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卡根的霸权思想研究

2014-10-21 20:08孙传斐
法制与社会 2014年34期
关键词:罗伯特

摘 要 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和定位、美国是否衰落及衰落后世界的模样等关于美国国际地位的问题一直是政策界、学术圈讨论争论的焦点。罗伯特·卡根作为第二代新保守主义阵营的代表人物,其霸权思想从一种美国主义的角度界定美国的世界地位及美国和其他大国的关系,强调意识形态和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对维持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作用,为美国霸权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造势。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霸权思想有其合理之处,亦有其理论缺陷。

关键词 罗伯特·卡根 霸权思想 合理之处 理论局限

作者简介:孙传斐,浙江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003-02

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是美国当红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外交政策批评家,也是美国第二代新保守主义阵营的领军人物之一。

美国是享受着冷战结束所带来的和平红利进入21世纪的,但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发展矛盾使得21世纪初的美国遭遇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海外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国际形象严重受损;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快速崛起;美国在观念和国际体系层面遭遇挑战。美国战略家基辛格认为,当今的国际体系正在经历“四百年来未有之变局”。在此深刻背景下,卡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霸权思想。

第一,扩张主义外交传统思想。罗伯特·卡根对于主流的美国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观点非常不同意,他认为理想主义、扩张主义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传统。他详细回顾了美国的建国、在全球的扩张历史之后,认为美国印象仍是法国、英国及印第安人对幼年时期美国的印象“人数众多、好战、不安分、侵略成性,对领土和占统治地位的追求欲壑难填;野心勃勃,总是准备蚕食邻居的领土,毫无一丝诚信可言——美国人是令人恐惧的敌人”。而美国野心勃勃的领土扩张是基于美国关于世界和人性一整套独特的理想和理念,亦即对《独立宣言》中人人平等原则以及美国宪法中自由与共和理想的效忠,相应产生了美式民族主义,其核心便是扩张主义。

第二,适应霸权思想。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分歧,卡根承认欧洲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更偏好于谈判和劝服方式,更注重国际法和国际舆论进行调解,运用多边主义解决问题;美国则更迷信运用权力和武力解决问题,疏离国际法,更倾向于单边主义,导致其仍深陷历史泥沼,在无政府状态下的霍布斯世界里横冲直撞。卡根夸张地将二者间的分歧描述为“美国像来自于火星而欧洲人像来自于金星”至于美欧产生巨大分歧的原因,卡根将其归结为美欧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引发心理差距,最终导致政治、战略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丧失美国霸权控制的欧洲,决定减少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支持,导致美国自二战以来首次遭遇严重的合法性危机。但卡根认为美国的扩张主义“秉性”难移,美欧分歧是欧洲为实现“后现代天堂”所应付出的合理代价、美国需欧洲提供合法性,否则只会削弱自由主义本身。因此,为解决美欧分歧,美国和欧洲的任务就是共同调整以适应美国霸权这一新的事实。

第三,新冷战思想。福山曾提出著名的“历史终结论”,卡根尖锐地提出,历史并未终结,西方世界所憧憬的自由主义全面胜利的“梦想”并未实现,现实恰与之相反,当前世界的发展形势是对冷战的“历史回归”,意识形态对立仍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只不过不再是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而是西方自由民主轴心与东方专制集权俱乐部之间的对立。历史并未终结,大国角力回归,地区冲突加剧,“产生了(两条)大国雄心重叠与冲突的争议性地缘政治断层线,未来的灾难性事件很可能在这里爆发。”并且他将东西方大国间的角力定义为自由民主与专制集权的斗争,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和地区安全的中流砥柱,自由民主国家理应团结在美国周围,共同应对自由世界的挑战。

第四,美国缔造世界思想。卡根首先從基本指标、时间因素、过往错觉方面否定了美国衰落论,认为衡量美国综合国力的基本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大国都不会突然衰落、衰落论者关于美国衰落的印象是建立在一种美国无所不能的怀旧式谬论之上。其次,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缔造者,是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创建者、大国间持久和平的维持者。美国地理环境特殊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政府形式民主、军事力量超强及美国人内嵌普世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冲突的复杂性格综合在一起塑造了这个独特的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世界秩序。卡根称“我们的时代算得上是黄金时代”。

归纳起来,卡根的核心思想主要为:第一,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单极国家和主宰力量,当今国际秩序的核心是由美国塑造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以及自由民主的价值理念;第二,东方威权国家的崛起是对西方民主、自由等基本价值理念的冲击;第三,美国衰落则美国缔造的世界秩序将不复存在;第四,为防止该情况的发生,民主国家盟友应适应美国霸权并与美国一道维持美国的实力和地位,在美国的协调下建立民主轴心以防专制集团的威胁。总的即为美国霸权寻找合法性和合理性。

罗伯特·卡根这一系列霸权著作的特点是逻辑清晰、论述严密,以极端方式提出问题且往往语出惊人,严格意义上说,他的著作本身并非学术著作,也有学者称其著作为“错误大集合的展示”,但也有值得学习之处。

第一,重视意识形态等精神文化因素在外交政策中的作用。在认识一国外交政策时,若仅囿于现实主义所关注的物质实力、权力分配和外在威胁,则得出的结论往往很不完整且与国家的实际行为相冲突。卡根在阐述美国外交政策传统时,深刻探讨了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那些引导或支配外交实践的观念和文化等深层因素,是对美国政治背后精神世界的有益探索,有助于避免国际关系理论中重利益轻文化的偏颇之处等,同时也提醒我们,我国在进一步扩大物质优势的同时,在外交政策和实际行为中也要扩大精神、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第二,全面客观地评估大国兴衰,避免简单线性思维。长期以来,看衰美国在我国是一种政治正确性,该舆论导向已存在超过60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东风必然压倒西风”等一直是我们潜意识里的主流观点。于是,当美国发展状态良好时,舆论报道就是“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当美国遭遇重大挫折时,则成了“多极化进程取得加速进展”。此外,造成我国学术界低估美国实力地位的原因是我们在判断一国实力变化时往往会犯简单线性思维的错误:当一国面临危机时,唱衰该国的线性思维就会占据上风;当一国实力上升时,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便会被认为是顺理成章。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决定一个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在其内部而非外部。正如罗伯特·卡根所说,历史上每一个霸权国不会短时间内轰然倒下,它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如何处理中美关系这一因素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考验我们的战略定力,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卡根的霸权思想既有合理之处,更有其理论缺陷。

第一,绝对的权力观。罗伯特·卡根的霸权思想在于为美国霸权寻找合法性和合理性。霸权合法性问题在本质上从属于对利益、权力进行调整和分配的规则、程序和标准,反映了对霸权国具体行为的判定,即在权力与权威、强制与服从、恶意与善意、霸道与王道之间构建一个评价体系,进而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具体的霸权合法性做出明确的判断。卡根霸权思想的最大理论缺陷就在于其片面、绝对的权力观,权力观充斥着卡根霸权思想的每一个角落。他在权力和合法性之间无法有效地找到一个衔接点,而只能简单粗暴地划上等号,这显然是错误的。

第二,美国外交政策传统。卡根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传统是理想主义、扩张主义,并非美国大众所认知的现实主义、孤立主义。美国自立国之初,外交就体现出意识形态考虑、权力政治色彩的复杂交织,亦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复杂交织。当自身实力强大、身处优势地位时,美国以推行“理想主义”价值观、美国模式等为主,辅之以“现实主义”手段;当身处劣势、自身受到威胁时,美国便采取务实、有效、强硬而立竿见影的“现实主义”式的外交方式来维护其国家利益,辅之以“理想主义”政治原则。美国的外交传统并非罗伯特·卡根所要争论的以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为主的单一传统,而应是混合型的,美国是以民族主义为驱动力、心怀世界理想与道德理想伴以现实主义手段的实用主义者。

第三,冷战思维浓厚。卡根以民主和专制为界来划分当今世界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是对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后的变种和翻版,充满着对抗意味。卡根试图要做的不仅是为美国的干涉行为寻找理由,更是为日渐分离的西方世界找到冷战后的主要打击目标以重新聚拢盟友、保持西方世界内部团结、继续维持西方主导国际舞台的目的,以达到继续称霸世界的最终目的。卡根的冷战思维窠臼,不仅无助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无助于理解世界现状。

第四,重外轻内:对国内基础的忽视。卡根重外轻内,将自己的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了美国整体实力和对外方针的阐述上,而忽视了美国实力的国内基础。他过度强调美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刻意回避了美国国内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各种社会、政治问题,包括国内的政治僵局、教育成绩下降、社会流动性降低以及最为关键的财政赤字。美国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为贪婪的华尔街投机者服务的金融体制,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国民众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等,也从未进入卡根的理论视野。

归根结底,罗伯特·卡根是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一个想结合威力和教化使命的理想的戴高樂主义者。尽管罗伯特·卡根的霸权思想有其理论缺陷和历史局限且卡根对华态度不友好,但卡根的霸权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当前美国的国际地位、环境,特别是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意识形态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制定正确科学的外交战略对我国发展壮大的重要性。

卡根的霸权思想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第一,坚持和平外交传统,树立新安全观,抵制传统的强权扩张路径;第二,大力增强综合国力,妥善应对地缘威胁,积极适应时代变局;第三,坚持不结盟战略,发展“协调外交”,构建“命运共同体”;第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制度建设,立足多边主义,避免孤立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卡根著.袁胜育,郭学堂,葛腾飞译.危险的国家:美国起源到20世纪初的世界地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美]罗伯特·卡根著.刘坤译.天堂与实力:新世界秩序中的美国与欧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美]罗伯特·卡根著.陈小鼎译.历史的回归与梦想的终结.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4][美]罗伯特·卡根著.刘若楠译.美国缔造的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黄平,倪峰主编.美国问题研究报告.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卞继浦.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

[7]王帆.新开局:复杂系统思维与中国外交战略规划.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

[8]逄爱成.冷战后美国霸权合法性问题探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黄雅睿.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

猜你喜欢
罗伯特
往昔的时光(节选)
“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去世,享年88岁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罗伯特的三次报复行动
Autumn Fiers 秋火
平凡世界里的“罗伯特”
罗伯特·M·赫钦斯:“永恒教育”大师
罗伯特·密立根:加州理工的总设计师
罗伯特·G·爱德华兹(1925-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