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双课双评

2014-10-21 20:02饶胜强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效果对比改进方案

饶胜强

摘要:同题双课双评:即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自我评述——同行评议——形成改进方案——再次上课——再次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同题双课双评”的教研模式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深远的影响,在实践中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同题双课双评;改进方案;效果对比;讨论竞赛

為了探讨如何上好复习课,龙岩市普教室在我校举行“同题双课双评”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本人承担了《旋转》(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复习课的教学任务。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我认为这种教研模式是值得推行的。

顾名思义,“同题双课双评”指对于同一个课题,一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备好课,同时本学科的所有教师都来听课(听课者力求有所准备),课上完后,大家对这一节课进行评课,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进的意见,找到上好这一节课的最佳模式。然后在另一个班由同一位教师进行第二次上课,再次评议,梳理“双课”的“沉淀”(经验、注意等),得到一些成果(共识、案例等)。即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自我评述——同行评议——形成改进方案——再次上课——再次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同题双课双评”的教研模式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深远的影响,在实践中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

此次教研活动,本人感受颇深,下面我将我两次上课的教学方式的变化及效果陈述如下:

部分教学内容第一次上课教学过程设计评课及改进方案再次上课教学过程设计效果对比

一、导学:

(一)简单运用

1.如图,△AOB逆时针旋转到△A′OB′的位置。若∠AOA′=90°,则旋转中心是点。旋转角是°。旋转方向是。点A的对应点是。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B的对应角是。△AOB△A′OB′。若OA=1cm,则点A旋转到A′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简单运用。2.教师核对答案。3.教师讲解,启发学生回顾相关概念。设计意图:通过简单运用让学生回顾旋转的定义、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公式等概念,达到复习概念的目的。优点:教师基本功扎实,师生配合默契。教学过程条理清晰,通过练、讲的方式达到复习概念的目的。问题讨论:概念多是复习课的特点,须花大量的时间来回顾。如何落实“先学后教、以教促学”的原则?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好地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能力。改进方案:1.重新设计好导学案,减少概念的复习时间。2.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独立完成概念的复习。如:复习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点O转动一个角度就叫做。这个点O叫做,转动的角叫做。在设计时只让学生填写关键字眼,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又不会感到枯燥。1.课前先设计好复习目标。在导学部分增加概念运用。2.上课时教师提出阶段目标及要求。要求学生用红笔进行更正。3.组织学生交流。4.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并收集信息。5.教师点评。在巡视中我只发现第1题中:若OA=1cm,则点A旋转到A′所经过的路线长为。1.遵循“先学后教、以教促学”的原则。因是复习课,针对复习中概念多,知识都是学生所学过的内容。根据“先学后教、以教促学”的原则,改变教与学的顺序。改变以往上完复习课后,再布置本节课复习内容的作业,而是将明天上课的内容前移为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的做法很好。上课交流讨论的问题是前一天的作业,学生都已做过。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效果明显。2.上课也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概念。小组只是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因而省下了大部分时间,为“导疑”提供了时间。3.问题处理针对性强,不再是面面俱到。教师把握住学生或各小组都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再重复知识,抓住学生会的不讲,不浪费时间,只在解题方法及数学思想上加以引导。如:

3.将这部分的练习作为前一天晚上的作业,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处理。较多同学出现了问题。我则叫一位做错的同学到黑板上去板眼,再让同学纠正。处理例题:若OA=1cm,则点A旋转到A′所经过的路线长为。教师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去比较、发现问题,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二)导学诊断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1的坐标为。关于x轴对称的点P2的坐标为。关于y轴对称的点P3的坐标为。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A′,则点A′的坐标是。

3.如图2所示,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五角星可以由一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经过旋转而得到,每一次至少旋转度。4.(2012年龙岩)下列几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矩形 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1.学生分组讨论导学诊断。2.遇到问题及时做上记号,小组交流。3.教师进行点评、讲解。设计意图:1.发挥学生“小老师”的作用。2.教师在巡视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掌握哪些问题是学生自学讨论后还不懂的问题。3.导学诊断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导学基础上对概念进行初步的运用。优点:小组讨论效果好,“小老师”表现突出。教师在教学中不是通过自己的展示,将所有知识点“和盘托出”给予学生“满汉全席”,而是通过兵教兵、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把教师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指导学困生。由学生自己交流、感悟,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以达到对整章的知识的复习巩固的作用。问题讨论: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问题中的讨论中,将讨论进一步深化?改进方案:在讨论基础上,引入竞赛元素,制定“讨论竞赛”规则。1.学生分组讨论复习导学诊断。2.遇到问题及时做上记号,小组交流。3.小组已达到“讨论竞赛”要求的组长举手。4.教师做好统计及竞赛得分工作。5.教师提问有发言权的小组成员发言。1.在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学生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通过竞赛,在各个小组之间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同学为组里荣誉而战,将学生的心扭成一股绳,相比单独的讨论,更能将讨论引向更深的层次,实现整体提高,达到高效课堂目的。2.大家明显感到前后两次的讨论课堂气氛不同,后一次学生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参与讨论。“讨论竞赛法”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小组的群体功能。

二、导疑如图,已知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PA=1,PB=2,PC=3,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BP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A与点C重合,这时P点旋转到M点。

(1)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说明此时1.学生先独立完成导疑案例。

2.教师讲评导疑案例。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优点: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到位,条理清楚。

问题讨论:

1.因在概念复习时花了太多的时间,导致在导疑案例第(3)个小题的讲解分析上草草1.学生先做导疑案例。

2.小组对导疑案例进行讨论。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发现讲解1.对“导疑”中的案例,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已前一晚上思考过,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得到解决。对于已掌握的同学可帮助还没掌握的同学。教师只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疑,在数学思想上加以提升。再次上课过

△ABP以点B为旋转中心旋转了多少度?

(2)求出PM的长度。

(3)请你猜想△PM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认识利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了事,而且学生思考的時间不够。如何调整这节课的时间。

2.如何贯彻“以生为本、以学论教”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改进方案:

1.将“导学”环节复习概念的时间进行压缩,将作业前移,让学生先去完成。

2.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将案例的讲解、分析交给学生。教师只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比较好的小组长,然后叫他们到讲台上讲解,下面同学进行评价。

4.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实践中,学生还提出了以下问题:(1)求∠APB;(2)点P在旋转所经过的路线长为多少?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多,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到课堂讲解,相对第一次上课而言,这更有利用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可增强学生间的竞争意识,教师也有更多机会对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上,曹顺成及郑佳毅同学在黑板上的讲解透彻,条理清楚,方法多样,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这也给大家一个启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来做。

3.由学生评价学生的方式达到共同进步。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也是再次上课亮点之处。

总之,调整之后,大家感受到了学生热情高涨的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注重以学为主,增加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此次教研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同题双课双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我们广大教师搭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

“同题双课双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明显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养贤[对初中教学、教研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猜你喜欢
效果对比改进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临床观察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采煤机ACS800变频器的改进和检修应用
桦甸地区机械深松联合整地作业技术与特点
中央空调净化系统的改进方案分析与阐述
浅谈完善我国高校行政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的对策
Kerberos身份认证协议的改进
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基于ANSYS平台的方向机弯梁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