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4-10-21 20:02王新辉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交际能力培养英语

王新辉

摘要:培养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今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分析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英语;交际能力; 培养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 :高中阶段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的交流的能力。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更偏向语法、句型、笔头能力的训练,对于高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没有做到足够重视,以至于高中生普遍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面对英语习题时可以顺利解答,但在读英语课文,或者做听力训练时就会无比吃力。甚至有些高中生不但發音不准,还不会说英语。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 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英语交际。这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特别是在不同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为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朝峰介绍哥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把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二、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1、文化因素

不同国家文化存在差异,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仅仅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不了解深层的文化意义,就不能进行顺畅的交际。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高度全球化,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单纯的培养语言能力的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我们应当改变目前的“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信息和文化因素的引入,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环境因素:大家知道,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的获得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一个人交际能力的获得与他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例如,在印度、新加坡以及非洲一些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里,因为求学、求职等都把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甚至有些学校还把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学习者就得被迫去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我国,英语仍然不是求学、求职的参考因素,也不是国家的教学语言,因而会说汉语,有一定英语基础,做什么都不太难。少了这种压力,我们也就无须紧张要去掌握如何使用英语了,更谈不上具有英语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偏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良好语言环境。比如,校园英语角、英语课本剧、英语晚会、每日一次的值日报告、播放英文录像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给了学生多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从而也克服了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对于那些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人来说,他们缺乏可以耳濡目染的英语应用环境,材料中所出现的英语实用情景又非常有限,因此尽可能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众多的场景练习机会,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贴近英美社会生活的实用语言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视、听、说教学可以在这方面大大发挥作用。当学生观看或聆听有关音像材料时,教师可以针对具体地场景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地把所学内容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编写简单的对话,进行情景练习,达到巩固所学英语知识的目的。通过让学生认识和摹仿各种场景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其逐步适应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提高其对英语语言高度性的认识。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场景模仿练习,同时对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加以着重讲解。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在课外,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讲座,组织英语演讲,通过多种途径介绍西方的礼仪、风俗、宗教、信仰、人生观、世界观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外教,学生通过与外教接触,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而且能学到人际交往、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织一些英语活动,比如排练英语剧,在排练与演出中学生能够切实体会西方人的思维、行为以及表达思想的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文化适应性。

3、引导学生接触英美文化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小说,阅读中不仅要学习语言的表达,还要留意这些材料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如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人生观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原版英语节目或影片,掌握人们在交际中应遵循的规则,如称呼、寒喧、致歉、告别等用语,加深对美国人崇尚的自由、独立、奋斗及个人隐私的理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文化教学应当与语言教学一样,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成为有序的一个整体。因此文化教学需从学生的理解领悟水平出发,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各阶段的语言教学相配合,相一致。初级阶段可以偏重交际知识的学习,可以介绍一些生活习俗和交际礼仪方面的文化差异,讲解英汉表达的差异,英语词汇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简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级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文化信息和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个人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文化包容性和文化适应性,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交际能力培养英语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