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某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2014-10-24 00:50李光荣向成玉刘靳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泸州646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6期
关键词:铜绿埃希菌本院

李光荣,向成玉,杨 葵,刘靳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泸州 646000)

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情况越来越严重,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及时了解本院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作者对本院2013年上半年临床分离3 733株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本院临床各科室于2013年1~6月送检标本中分离获得的细菌,标本来源主要是呼吸道(33.2%)、血液(25.3%)、尿液(11.2%)和分泌物(8.3%)。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重复菌株,共获得细菌3 733株。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培养平皿(重庆庞通有限公司),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纸片(英国Oxoid公司)。

1.1.3 质控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阴沟肠杆菌ATCC7003232均来自于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方法

1.2.1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使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并通过仪器微量稀释法进行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头孢哌酮/舒巴坦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试验操作及药敏结果折点判断标准参照2011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结果判定。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WHONET 5.4细菌分析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细菌分布情况 上半年本院共检出的3 733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2 590株,占69.4%;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5.6%)、肺炎克雷伯菌(16.1%)、铜绿假单胞菌(8%)、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5.1%)。革兰阳性菌1 143株,占30.6%;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前5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4.6%)、表皮葡萄球菌(4.3%)、肺炎链球菌(3.3%)、粪肠球菌(1.8%)和屎肠球菌(1.7%)。

表1 主要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

2.2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

2.2.1 主要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8.8%、35.1%和59.3%,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在70.1%~92.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替卡西林/棒酸、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小于3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具体情况见表1。

2.2.2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 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氧哌嗪/他唑巴坦均保持较低的耐药率(<15.2%),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接近50%。阴沟肠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均小于20%。本次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60%,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39%。具体见表2。

2.3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 5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29株,检出率为42%,262株表皮葡萄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223株,检出率为85.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保持较低的耐药率(<1%)。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和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80%以上,对利奈唑胺和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均小于22.6%,有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3。

表2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

表3 主要革兰阳性菌耐药率

3 讨 论

2013 年上半年本院共检出细菌3 733株,细菌来源主要是呼吸道(33.2%)、血 液 (25.3%)、尿液 (11.2%)和 分 泌 物(8.3%)。其中革兰阴性菌2 590株,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1 143株,前五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这与文献[1]报道基本一致。

革兰阴性菌感染中非发酵菌感染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药耐药和交叉耐药等现象普遍存在,耐药机制相当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2-4]。本次数据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临床在用药时应高度重视。但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替卡西林/棒酸、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小于30%,临床对多重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以考虑用以上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比较难治的致病菌[5]。本次数据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8.8%、59.3%和35.1%外,高于本院去年的检测数据(57.1%、57.8%、34.1%),对其余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70%以上,故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比较严峻,临床在对鲍曼不动杆菌严重感染应严格按照细菌药敏用药,必要时应考虑联合用药。

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较高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0%和39%,均高于本院去年的检测数据。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复方制剂、头霉素类或阿米卡星[6]。本院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氧哌嗪/他唑巴坦均保持较低的耐药率(<15.2%),低于201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的数据[7],说明以上药物可以考虑作为对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治疗的选择。由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肠道感染中的大量使用,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8]。本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接近50%,高于本院去年的检测数据。故临床医生在抗感染治疗中不能经验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密切结合细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菌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保持较低的耐药率(<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以上3种药物可作为对革兰阳性菌严重感染患者的首选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42%,高于本院去年的分离率(31.4%),表皮葡萄球菌中MRSE占85.1%,高于本院去年的分离率(81.3%),说明本院在控制 MRSA和 MRSE感染中形势严峻,医院应引起高度重视。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和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80%以上,对这两种肠球菌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以上几种抗菌药物。但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阿莫西林/棒酸耐药率均小于22.6%,故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可考虑用以上两种药物。根据CHINET资料显示,近年我国部分医院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已近10%[9]。但本次数据仅发现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

以上结果表明,本院临床分离细菌种类较多,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谨慎经验性用药并及时送检标本进行检查,尽量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的传播。

[1] 穆惠荣,王继美.2011年住院患者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383-5385.

[2] 彭定辉,周铁丽,朱丽青,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及耐药特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1-113.

[3] 姜梅杰,冯莉,赵书平.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12.

[4] 张海英,方翼,李玉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用量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35):2752-2754.

[5] 汪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严重感染的防治策略[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7(3):230-232.

[6] 陈刚,蒋冬香,王玉春.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5):586-588.

[7] 吕媛,王珊.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度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12):937-940.

[8] 罗燕萍,李琴春,叶丽艳,等.104株大肠埃希菌对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突变抑制浓度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242-2244.

[9] 杨青,俞云松,倪语星,等.2007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3):175-179.

猜你喜欢
铜绿埃希菌本院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