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4-10-23 18:08
中国连锁 2014年7期
关键词:月刊老字号客流

餐饮行业捞一把就撤的现象近年骤起,一些新兴的不大的品牌打着各种噱头一夜崛起,他们大都产品单一、店面不大、容易上手,大多只炫一点不谈其他,大都采用的是连锁模式。明眼人都知道,他们发财靠的不是单一得可怜的产品本身,而是靠所谓的模式:收取加盟费和保证金、销售食材及设备等等。

这不,又出现一个品牌混杂的“黄焖鸡米饭”。靠如此单一的产品支撑众多品牌的全国连锁,注定是走不远的。这类做法,像掉渣饼、大脸鸡排的“过去时”,像雕爷牛腩、黄太吉的“正在进行时”一样,靠小投入想捞一大把的用心太明显了。怕的是,不明就里的加盟者却在这阵浮躁的风中被吞噬。

编者

明白怎么死的才能活起来

2014年6月刊12页

《死在半道的汽车服务连锁》

这篇专栏文章很实在,比较全面地道出了汽车后服务市场多年发展不起来的多方面原因,值得想在这块市场一展身手的投资者思考并汲取经验教训。

(南京读者 王师)

RE:感谢您对本刊的关注。说到汽车后服务市场,一直有个很怪的现象:人人都知道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壮观,后服务市场容量无限大,可就是没谁做得起来。其中深层次原因很多,投资大、专业性强、信息化管理要求高,恐怕是最主要的。可见看到蛋糕与吃到蛋糕之间的距离不是轻易可以跨越的。

数据说话才算

2014年6月刊54页

《FJ Benjamin、百丽与梅西百货:让运营更可视》

大牌就是不一样,第一次知道还有“客流智能解决方案”,真先进!值得我们学习。很多说起来都知道的东西就是看不见、摸不着,人家的做法解决了这类问题。

(呼和浩特读者 白志国)

RE:值得学习的不只是客流智能解决方案本身,而是这种领先使用新技术的理念。我们很多企业往往对新技术的第一个反应是排斥,因为要增加投入,他们算的只是眼前的小账,放弃的或者错过的却是长远的大利益,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效率、做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需要勇气和智慧

2014年6月刊68页

《老字号新生》

五芳斋产品创新、王星记用文化卖扇子、同仁堂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他们带来的是正能量。可惜这种正能量少了点,不是我悲观,现实中更多的老字号是僵化老化自生自灭了。

(深圳读者 郝运来)

RE:是的。很多老字号的确固步自封,对时代变化接受太慢或者干脆不接受,大浪淘沙,等待他们的一定是消亡,很是可惜。谁都希望获得新生,可新生有时候需要革自己命的勇气,更需要随着时代改进自己商业模式的智慧。你要学习,你还得会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月刊老字号客流
客流增多
画与理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画与理
画与理
60年“老字号”中纺标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