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小品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

2014-10-23 09:00朱爱青刘雪丽沙莎汪晓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应用

朱爱青+刘雪丽+沙莎+汪晓芬

摘 要:园林小品是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中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它以自身独有的特性在具体设计中发挥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从分析园林小品概念、功能及分类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园林小品在不同类型绿地空间中的应用,挖掘当前小品设计要点,并展望了今后园林小品的发展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园林小品;现代城市景观;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8-110-04

园林小品作为现代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其概念和设计范围在不断延伸,以其自身独有的特性在具体设计中发挥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小品的设计是结合人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其类型有观赏型、装饰型以及实用型等,不局限于视觉效果,在实践中也能给人们带来方便实用的功能性。

1 园林小品概念及功能

1.1 园林小品概念 一般来说,园林小品是指那些用来照明、休息、装饰、指示以及园林管理和实用的小型建筑设施『1』。它既包括具有功能简明、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带有意境、富有特色的小型园林建筑,也包括能够美化环境、装点生活增添情趣的环境装饰构件『2』。

1.2 园林小品的功能 园林小品以“小巧玲珑”的特性突显于园林景观中,虽然身材矮小,但在具体环境中发挥的功能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园林绿地景观中,如果少了园林小品的点缀,就如同一段优美的旋律当中少了重音旋律,一篇文章少了标点符号。笔者通过对各种类型园林小品展开调研分析,总结其主要功能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2.1 园林生态空间的核心景观物件 装饰园林生态空间的主题元素不单单是一片片绿色大草坪、一处高大的雕塑、一个气势磅礴的水景喷泉或是一棵历史悠久的古树名木,园林小品也能登上主景舞台,以其灵活多样的特征吸引游人的眼球,形成现代生态环境中耳目一新的核心景观物件。如上海后滩湿地公园的一处绿地上耸立着一个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褶皱型圆球易拉罐小品(图1),上面鲜明的印制有该饮品的主要成分,除了含有普通添加剂,还印有可怕的苯含量。此小品就像放大镜一样,将我们日常食品安全问题展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它没有为该公园增添绿地率指标,但它警示人们时时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关注大家的身心健康,这也是生态景观的体现。正是设计师将这些园林小品从颜色、尺度、材质、造型等方面加以精心设计,使得我们的生态环境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主景构件,让它们发挥大型构景元素无法替代的灵巧功能。

图1 公园绿地变形易拉罐小品

1.2.2 文化表达的承载体 三位一体的现代景观处处体现文化、形态和功能的融合,随着不同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的挖掘和表达,文化元素更加彰显在各类景观环境中,大到一处建筑,小到一块铺装,园林小品在其中也承载了不可忽视的文化表达的任务。如某公园的一个水景小品,利用现代水处理工艺,钢制的水篮上刻有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汉字,形成源源不断的跌水,使人在欣赏水景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充满意蕴的古汉字。

1.2.3 景观生活中的必需品 园林小品种类繁多,除了一些纯观赏性的物件外,很大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人们在赏景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论是综合项目齐全的公园绿地,宜人的现代居住社区,还是视线开阔、功能单纯的生产绿地,无不摆放着不同造型的户外桌凳、花箱、垃圾桶、指示牌等,这些都是景观环境中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精美的小品在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层面的享受。

2 园林小品的分类

各种类型园林小品不仅具有不同的实用功能,同时其本身具有观赏性,可以成为园林绿地中饰景的一部分,其造型的色彩、质感、外观也与整个景观环境相协调。园林小品的类型多样,从功能角度对其分类,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2.1 展示设施 包括各种导游图版、路标指示牌、动植物园和文物古建古树的说明牌、阅报栏、图片画廊等,它对游人有宣传、引导、教育等作用。

2.2 卫生设施 通常包括厕所、果皮箱等,它是环境清洁整洁性的基础。

2.3 灯光照明 主要包括路灯、庭院灯、灯笼、地灯、投射灯等,该类小品是为园林夜景效果而设置的。其各部分构造,包括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等,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2.4 休憩设施 包括亭、廊、餐饮设施、坐凳等等。休憩设施为游人提供了休息与娱乐的功能,有效提高了园林场所的使用率,也有助于提高游人的兴致。

2.5 通信设施 通常指公用电话亭和一些隐蔽在绿地中的音响设备等。

3 园林小品在不同类型绿地环境中的应用

3.1 园林小品在公园绿地中的应用分析

3.1.1 环境主题的表现 公园类型多样,景观内容丰富,格调大多倾向为自然、生态、休闲、娱乐等。公园绿地中的环境小品主题明确,大多以公园的地域性、文化性为依托,选择烘托公园氛围的特色小品。例如,在山东省荣成市滨海公园内,海洋动物造型的垃圾箱随处可见(图2),这些散发着“海味”的垃圾箱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其逼真的形象还成为了公园别具特色的景观小品。

图2 海洋动物造型的垃圾箱

3.1.2 功能的满足 公园的服务人群较多,因此园林小品设施要求比较完备,种类齐全,基本包括了前文所说的5种类型,以基本的服务功能为主,兼顾装饰性和科普教育性。公园景观一般分为安静休憩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园务管理区等,不同分区中的小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3.1.3 造型的塑造 公园里的小品形态各异,造型万千,但由于使用人群类型多样,加上公园功能分区明确,在具体设计中要分别考虑其造型特色。如儿童活动区域的园林小品应考虑到儿童心理,多设置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憩设施,造型奇特新颖、充满活力,体量上以适合儿童群体尺度为宜。

3.1.4 色彩的搭配 恰当的色彩配以合适的形态,在结合所塑造的形体功能时,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美的讯号,并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需求。园林小品在色彩上首先要符合不同类型公园的气氛和格调,如严肃的纪念性公园场所空间常用比较厚重的色彩传达一种庄严的情感,而一些休闲娱乐型的公园常常采用对比较强、艳丽的色彩,如一些体育公园小品设施色彩大都采用红、绿、蓝、黄等明度很高的色彩,吸引群众参与,并给人以积极、健康的背景。其次,小品色彩的设计还要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例如公园景观坐凳是为游人提供休憩的基础设施,能够在人们缓解劳累之余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因此应采用古朴的自然色彩,如木材的本色或石材的色泽。相反,如果采用大红大绿的色彩,不仅不能给人提供安静休息的场所,反而增添游人烦躁的心理,从而大大降低坐凳的使用率。

3.2 园林小品在附属绿地的应用分析

3.2.1 环境主题的表现 附属绿地是专属某一部门或单位如机关、部队、学校、工矿企业、医院等使用的绿地,不对外开放,该用地服务对象为特定某一稳定群体。因此,附属绿地中的园林小品主题单纯而鲜明,以某一类人群的需求为主,结合不同单位或部门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户外小景。如医院的小品设施所表现的主题应该与舒适优雅的医院环境相互协调,充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增强康复的信心。

3.2.2 功能的满足 根据不同附属绿地特点及使用人群需求,园林小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工矿企业、仓库等绿地中的园林小品可以考虑减轻有害物质对周围居民的危害,调节湿度或减少噪音等方面体现功效,一般选择植物小品和水景小品类型居多;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日常休息、观赏、锻炼和社交的就近便捷的户外活动场所,服务对象是居住区居民,小品设计和布置时应根据不同的居住区绿地的规模、服务功能等分别对待。

3.2.3 造型的塑造 附属绿地里的园林小品除了在表现特定的主题之外,可以通过造型的塑造给人一种标志性的认识,通过小品的造型使人联想到附属用地的性质、文化、功能等,给使用者和外来游人留下深刻的景观印象。

3.2.4 色彩的搭配 附属绿地的小品大多具有积极向上的含义,能够突出场地的形象,因此色彩上应注重与单位用地及相关建构筑物的协调搭配,如校园环境小品色彩尽量偏重素雅、清新的色调,色相不宜过多,纯度和明度适中,与优雅的求知环境相互映衬。

3.3 园林小品在生产绿地的应用分析

3.3.1 环境主题的表现 生产绿地是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苗木、花卉、种子和其他园林产品的苗圃、花圃、果园,为城市绿化生产提供所需要的植物材料,也可定期供游人观赏游览。此环境中小品大多以绿色为基底面,展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洋溢着朝气焕发的活力。如某花圃的入口处的植物小品,造型奇特,展现一片生机盎然的状态(图3)。

图3 某花圃入口的植物小品

3.3.2 功能的满足 生产绿地园林小品的设计除了考虑一些装饰性,更多的是通过作品的形态、色彩和立意给人带来一种辛苦劳作的热情,在游人游览的同时可以提供亲身体验的条件。如在苗圃内可以设置一些美观、轻巧的锄地工具,既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小品,又能够增添游人亲身体验劳作的乐趣。

3.3.3 造型的塑造 生产绿地中园林小品造型能够将人工与自然浑成一体则是设计者们匠心之处。在成片种植场地中,设以体态形式美、内涵深刻、具有时代感、体现自然之趣的小物件,会给生产绿地空间带来新奇的景象。如近年来在广州市的园林中,常见在植物空间中塑以树根造型的圆凳,似在一片林木之下自然形成的断根树桩,远看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极其自然。

3.3.4 色彩的搭配 生产绿地的环境格调是轻快、浪漫、静谧的,那么小品设计的色彩应该与之相协调,展现生命力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发展状态。

4 现代园林小品发展定位

4.1 独具城市特色,加强创新 不同的城市都有一段不同的文化发展史,因此,应考虑该城市的文化特色,使园林小品和一个城市的文化联系起来,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特色。从传统历史和文化地域角度考虑,借鉴传统小品模式的基础上添加现代景观要素,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此外,仿生设计也可以运用到小品设计中,以加强创新性。仿生设计主要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有选择地在设计中应用这些原理进行设计,再加上自我创新,形成一种新的形态、新的感受。

4.2 兼顾观赏性和实用性 现代社会中,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应遵循现代景观发展的趋势,结合地域文化、当地发展状况、当地居民的大众意愿等因素,设计有存在价值的园林小品,遵从小品的使用功能和形式美的法则,避免成为摆设。

4.3 综合化设计 在现代小品的设计中,要充分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整合当地仅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当地居民创造价值『9』。现代的园林小品应将几种功能结合在一起,使小品具有综合的功能。如路边的路灯杆同时可作为指示牌的支撑杆,围合树木的树池可作为休息坐椅,使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4.4 开发新型材料,考虑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园林景观材料不断创新,越来越偏向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代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木质和混凝土制,可以从环境的协调性和经济效益考虑,开发与利用更多的经济效益好并有可塑性的新型材料。例如,防腐木、木塑复合材料等由于具有比一般材料强的防腐性和抗性能力,在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5 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在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同时,对园林小品的环保、节能建设也更加注重。从材料选择、植物造景等方面考虑,主要倾向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近几年钢材质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这是由于钢结构具有可循环、更新、减少污染和耗能、可再用等特点,同混凝土、砖石等材料相比,可(下转118页)(上接112页)以避免进行开山挖石,破坏环境,并且从施工方法上也可以节约用水,不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易于搬迁拆卸,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小品应当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设计因素。在设计中应该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利用本地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结合设计园林小品。园林小品形式多样,其设计灵活性特别大,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太死板地照抄,小品设计应该向艺术性、科学性和个性化方向去发展。在景观空间中要充分利用各个空间,合适、合理地布置景观小品,使之与植物、建筑、水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景观。要尊重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原则,既要尊重各地文化历史,也要跟随时代步伐,使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现代景观,又能使人记住历史,弘扬文化。

参考文献

[1]薛勇.浅谈园林小品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3:42.

[2]江淑琴,刘瑞瑜.丽水处州公园园林小品应用与研究[J].湖南农机,2013,40(5):243-244.

[3]方礼银,杨升超.试论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3(12):129.

[4]郑雨茗.园林小品设计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2008,18(3):74-78.

[5]Petros Anthopoulos K.,Georgi Julia N..Landscape Preference Evaluation for Hospital Environmental Desig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1,2:639-647.

[6]Mei Xiaoqiang,Tian Ying. Community Landscape Sketch Design Based on Interaction Theory[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3(3):1-3.

[7]王黎明,李勇.城市公园园林艺术小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民营科技,2011(7):232.

(责编:张宏民)

3.1.4 色彩的搭配 恰当的色彩配以合适的形态,在结合所塑造的形体功能时,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美的讯号,并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需求。园林小品在色彩上首先要符合不同类型公园的气氛和格调,如严肃的纪念性公园场所空间常用比较厚重的色彩传达一种庄严的情感,而一些休闲娱乐型的公园常常采用对比较强、艳丽的色彩,如一些体育公园小品设施色彩大都采用红、绿、蓝、黄等明度很高的色彩,吸引群众参与,并给人以积极、健康的背景。其次,小品色彩的设计还要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例如公园景观坐凳是为游人提供休憩的基础设施,能够在人们缓解劳累之余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因此应采用古朴的自然色彩,如木材的本色或石材的色泽。相反,如果采用大红大绿的色彩,不仅不能给人提供安静休息的场所,反而增添游人烦躁的心理,从而大大降低坐凳的使用率。

3.2 园林小品在附属绿地的应用分析

3.2.1 环境主题的表现 附属绿地是专属某一部门或单位如机关、部队、学校、工矿企业、医院等使用的绿地,不对外开放,该用地服务对象为特定某一稳定群体。因此,附属绿地中的园林小品主题单纯而鲜明,以某一类人群的需求为主,结合不同单位或部门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户外小景。如医院的小品设施所表现的主题应该与舒适优雅的医院环境相互协调,充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增强康复的信心。

3.2.2 功能的满足 根据不同附属绿地特点及使用人群需求,园林小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工矿企业、仓库等绿地中的园林小品可以考虑减轻有害物质对周围居民的危害,调节湿度或减少噪音等方面体现功效,一般选择植物小品和水景小品类型居多;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日常休息、观赏、锻炼和社交的就近便捷的户外活动场所,服务对象是居住区居民,小品设计和布置时应根据不同的居住区绿地的规模、服务功能等分别对待。

3.2.3 造型的塑造 附属绿地里的园林小品除了在表现特定的主题之外,可以通过造型的塑造给人一种标志性的认识,通过小品的造型使人联想到附属用地的性质、文化、功能等,给使用者和外来游人留下深刻的景观印象。

3.2.4 色彩的搭配 附属绿地的小品大多具有积极向上的含义,能够突出场地的形象,因此色彩上应注重与单位用地及相关建构筑物的协调搭配,如校园环境小品色彩尽量偏重素雅、清新的色调,色相不宜过多,纯度和明度适中,与优雅的求知环境相互映衬。

3.3 园林小品在生产绿地的应用分析

3.3.1 环境主题的表现 生产绿地是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苗木、花卉、种子和其他园林产品的苗圃、花圃、果园,为城市绿化生产提供所需要的植物材料,也可定期供游人观赏游览。此环境中小品大多以绿色为基底面,展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洋溢着朝气焕发的活力。如某花圃的入口处的植物小品,造型奇特,展现一片生机盎然的状态(图3)。

图3 某花圃入口的植物小品

3.3.2 功能的满足 生产绿地园林小品的设计除了考虑一些装饰性,更多的是通过作品的形态、色彩和立意给人带来一种辛苦劳作的热情,在游人游览的同时可以提供亲身体验的条件。如在苗圃内可以设置一些美观、轻巧的锄地工具,既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小品,又能够增添游人亲身体验劳作的乐趣。

3.3.3 造型的塑造 生产绿地中园林小品造型能够将人工与自然浑成一体则是设计者们匠心之处。在成片种植场地中,设以体态形式美、内涵深刻、具有时代感、体现自然之趣的小物件,会给生产绿地空间带来新奇的景象。如近年来在广州市的园林中,常见在植物空间中塑以树根造型的圆凳,似在一片林木之下自然形成的断根树桩,远看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极其自然。

3.3.4 色彩的搭配 生产绿地的环境格调是轻快、浪漫、静谧的,那么小品设计的色彩应该与之相协调,展现生命力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发展状态。

4 现代园林小品发展定位

4.1 独具城市特色,加强创新 不同的城市都有一段不同的文化发展史,因此,应考虑该城市的文化特色,使园林小品和一个城市的文化联系起来,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特色。从传统历史和文化地域角度考虑,借鉴传统小品模式的基础上添加现代景观要素,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此外,仿生设计也可以运用到小品设计中,以加强创新性。仿生设计主要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有选择地在设计中应用这些原理进行设计,再加上自我创新,形成一种新的形态、新的感受。

4.2 兼顾观赏性和实用性 现代社会中,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应遵循现代景观发展的趋势,结合地域文化、当地发展状况、当地居民的大众意愿等因素,设计有存在价值的园林小品,遵从小品的使用功能和形式美的法则,避免成为摆设。

4.3 综合化设计 在现代小品的设计中,要充分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整合当地仅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当地居民创造价值『9』。现代的园林小品应将几种功能结合在一起,使小品具有综合的功能。如路边的路灯杆同时可作为指示牌的支撑杆,围合树木的树池可作为休息坐椅,使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4.4 开发新型材料,考虑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园林景观材料不断创新,越来越偏向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代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木质和混凝土制,可以从环境的协调性和经济效益考虑,开发与利用更多的经济效益好并有可塑性的新型材料。例如,防腐木、木塑复合材料等由于具有比一般材料强的防腐性和抗性能力,在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5 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在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同时,对园林小品的环保、节能建设也更加注重。从材料选择、植物造景等方面考虑,主要倾向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近几年钢材质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这是由于钢结构具有可循环、更新、减少污染和耗能、可再用等特点,同混凝土、砖石等材料相比,可(下转118页)(上接112页)以避免进行开山挖石,破坏环境,并且从施工方法上也可以节约用水,不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易于搬迁拆卸,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小品应当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设计因素。在设计中应该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利用本地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结合设计园林小品。园林小品形式多样,其设计灵活性特别大,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太死板地照抄,小品设计应该向艺术性、科学性和个性化方向去发展。在景观空间中要充分利用各个空间,合适、合理地布置景观小品,使之与植物、建筑、水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景观。要尊重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原则,既要尊重各地文化历史,也要跟随时代步伐,使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现代景观,又能使人记住历史,弘扬文化。

参考文献

[1]薛勇.浅谈园林小品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3:42.

[2]江淑琴,刘瑞瑜.丽水处州公园园林小品应用与研究[J].湖南农机,2013,40(5):243-244.

[3]方礼银,杨升超.试论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3(12):129.

[4]郑雨茗.园林小品设计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2008,18(3):74-78.

[5]Petros Anthopoulos K.,Georgi Julia N..Landscape Preference Evaluation for Hospital Environmental Desig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1,2:639-647.

[6]Mei Xiaoqiang,Tian Ying. Community Landscape Sketch Design Based on Interaction Theory[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3(3):1-3.

[7]王黎明,李勇.城市公园园林艺术小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民营科技,2011(7):232.

(责编:张宏民)

3.1.4 色彩的搭配 恰当的色彩配以合适的形态,在结合所塑造的形体功能时,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美的讯号,并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需求。园林小品在色彩上首先要符合不同类型公园的气氛和格调,如严肃的纪念性公园场所空间常用比较厚重的色彩传达一种庄严的情感,而一些休闲娱乐型的公园常常采用对比较强、艳丽的色彩,如一些体育公园小品设施色彩大都采用红、绿、蓝、黄等明度很高的色彩,吸引群众参与,并给人以积极、健康的背景。其次,小品色彩的设计还要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例如公园景观坐凳是为游人提供休憩的基础设施,能够在人们缓解劳累之余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因此应采用古朴的自然色彩,如木材的本色或石材的色泽。相反,如果采用大红大绿的色彩,不仅不能给人提供安静休息的场所,反而增添游人烦躁的心理,从而大大降低坐凳的使用率。

3.2 园林小品在附属绿地的应用分析

3.2.1 环境主题的表现 附属绿地是专属某一部门或单位如机关、部队、学校、工矿企业、医院等使用的绿地,不对外开放,该用地服务对象为特定某一稳定群体。因此,附属绿地中的园林小品主题单纯而鲜明,以某一类人群的需求为主,结合不同单位或部门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户外小景。如医院的小品设施所表现的主题应该与舒适优雅的医院环境相互协调,充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增强康复的信心。

3.2.2 功能的满足 根据不同附属绿地特点及使用人群需求,园林小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工矿企业、仓库等绿地中的园林小品可以考虑减轻有害物质对周围居民的危害,调节湿度或减少噪音等方面体现功效,一般选择植物小品和水景小品类型居多;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日常休息、观赏、锻炼和社交的就近便捷的户外活动场所,服务对象是居住区居民,小品设计和布置时应根据不同的居住区绿地的规模、服务功能等分别对待。

3.2.3 造型的塑造 附属绿地里的园林小品除了在表现特定的主题之外,可以通过造型的塑造给人一种标志性的认识,通过小品的造型使人联想到附属用地的性质、文化、功能等,给使用者和外来游人留下深刻的景观印象。

3.2.4 色彩的搭配 附属绿地的小品大多具有积极向上的含义,能够突出场地的形象,因此色彩上应注重与单位用地及相关建构筑物的协调搭配,如校园环境小品色彩尽量偏重素雅、清新的色调,色相不宜过多,纯度和明度适中,与优雅的求知环境相互映衬。

3.3 园林小品在生产绿地的应用分析

3.3.1 环境主题的表现 生产绿地是为城市园林绿地提供苗木、花卉、种子和其他园林产品的苗圃、花圃、果园,为城市绿化生产提供所需要的植物材料,也可定期供游人观赏游览。此环境中小品大多以绿色为基底面,展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洋溢着朝气焕发的活力。如某花圃的入口处的植物小品,造型奇特,展现一片生机盎然的状态(图3)。

图3 某花圃入口的植物小品

3.3.2 功能的满足 生产绿地园林小品的设计除了考虑一些装饰性,更多的是通过作品的形态、色彩和立意给人带来一种辛苦劳作的热情,在游人游览的同时可以提供亲身体验的条件。如在苗圃内可以设置一些美观、轻巧的锄地工具,既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小品,又能够增添游人亲身体验劳作的乐趣。

3.3.3 造型的塑造 生产绿地中园林小品造型能够将人工与自然浑成一体则是设计者们匠心之处。在成片种植场地中,设以体态形式美、内涵深刻、具有时代感、体现自然之趣的小物件,会给生产绿地空间带来新奇的景象。如近年来在广州市的园林中,常见在植物空间中塑以树根造型的圆凳,似在一片林木之下自然形成的断根树桩,远看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极其自然。

3.3.4 色彩的搭配 生产绿地的环境格调是轻快、浪漫、静谧的,那么小品设计的色彩应该与之相协调,展现生命力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发展状态。

4 现代园林小品发展定位

4.1 独具城市特色,加强创新 不同的城市都有一段不同的文化发展史,因此,应考虑该城市的文化特色,使园林小品和一个城市的文化联系起来,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特色。从传统历史和文化地域角度考虑,借鉴传统小品模式的基础上添加现代景观要素,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此外,仿生设计也可以运用到小品设计中,以加强创新性。仿生设计主要是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有选择地在设计中应用这些原理进行设计,再加上自我创新,形成一种新的形态、新的感受。

4.2 兼顾观赏性和实用性 现代社会中,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应遵循现代景观发展的趋势,结合地域文化、当地发展状况、当地居民的大众意愿等因素,设计有存在价值的园林小品,遵从小品的使用功能和形式美的法则,避免成为摆设。

4.3 综合化设计 在现代小品的设计中,要充分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整合当地仅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当地居民创造价值『9』。现代的园林小品应将几种功能结合在一起,使小品具有综合的功能。如路边的路灯杆同时可作为指示牌的支撑杆,围合树木的树池可作为休息坐椅,使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4.4 开发新型材料,考虑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园林景观材料不断创新,越来越偏向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代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木质和混凝土制,可以从环境的协调性和经济效益考虑,开发与利用更多的经济效益好并有可塑性的新型材料。例如,防腐木、木塑复合材料等由于具有比一般材料强的防腐性和抗性能力,在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5 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今,在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同时,对园林小品的环保、节能建设也更加注重。从材料选择、植物造景等方面考虑,主要倾向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近几年钢材质的使用率大大提高,这是由于钢结构具有可循环、更新、减少污染和耗能、可再用等特点,同混凝土、砖石等材料相比,可(下转118页)(上接112页)以避免进行开山挖石,破坏环境,并且从施工方法上也可以节约用水,不会产生较大的粉尘,易于搬迁拆卸,具有较高的回收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小品应当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设计因素。在设计中应该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利用本地文化特色和人文景观结合设计园林小品。园林小品形式多样,其设计灵活性特别大,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太死板地照抄,小品设计应该向艺术性、科学性和个性化方向去发展。在景观空间中要充分利用各个空间,合适、合理地布置景观小品,使之与植物、建筑、水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景观。要尊重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等原则,既要尊重各地文化历史,也要跟随时代步伐,使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现代景观,又能使人记住历史,弘扬文化。

参考文献

[1]薛勇.浅谈园林小品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13:42.

[2]江淑琴,刘瑞瑜.丽水处州公园园林小品应用与研究[J].湖南农机,2013,40(5):243-244.

[3]方礼银,杨升超.试论园林小品在城市公园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3(12):129.

[4]郑雨茗.园林小品设计探析[J].合肥学院学报,2008,18(3):74-78.

[5]Petros Anthopoulos K.,Georgi Julia N..Landscape Preference Evaluation for Hospital Environmental Desig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1,2:639-647.

[6]Mei Xiaoqiang,Tian Ying. Community Landscape Sketch Design Based on Interaction Theory[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3(3):1-3.

[7]王黎明,李勇.城市公园园林艺术小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民营科技,2011(7):23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