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初探

2014-10-27 05:19张智珍王禹水吴婷婷孙丰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潜阳温病

张智珍+王禹水+吴婷婷+孙丰雷

作者简介:张智珍(1987-),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老年病研究。E-mail:zhangzhizhen1609@126.com

指导老师:孙丰雷。

【摘 要】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诸医家对此注解颇多,然未见有文对该句细细作解,文中从“耗阳说”、“伏寒说”、“潜阳说”三种说法探析“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寒;温病;耗阳;伏寒;潜阳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24-0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词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与意相类似的经文,但个别字稍有不同,即“冬伤于寒,春必瘅热”。历代医家对这两句话注解争议颇大。吴昆云:“冬伤于寒而病温,秋伤于湿而咳嗽,皆重阴而变阳也。”杨上善在《太素》注曰:“伤,过多也。入于冬时,温衣热食,肌腠开发,多取寒凉,以快其者。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藏府,至春寒极变为温病也。”……诸多医家的精辟描述既体现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引起后起学者的广泛深思。自进入中医殿堂以来,随着学习不断深入,笔者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经典之语有些深一步的思考与认识,今从三方说法探析该句深层含义。

在探析之前,首先明白该句中三个关键词的意思:一“伤”,《康熙字典》一解:“创也害也”。多数医家认为该词为“伤害”之意。张介宾在《类经·阳明类》讲:“冬伤于寒者,以类相求,其气入肾,其寒侵骨。”意为冬季被寒邪所伤。然杨上善则曰:“伤,过多也。”指冬季过多感受寒邪,春季则易发温病。二“必”,此字易解,意为可能、极易,非一定也。三“温病”,又名“病温”,当区别明清温病学派之“温病”。此作因寒邪侵扰致阴阳失调,春分而发病;或多感温热所致之病;或冬伤于寒,寒邪伏藏,至春分为温病;或因气候异常变化感受风温之邪或疫病之气而成病因寒邪侵扰致阴阳失调,春分而发病。温病发生的原因为内伤于精,正气不足,复感外邪。

1 耗阳说

1.1 基础理论 耗者,损耗之意。阴阳之气在人体运动变化过程中,既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冬季来临时,寒气随之加重,易袭肌表,若寒气过重或长则为邪,侵于肌表时 ,人体阳气必然聚于肌表奋起抗邪。此时若发病,则出现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证症状,虽通过药物可祛寒邪于外,亦损伤自身正气。然若寒邪不重,阳气勉强抗邪于外,虽不发病,但长时间正邪相互抗争,必致部分阳气耗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马莳、高世栻等解释该句: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因此阳气不断消耗,阴气时时收养,阴阳平衡失调现象当渐渐浮现。随着春季万物“曲直”之象,阳气升发于外,体内阳气加剧亏虚,出现卫弱营强,阳不制阴易发病。吾认为此解可作为阳虚体质之人易“春必温病”原由之一。若同时春季受外邪侵表,因阳气逐渐耗损,难以抗邪入侵,亦发温病。例如寒邪入侵,久留不去,春季阳虚,风邪侵表,筋失温养而拘急,则可致背曲不能直立的大偻病。治宜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桂枝、生姜、鹿茸、紫河车、杜仲、枸杞子等补气血壮阳之药,兼以防风、天麻、地龙、天龙、木瓜、钩藤之祛风通络之药。

1.2 释义 在耗阳说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当做如下解释:冬季由于受邪气侵袭,人体阳气不断消耗,阴阳失调,或感受外邪,阳弱邪重,春季均可致温病。此当可作导致人体阳虚原因之一也。因此,在治疗方面,当应重于补阳,阳振则阴阳和谐,邪不可干。

2 伏寒说

2.1 理论基础 冬季养生,当“无扰乎阳”,“秋冬养阴”。王冰注“夫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为杀厉之气。”冬时属阴,而受杀厉之气侵犯卫表,阳气弱,中而即病,则是伤寒。张介宾亦云:“其即病者,其直中阴经之伤寒。”当阳气尚能抗邪而不显症状时,阳气尚能抵御寒邪入侵,然部分寒邪顺口鼻或肌腠入里,藏于肌腠或脏腑,形成伏寒。故吴又可说:“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伏寒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内热,适至内热积而益深,同时,春季来临,随着阳气升发,体内阳气空虚,则触其发热而发温病。《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云:“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太素》亦说:“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脏府,至春寒极变为温。”临床表现为脉浮紧而数、头痛等症状。又解寒气伏藏于里,随春季少阳生长升发之性,而与阳气共出而发温病。《素问集注》讲:“冬伤于寒,邪不可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发热,发为温病。”

若同时受春季温邪侵扰,促使阳气与之交争,外有温邪调动阳气,内有伏邪与之交争,内外合邪,夹而攻之,而成温病。张介宾注:“……不即病者,至春夏则阳气发越,营气渐虚,所藏寒毒,外合阳邪而变为温病。”此时表现为脉象多数,息多微喘,津液短少等温热之病症。若病位于肌表,舌苔白时,亦可汗解,然须以大滋真阴药补之,张锡纯治此证,恒用连翘、薄荷叶各三钱,玄参、生地黄各一两,得汗则愈。若至热位于脏腑,舌苔欲黄,或黄而黑,脉象数而有力,然按之弦硬,非若阳明有实热之洪滑,治宜以白虎加人参汤,更以生地代知母,生山药代粳米也。由此,“伏寒说”对阴虚之人“春必温病”之解释犹适矣。

2.2 释义 “伏寒说”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季由于长期受寒邪侵扰,寒邪不断伏于人体肌腠或脏腑,郁而发热。至春分或阳气空虚而发病或同时受春季邪气侵扰,内外合邪而发温病。历代医家,素有争议,大多将此句奏为“伏邪”学说的理论渊源。此时治疗当着重祛伏寒兼以祛外邪,补阳气,邪去则正安。诸多医家大多认可此说法,而多以此治之。

3 潜阳说

3.1 理论基础 世界万物千奇百生,自然现象,物由心生。中医理论,源于生活,当回于生活。取类比象一直成为研究中医的一种重要方法,解释了无数困扰的难题。由沸水冲盖懂得宣肺泄热,“开鬼门”;由水满开阀明白利水消肿,“洁净府”;因路堵宜通深知通瘀散结,“去菀陈莝”。那么,“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利用取类比象当作何解释呢?

我们知道,冬天愈冷,冬眠动物当潜藏越深越隐蔽。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冬季属封藏之节,人体阳气亦不断潜藏。伴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体保温手段急剧改变。当寒邪侵犯时由于靠外界手段维持人体平衡,而无须利用自身阳气抗邪。在冬季封藏之节大背景下,人体阳气只须不断地潜藏,经历冬季长时闭藏,春季升发之季到来,因阳生不及,郁而化热而发病;或由于温度突然变化加之外邪袭扰,阳气外出不及抗邪,故而出现温病。临床可表现为心烦、喘喝、胸闷、五心烦热等症状。潜阳说对富贵之人“春必温病”之解释亦未尝不可矣。

3.2 释义 潜阳说释“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属封藏之季,冬季寒邪愈重,人体阳气当潜藏愈深,生发之季到来,由于阳生不及,郁于体内或温邪来袭,阳气外出不及抗邪而发温病。治疗时应着于升阳,兼以祛邪,阳升适时,机体畅通,邪自而去。用药宜升麻、柴胡、葛根之类药。该说法未见医家论述,谨以参考。

综合三种说法:耗阳者,精伤也;伏寒者,邪受也;潜阳者,精陷也。虽此三种说法些许不合理,谨供各位读者参考而已。深思“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含义,方知关键在阳气。阳盛则精不伤,阳强则邪不可干,阳通则升发适时。此阳当为精也。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春易温病,当因冬伤于寒,而致内伤于精,正气不足,复感于邪而发病。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医院出版社,2002:08.

[2]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7:04.

[3]刘观涛.伤寒论讲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03.

(收稿日期:2014.08.03)

作者简介:张智珍(1987-),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老年病研究。E-mail:zhangzhizhen1609@126.com

指导老师:孙丰雷。

【摘 要】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诸医家对此注解颇多,然未见有文对该句细细作解,文中从“耗阳说”、“伏寒说”、“潜阳说”三种说法探析“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寒;温病;耗阳;伏寒;潜阳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24-0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词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与意相类似的经文,但个别字稍有不同,即“冬伤于寒,春必瘅热”。历代医家对这两句话注解争议颇大。吴昆云:“冬伤于寒而病温,秋伤于湿而咳嗽,皆重阴而变阳也。”杨上善在《太素》注曰:“伤,过多也。入于冬时,温衣热食,肌腠开发,多取寒凉,以快其者。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藏府,至春寒极变为温病也。”……诸多医家的精辟描述既体现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引起后起学者的广泛深思。自进入中医殿堂以来,随着学习不断深入,笔者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经典之语有些深一步的思考与认识,今从三方说法探析该句深层含义。

在探析之前,首先明白该句中三个关键词的意思:一“伤”,《康熙字典》一解:“创也害也”。多数医家认为该词为“伤害”之意。张介宾在《类经·阳明类》讲:“冬伤于寒者,以类相求,其气入肾,其寒侵骨。”意为冬季被寒邪所伤。然杨上善则曰:“伤,过多也。”指冬季过多感受寒邪,春季则易发温病。二“必”,此字易解,意为可能、极易,非一定也。三“温病”,又名“病温”,当区别明清温病学派之“温病”。此作因寒邪侵扰致阴阳失调,春分而发病;或多感温热所致之病;或冬伤于寒,寒邪伏藏,至春分为温病;或因气候异常变化感受风温之邪或疫病之气而成病因寒邪侵扰致阴阳失调,春分而发病。温病发生的原因为内伤于精,正气不足,复感外邪。

1 耗阳说

1.1 基础理论 耗者,损耗之意。阴阳之气在人体运动变化过程中,既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冬季来临时,寒气随之加重,易袭肌表,若寒气过重或长则为邪,侵于肌表时 ,人体阳气必然聚于肌表奋起抗邪。此时若发病,则出现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证症状,虽通过药物可祛寒邪于外,亦损伤自身正气。然若寒邪不重,阳气勉强抗邪于外,虽不发病,但长时间正邪相互抗争,必致部分阳气耗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马莳、高世栻等解释该句: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因此阳气不断消耗,阴气时时收养,阴阳平衡失调现象当渐渐浮现。随着春季万物“曲直”之象,阳气升发于外,体内阳气加剧亏虚,出现卫弱营强,阳不制阴易发病。吾认为此解可作为阳虚体质之人易“春必温病”原由之一。若同时春季受外邪侵表,因阳气逐渐耗损,难以抗邪入侵,亦发温病。例如寒邪入侵,久留不去,春季阳虚,风邪侵表,筋失温养而拘急,则可致背曲不能直立的大偻病。治宜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桂枝、生姜、鹿茸、紫河车、杜仲、枸杞子等补气血壮阳之药,兼以防风、天麻、地龙、天龙、木瓜、钩藤之祛风通络之药。

1.2 释义 在耗阳说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当做如下解释:冬季由于受邪气侵袭,人体阳气不断消耗,阴阳失调,或感受外邪,阳弱邪重,春季均可致温病。此当可作导致人体阳虚原因之一也。因此,在治疗方面,当应重于补阳,阳振则阴阳和谐,邪不可干。

2 伏寒说

2.1 理论基础 冬季养生,当“无扰乎阳”,“秋冬养阴”。王冰注“夫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为杀厉之气。”冬时属阴,而受杀厉之气侵犯卫表,阳气弱,中而即病,则是伤寒。张介宾亦云:“其即病者,其直中阴经之伤寒。”当阳气尚能抗邪而不显症状时,阳气尚能抵御寒邪入侵,然部分寒邪顺口鼻或肌腠入里,藏于肌腠或脏腑,形成伏寒。故吴又可说:“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伏寒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内热,适至内热积而益深,同时,春季来临,随着阳气升发,体内阳气空虚,则触其发热而发温病。《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云:“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太素》亦说:“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脏府,至春寒极变为温。”临床表现为脉浮紧而数、头痛等症状。又解寒气伏藏于里,随春季少阳生长升发之性,而与阳气共出而发温病。《素问集注》讲:“冬伤于寒,邪不可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发热,发为温病。”

若同时受春季温邪侵扰,促使阳气与之交争,外有温邪调动阳气,内有伏邪与之交争,内外合邪,夹而攻之,而成温病。张介宾注:“……不即病者,至春夏则阳气发越,营气渐虚,所藏寒毒,外合阳邪而变为温病。”此时表现为脉象多数,息多微喘,津液短少等温热之病症。若病位于肌表,舌苔白时,亦可汗解,然须以大滋真阴药补之,张锡纯治此证,恒用连翘、薄荷叶各三钱,玄参、生地黄各一两,得汗则愈。若至热位于脏腑,舌苔欲黄,或黄而黑,脉象数而有力,然按之弦硬,非若阳明有实热之洪滑,治宜以白虎加人参汤,更以生地代知母,生山药代粳米也。由此,“伏寒说”对阴虚之人“春必温病”之解释犹适矣。

2.2 释义 “伏寒说”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季由于长期受寒邪侵扰,寒邪不断伏于人体肌腠或脏腑,郁而发热。至春分或阳气空虚而发病或同时受春季邪气侵扰,内外合邪而发温病。历代医家,素有争议,大多将此句奏为“伏邪”学说的理论渊源。此时治疗当着重祛伏寒兼以祛外邪,补阳气,邪去则正安。诸多医家大多认可此说法,而多以此治之。

3 潜阳说

3.1 理论基础 世界万物千奇百生,自然现象,物由心生。中医理论,源于生活,当回于生活。取类比象一直成为研究中医的一种重要方法,解释了无数困扰的难题。由沸水冲盖懂得宣肺泄热,“开鬼门”;由水满开阀明白利水消肿,“洁净府”;因路堵宜通深知通瘀散结,“去菀陈莝”。那么,“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利用取类比象当作何解释呢?

我们知道,冬天愈冷,冬眠动物当潜藏越深越隐蔽。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冬季属封藏之节,人体阳气亦不断潜藏。伴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体保温手段急剧改变。当寒邪侵犯时由于靠外界手段维持人体平衡,而无须利用自身阳气抗邪。在冬季封藏之节大背景下,人体阳气只须不断地潜藏,经历冬季长时闭藏,春季升发之季到来,因阳生不及,郁而化热而发病;或由于温度突然变化加之外邪袭扰,阳气外出不及抗邪,故而出现温病。临床可表现为心烦、喘喝、胸闷、五心烦热等症状。潜阳说对富贵之人“春必温病”之解释亦未尝不可矣。

3.2 释义 潜阳说释“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属封藏之季,冬季寒邪愈重,人体阳气当潜藏愈深,生发之季到来,由于阳生不及,郁于体内或温邪来袭,阳气外出不及抗邪而发温病。治疗时应着于升阳,兼以祛邪,阳升适时,机体畅通,邪自而去。用药宜升麻、柴胡、葛根之类药。该说法未见医家论述,谨以参考。

综合三种说法:耗阳者,精伤也;伏寒者,邪受也;潜阳者,精陷也。虽此三种说法些许不合理,谨供各位读者参考而已。深思“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含义,方知关键在阳气。阳盛则精不伤,阳强则邪不可干,阳通则升发适时。此阳当为精也。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春易温病,当因冬伤于寒,而致内伤于精,正气不足,复感于邪而发病。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医院出版社,2002:08.

[2]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7:04.

[3]刘观涛.伤寒论讲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03.

(收稿日期:2014.08.03)

作者简介:张智珍(1987-),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老年病研究。E-mail:zhangzhizhen1609@126.com

指导老师:孙丰雷。

【摘 要】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诸医家对此注解颇多,然未见有文对该句细细作解,文中从“耗阳说”、“伏寒说”、“潜阳说”三种说法探析“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寒;温病;耗阳;伏寒;潜阳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24-02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词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与意相类似的经文,但个别字稍有不同,即“冬伤于寒,春必瘅热”。历代医家对这两句话注解争议颇大。吴昆云:“冬伤于寒而病温,秋伤于湿而咳嗽,皆重阴而变阳也。”杨上善在《太素》注曰:“伤,过多也。入于冬时,温衣热食,肌腠开发,多取寒凉,以快其者。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藏府,至春寒极变为温病也。”……诸多医家的精辟描述既体现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引起后起学者的广泛深思。自进入中医殿堂以来,随着学习不断深入,笔者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句经典之语有些深一步的思考与认识,今从三方说法探析该句深层含义。

在探析之前,首先明白该句中三个关键词的意思:一“伤”,《康熙字典》一解:“创也害也”。多数医家认为该词为“伤害”之意。张介宾在《类经·阳明类》讲:“冬伤于寒者,以类相求,其气入肾,其寒侵骨。”意为冬季被寒邪所伤。然杨上善则曰:“伤,过多也。”指冬季过多感受寒邪,春季则易发温病。二“必”,此字易解,意为可能、极易,非一定也。三“温病”,又名“病温”,当区别明清温病学派之“温病”。此作因寒邪侵扰致阴阳失调,春分而发病;或多感温热所致之病;或冬伤于寒,寒邪伏藏,至春分为温病;或因气候异常变化感受风温之邪或疫病之气而成病因寒邪侵扰致阴阳失调,春分而发病。温病发生的原因为内伤于精,正气不足,复感外邪。

1 耗阳说

1.1 基础理论 耗者,损耗之意。阴阳之气在人体运动变化过程中,既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冬季来临时,寒气随之加重,易袭肌表,若寒气过重或长则为邪,侵于肌表时 ,人体阳气必然聚于肌表奋起抗邪。此时若发病,则出现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证症状,虽通过药物可祛寒邪于外,亦损伤自身正气。然若寒邪不重,阳气勉强抗邪于外,虽不发病,但长时间正邪相互抗争,必致部分阳气耗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马莳、高世栻等解释该句: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因此阳气不断消耗,阴气时时收养,阴阳平衡失调现象当渐渐浮现。随着春季万物“曲直”之象,阳气升发于外,体内阳气加剧亏虚,出现卫弱营强,阳不制阴易发病。吾认为此解可作为阳虚体质之人易“春必温病”原由之一。若同时春季受外邪侵表,因阳气逐渐耗损,难以抗邪入侵,亦发温病。例如寒邪入侵,久留不去,春季阳虚,风邪侵表,筋失温养而拘急,则可致背曲不能直立的大偻病。治宜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桂枝、生姜、鹿茸、紫河车、杜仲、枸杞子等补气血壮阳之药,兼以防风、天麻、地龙、天龙、木瓜、钩藤之祛风通络之药。

1.2 释义 在耗阳说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当做如下解释:冬季由于受邪气侵袭,人体阳气不断消耗,阴阳失调,或感受外邪,阳弱邪重,春季均可致温病。此当可作导致人体阳虚原因之一也。因此,在治疗方面,当应重于补阳,阳振则阴阳和谐,邪不可干。

2 伏寒说

2.1 理论基础 冬季养生,当“无扰乎阳”,“秋冬养阴”。王冰注“夫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为杀厉之气。”冬时属阴,而受杀厉之气侵犯卫表,阳气弱,中而即病,则是伤寒。张介宾亦云:“其即病者,其直中阴经之伤寒。”当阳气尚能抗邪而不显症状时,阳气尚能抵御寒邪入侵,然部分寒邪顺口鼻或肌腠入里,藏于肌腠或脏腑,形成伏寒。故吴又可说:“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伏寒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即能暗生内热,适至内热积而益深,同时,春季来临,随着阳气升发,体内阳气空虚,则触其发热而发温病。《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云:“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太素》亦说:“寒入腠理,腠理遂闭,内行脏府,至春寒极变为温。”临床表现为脉浮紧而数、头痛等症状。又解寒气伏藏于里,随春季少阳生长升发之性,而与阳气共出而发温病。《素问集注》讲:“冬伤于寒,邪不可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发热,发为温病。”

若同时受春季温邪侵扰,促使阳气与之交争,外有温邪调动阳气,内有伏邪与之交争,内外合邪,夹而攻之,而成温病。张介宾注:“……不即病者,至春夏则阳气发越,营气渐虚,所藏寒毒,外合阳邪而变为温病。”此时表现为脉象多数,息多微喘,津液短少等温热之病症。若病位于肌表,舌苔白时,亦可汗解,然须以大滋真阴药补之,张锡纯治此证,恒用连翘、薄荷叶各三钱,玄参、生地黄各一两,得汗则愈。若至热位于脏腑,舌苔欲黄,或黄而黑,脉象数而有力,然按之弦硬,非若阳明有实热之洪滑,治宜以白虎加人参汤,更以生地代知母,生山药代粳米也。由此,“伏寒说”对阴虚之人“春必温病”之解释犹适矣。

2.2 释义 “伏寒说”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季由于长期受寒邪侵扰,寒邪不断伏于人体肌腠或脏腑,郁而发热。至春分或阳气空虚而发病或同时受春季邪气侵扰,内外合邪而发温病。历代医家,素有争议,大多将此句奏为“伏邪”学说的理论渊源。此时治疗当着重祛伏寒兼以祛外邪,补阳气,邪去则正安。诸多医家大多认可此说法,而多以此治之。

3 潜阳说

3.1 理论基础 世界万物千奇百生,自然现象,物由心生。中医理论,源于生活,当回于生活。取类比象一直成为研究中医的一种重要方法,解释了无数困扰的难题。由沸水冲盖懂得宣肺泄热,“开鬼门”;由水满开阀明白利水消肿,“洁净府”;因路堵宜通深知通瘀散结,“去菀陈莝”。那么,“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利用取类比象当作何解释呢?

我们知道,冬天愈冷,冬眠动物当潜藏越深越隐蔽。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冬季属封藏之节,人体阳气亦不断潜藏。伴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体保温手段急剧改变。当寒邪侵犯时由于靠外界手段维持人体平衡,而无须利用自身阳气抗邪。在冬季封藏之节大背景下,人体阳气只须不断地潜藏,经历冬季长时闭藏,春季升发之季到来,因阳生不及,郁而化热而发病;或由于温度突然变化加之外邪袭扰,阳气外出不及抗邪,故而出现温病。临床可表现为心烦、喘喝、胸闷、五心烦热等症状。潜阳说对富贵之人“春必温病”之解释亦未尝不可矣。

3.2 释义 潜阳说释“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属封藏之季,冬季寒邪愈重,人体阳气当潜藏愈深,生发之季到来,由于阳生不及,郁于体内或温邪来袭,阳气外出不及抗邪而发温病。治疗时应着于升阳,兼以祛邪,阳升适时,机体畅通,邪自而去。用药宜升麻、柴胡、葛根之类药。该说法未见医家论述,谨以参考。

综合三种说法:耗阳者,精伤也;伏寒者,邪受也;潜阳者,精陷也。虽此三种说法些许不合理,谨供各位读者参考而已。深思“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含义,方知关键在阳气。阳盛则精不伤,阳强则邪不可干,阳通则升发适时。此阳当为精也。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春易温病,当因冬伤于寒,而致内伤于精,正气不足,复感于邪而发病。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医院出版社,2002:08.

[2]王庆其.内经选读[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7:04.

[3]刘观涛.伤寒论讲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03.

(收稿日期:2014.08.03)

猜你喜欢
潜阳温病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伤寒温病统一思想在防治疫病中的应用
韩景波运用潜阳入寐汤治疗不寐经验总结
潜阳封髓丹临床应用概况
潜阳封髓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的AECOPD伴呼衰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