

2014-10-21 19:53皇甫正青
中学时代 2014年3期
关键词:乌台诗沙洲首词

皇甫正青

1080年,苏轼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刚到黄州之时,他寄居在定惠院,有一天深夜在院里看着一弯孤月挂在疏落的梧桐树间,一时情感涌动,写了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中出现了两个意象:幽人和鸿雁。其实我认为“幽人”和“鸿雁”是二而一的,都是苏轼自称,彼时苏轼正幽居黄州的定惠院,因此自称“幽人”,而“飞鸿”则是他用来自比的意象。

这个“幽人”,在残月挂枝、夜漏滴尽的夜晚,悄悄一人从寓所出来,显然是不想白天到处招摇;而且他又是孤傲的,并不因为自己的处境而自贬自卑,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

任何人遭遇了几乎丧命的磨难之后,劫后余生都很难一下子走出那种紧张的阴影,苏轼亦当如此。“乌台诗案”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初到黄州住在定惠院以及后来全家团聚之后住在临皋亭,他都是比较低调的,通信来往的人可谓寥寥无几。在《答李端叔书》中苏轼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不为人识”也就不会成为焦点,也少惹麻烦;亲友不与往来,也是怕惹麻烦。在信的末尾,苏轼交代:“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此书虽非文,然信笔书意,不累幅,亦不须示人,必喻此意。”从此处可以看出苏轼对于自己的言行还是谨慎的。

这个“幽人”是不与外界多往来的,是低调的,是孤傲的。当然,苏轼在写这首词的时候,那个幽居的人在眼前浮现,但他已经超越了那个“幽人”,成为一个观赏者。朱光潜在《谈美》中说:“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造的,而是经过反省的。”他又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承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因此,在写作的刹那,作者由一种兴发感动变为了冷静的反省,将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用他高超的艺术手法“编码”,凝结成为永恒的艺术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读了词作,用自己的理解去“解码”,在兴发感动的刹那,与作者心心相印。这个“幽人”的形象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依然在我们眼前和心里活着。有时,“幽人”是我们所怜惜的作者,有时这个形象又成为了自己,有时,“幽人”又可以表达一种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

苏轼的诗词中总是以抒情和议论为主,叙述和描写的成分比较少。而这首词却是描写多于议论和抒情,且在议论和抒情的时候似乎少了那种一贯体现的超脱和旷达的感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开头就是描绘了一幅安静的月夜图,“缺月挂疏桐”,眼前立刻浮现出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枝叶斑驳照在地上的画面;“漏断人初静”,夜深了,周围一片寂静,顿生一种萧索之感。“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寂静的月夜,幽居之人独自往来,与亲友不通音讯,月光里的身影朦朦胧胧、若有若无,像一只孤单的飞鸿。词的上阕几乎都是在描绘一种寂寥的画面,无论是残月、疏桐还是幽人、孤鸿,都给人一种非常凄清、孤寂的感觉。

下阕起句先描述后议论,“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承接上文写如同孤鸿一般孤寂的“幽人”受惊回头,这般担惊受怕所为何来?在“乌台诗案”中大难不死,侥幸得生,又被贬到了黄州,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团练副使,不得不谨言慎行。按照苏轼的那种旷达的个性是不愿这样的,可是又不得不如此,因此内心自是无比的怨恨,这种怨恨谁又知道呢?谁又能理解呢?苏轼毕竟还是苏轼,最后两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依然表露了自己的个性,那只孤鸿“拣尽寒枝”却依然不肯栖息,因为不愿苟同别人,不愿违背自己的理想,不愿背离真实的自己,宁愿栖息在寒冷的沙洲,独守寂寞。

“烏台诗案”对于苏轼的打击是巨大的,在监狱里,他受过酷刑,并且一直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任何人在“鬼门关”走一圈回来,总是会心有余悸的,更何况差点造成死罪的是他的诗作,于是变得沉默和谨慎是肯定的。“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里很显然描述了他这段时间的状态。这段时间的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依然状态低迷,没有缓过神来。即便如此,最后两句依然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苏轼的影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总之,我认为,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一种孤寂和怨恨,这种孤寂与怨恨是因为他的个性与目前的处境格格不入造成的。他希望的生活是自由的,而目前却不得不小心谨慎;他热爱交友,但目前却朋友很少,“始谪黄州,举目无亲”;他喜欢写诗作赋,但是却不得不收敛,婉拒了好多的求诗者;苏轼好动不喜静,每日不是朋友找他就是他找朋友,可是在这里,不得不独自一人,如同词中所写“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这段时间是压抑的,是真正感受到孤独的。

猜你喜欢
乌台诗沙洲首词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与苏轼相遇
神回复
无题(5)
闽南秘境:鱼骨沙洲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心海浪花
宋高宗的眼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海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