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 死而后已——追记东方盐场墩头分场党支部副书记吴培弟

2014-10-23 06:46李扬
今日海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盐场盐田班组

□李扬

“民以食为天,百味盐为先。食盐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容不得丝毫马虎。”在盐场工作30多年的东方盐场墩头分场党支部副书记吴培弟深知这话的重要性。30多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在盐田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辛勤的身影。2014年1月21日,由于长期带病工作,劳累过度,他走完了57载人生的最后一段里程。吴培弟把他的一生献给了盐业,虽平凡无奇,却体现了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

海水晒盐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盐场的工作苦、脏、累。东方盐场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吴培弟却始终无怨无悔。自1975年到东方盐场工作以来,他曾有多次机会调离盐场到更好的工作单位,但每次他都微笑地拒绝了。他常说:“东方盐场再苦再穷,都是我的家,我绝不离开她。”

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吴培弟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东方盐场工作的30多年里,他当过制盐工人、保卫科工作人员、分场会计、分场党支部副书记,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吴培弟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墩头分场是东方盐场最大的分场,定员60多人,有11个生产班组,班组之间南北相距四五公里,点多线长,难以管理。2012年初,吴培弟上任墩头分场党支部副书记,主管全面工作。他不断钻研党务知识,短时间内建立健全分场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使分场党建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培养出4名入党对象,其中1名已发展为预备党员,填补了墩头分场多年来没有发展党员的空白。

此外,吴培弟把深入班组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他坚持每周不少于3天到各个生产班组,调查了解生产情况、职工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分场原108班组有名青年职工,思想迷惘,工作消极,总认为工作艰苦,工资收入低,难以养家糊口。吴培弟察觉后,多次到他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这名职工逐渐转变了观念,工作变得积极主动,2014年初还被确定为生产骨干。

吴培弟对职工一片真情,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挂在心里。对家庭有困难的同志,他发动捐款救助;对因病住院的职工,他亲自到医院探望。他亲力亲为的作风,令全分场职工十分佩服和感动,大家都称他为“好领导”“知心人”。

2013年下半年,东方盐场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吴培弟带领支部全体党员认真贯彻落实场党委的工作部署,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切实按照规定要求,抓紧抓好抓到位,在场党委每次组织检查过程中,墩头分场党支部各项工作都跨进了先进行列。

吴培弟对盐业满腔热血,个人的健康却早已置之度外。其实早在2007年,吴培弟就患了肝硬化,这对他整个家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他一边打针吃药,一边坚守岗位,以至他周边的工友都没察觉到他的病情。

2013年6月和7月,正是海盐生产的黄金季节,墩头分场堆放在露天盐坨上的日优盐约有4000多吨。为了赶在台风雨季到来之前把盐坨上的日晒优质盐集运进仓,在为期一个多月的集运工作中,吴培弟拖着病弱的身体,不论白天黑夜始终奋战在进仓工作的最前沿,坚持同职工们一起铲盐、装车、撩盐。在他心里,最紧要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工人们辛苦劳作的成果。

2013年11月10日,东方盐场遭受超强台风“海燕”的袭击,吴培弟不顾狂风暴雨,独自骑着摩托车从8公里外的家中赶回分场。由于路面积水较深,摩托车半路熄火。他顶风冒雨,推车徒步5公里回到分场盐田指挥抢险。大家看到他脸色苍白,劝他到分场办公室休息,他却坚持与分场其他领导一起到各班组检查灾情,保护盐田设施,转移受灾职工。这一年,墩头分场进仓原盐是历年来雨损最少的一年。

由于长期带病工作、劳累过度,吴培弟的病情不断加重,先后又患上了糖尿病和尿毒症。到后来,每个月他都需要到海口住院治疗,但每次没住几天吴培弟就要求出院回家,第二天又赶到分场上班。病痛让他没办法自己骑车,他就叫儿子送他。家人劝他在家休息,他却说自己离不开盐田,离不开在一起奋斗了几十年的工友。

2014年1月中旬,吴培弟参加东方盐场冬季维修检查评比时,病情加重,腹部疼痛,手脚无力,无法行走。场领导见状多次劝他住院治疗,可他还是坚持参加完为期三天的评比工作后才叫家人送他到省人民医院诊治。然而一切都晚了,因病情恶化,吴培弟这次没能挺过来,永远地离开了他眷恋的盐田。

猜你喜欢
盐场盐田班组
从盐田到沙田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浅谈额吉淖尔盐场的生产与运输情况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戈壁“雪山”
盐田如镜
云南芒康至今仍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
澜沧江畔 千年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