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上巨虚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功能的影响

2014-10-27 05:31王照钦张译元盖方洲郑晓薇张亚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电针

王照钦+张译元+盖方洲+郑晓薇+张亚楠

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200310441061)。

作者简介:王照钦,男,针灸推拿专业, E-mail:31880100@qq.com

通信作者:张亚楠,女,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专业,E-mail:zyn8326@163.com

【摘 要】 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对IBS大鼠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冰水灌胃法复制IBS模型,电针大鼠上巨虚穴,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及小肠推进率。结果:电针治疗结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之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上巨虚穴可以明显改善IBS大鼠的肠功能。

【关键词】 电针;上巨虚穴;肠易激综合征;肠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38-0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困扰着广大的患者[1]。针灸治疗IBS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电针上巨虚对IBS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成年Wistar大鼠,雄性,SPF级,购自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鲁)20080002。大鼠在室温22~25℃条件下适应性的饲养1周。

1.1.2 实验仪器和药品 HANS-100A型韩氏疼痛治疗仪(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0.30×15mm毫针(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9%生理盐水(天津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水合氯醛(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大鼠代谢笼和大鼠固定器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分组及造模 将3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用26~28℃的常温生理盐水2ml/只/d灌胃14d;模型组和电针组用0~4℃的生理盐水2ml/只/d灌胃14d[2]。三组大鼠除每天灌胃外均给予正常饮食,为消除生物节律的影响,实验均于上午8∶30开始。

1.2.2 取穴及针刺 大鼠上巨虚穴位于后肢足三里向下约5mm处;IBS造模成功以后,将电针组的大鼠捆绑在大鼠固定器上,取双侧的穴位,深度约5mm,直刺进针,穴位旁开5mm平刺。电针采用:频率2/100Hz的疏密波,强度为0.1~0.2mA,以针柄轻微颤动但大鼠不嘶叫为度。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7d。模型组捆绑在大鼠固定器上30min,不进行针刺治疗。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1.2.3 指标检测 ①体重检测:电针7d,治疗结束后,称量并比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的体重。②小肠推进率测定:参照Izbeki F等[3]的方法,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均给予1ml墨汁灌胃,然后用10%水合氯醛4ml/kg腹腔注射使大鼠麻醉,30min之后,打开腹腔,取出幽门至回盲部的肠道,置于托盘上,轻轻拉直,测量墨汁推进长度及小肠总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小肠推进率。小肠推进率(%)=墨汁推进长度/小肠的总长度×100%。

1.2.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电针治疗结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之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IB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由于IBS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对药物反应也存在各种程度的差别,所以目前没有一种对所有IBS病人均有效的药物。中药口服或灌肠、针灸、穴位注射等中医学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IBS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4]。

上巨虚位于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其主要治疗腹胀、腹痛、肠痛、痢疾、便秘等。作为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的重要穴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电针上巨虚有良好的调整胃肠脏腑功能的作用。郭长青等[5]针刺正常家兔上巨虚穴,发现胃肠蠕动增强。胡依平等[6]电针家兔上巨虚穴,观察其对中药番泻叶煎剂所造成的急性腹泻模型结肠电活动的影响,发现电针后升高的各项结肠参数明显下降,波形也趋于正常。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lmA大小的电流刺激强度,疏密波为2/100Hz交替,电针上巨虚穴,治疗IBS模型大鼠,结果证实电针上巨虚能明显提高IBS模型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提示采用电针上巨虚治疗IBS大鼠,可以调节其胃肠功能。

参考文献

[1]Azpiroz F,Bouin M,Camilleri M,et al.Mechanisms of hypersensitivity in IBS and functional disorders[J].Neuro gastroenterol Motil,2007,19( 1 Suppl):62.

[2]彭丽华,杨云生,孙刚,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新概念模型的建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12-116.

[3]Izbéki F,Wittman T,Rosztóczy A,et al.Immediate insulin treatment prevents gut motility alterations and loss of nitrergic neurons in the ileum and colon of rats with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80(2):192-198.

[4]罗莎,陈春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4):368-369.

[5]郭长青,张莉,马惠芳.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 [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52- 254,352.

[6]胡依平,陆美芬,翁泰来.针刺家兔实验性急性腹泻结肠电的影响的初步观察[J].广西中医药,1996,(2):50.

(收稿日期:2014.07.26)

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200310441061)。

作者简介:王照钦,男,针灸推拿专业, E-mail:31880100@qq.com

通信作者:张亚楠,女,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专业,E-mail:zyn8326@163.com

【摘 要】 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对IBS大鼠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冰水灌胃法复制IBS模型,电针大鼠上巨虚穴,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及小肠推进率。结果:电针治疗结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之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上巨虚穴可以明显改善IBS大鼠的肠功能。

【关键词】 电针;上巨虚穴;肠易激综合征;肠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38-0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困扰着广大的患者[1]。针灸治疗IBS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电针上巨虚对IBS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成年Wistar大鼠,雄性,SPF级,购自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鲁)20080002。大鼠在室温22~25℃条件下适应性的饲养1周。

1.1.2 实验仪器和药品 HANS-100A型韩氏疼痛治疗仪(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0.30×15mm毫针(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9%生理盐水(天津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水合氯醛(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大鼠代谢笼和大鼠固定器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分组及造模 将3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用26~28℃的常温生理盐水2ml/只/d灌胃14d;模型组和电针组用0~4℃的生理盐水2ml/只/d灌胃14d[2]。三组大鼠除每天灌胃外均给予正常饮食,为消除生物节律的影响,实验均于上午8∶30开始。

1.2.2 取穴及针刺 大鼠上巨虚穴位于后肢足三里向下约5mm处;IBS造模成功以后,将电针组的大鼠捆绑在大鼠固定器上,取双侧的穴位,深度约5mm,直刺进针,穴位旁开5mm平刺。电针采用:频率2/100Hz的疏密波,强度为0.1~0.2mA,以针柄轻微颤动但大鼠不嘶叫为度。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7d。模型组捆绑在大鼠固定器上30min,不进行针刺治疗。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1.2.3 指标检测 ①体重检测:电针7d,治疗结束后,称量并比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的体重。②小肠推进率测定:参照Izbeki F等[3]的方法,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均给予1ml墨汁灌胃,然后用10%水合氯醛4ml/kg腹腔注射使大鼠麻醉,30min之后,打开腹腔,取出幽门至回盲部的肠道,置于托盘上,轻轻拉直,测量墨汁推进长度及小肠总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小肠推进率。小肠推进率(%)=墨汁推进长度/小肠的总长度×100%。

1.2.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电针治疗结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之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IB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由于IBS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对药物反应也存在各种程度的差别,所以目前没有一种对所有IBS病人均有效的药物。中药口服或灌肠、针灸、穴位注射等中医学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IBS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4]。

上巨虚位于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其主要治疗腹胀、腹痛、肠痛、痢疾、便秘等。作为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的重要穴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电针上巨虚有良好的调整胃肠脏腑功能的作用。郭长青等[5]针刺正常家兔上巨虚穴,发现胃肠蠕动增强。胡依平等[6]电针家兔上巨虚穴,观察其对中药番泻叶煎剂所造成的急性腹泻模型结肠电活动的影响,发现电针后升高的各项结肠参数明显下降,波形也趋于正常。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lmA大小的电流刺激强度,疏密波为2/100Hz交替,电针上巨虚穴,治疗IBS模型大鼠,结果证实电针上巨虚能明显提高IBS模型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提示采用电针上巨虚治疗IBS大鼠,可以调节其胃肠功能。

参考文献

[1]Azpiroz F,Bouin M,Camilleri M,et al.Mechanisms of hypersensitivity in IBS and functional disorders[J].Neuro gastroenterol Motil,2007,19( 1 Suppl):62.

[2]彭丽华,杨云生,孙刚,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新概念模型的建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12-116.

[3]Izbéki F,Wittman T,Rosztóczy A,et al.Immediate insulin treatment prevents gut motility alterations and loss of nitrergic neurons in the ileum and colon of rats with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80(2):192-198.

[4]罗莎,陈春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4):368-369.

[5]郭长青,张莉,马惠芳.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 [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52- 254,352.

[6]胡依平,陆美芬,翁泰来.针刺家兔实验性急性腹泻结肠电的影响的初步观察[J].广西中医药,1996,(2):50.

(收稿日期:2014.07.26)

基金项目: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项目(200310441061)。

作者简介:王照钦,男,针灸推拿专业, E-mail:31880100@qq.com

通信作者:张亚楠,女,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专业,E-mail:zyn8326@163.com

【摘 要】 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对IBS大鼠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冰水灌胃法复制IBS模型,电针大鼠上巨虚穴,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及小肠推进率。结果:电针治疗结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之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上巨虚穴可以明显改善IBS大鼠的肠功能。

【关键词】 电针;上巨虚穴;肠易激综合征;肠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38-0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困扰着广大的患者[1]。针灸治疗IBS在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电针上巨虚对IBS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成年Wistar大鼠,雄性,SPF级,购自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鲁)20080002。大鼠在室温22~25℃条件下适应性的饲养1周。

1.1.2 实验仪器和药品 HANS-100A型韩氏疼痛治疗仪(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0.30×15mm毫针(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0.9%生理盐水(天津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水合氯醛(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大鼠代谢笼和大鼠固定器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 分组及造模 将3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用26~28℃的常温生理盐水2ml/只/d灌胃14d;模型组和电针组用0~4℃的生理盐水2ml/只/d灌胃14d[2]。三组大鼠除每天灌胃外均给予正常饮食,为消除生物节律的影响,实验均于上午8∶30开始。

1.2.2 取穴及针刺 大鼠上巨虚穴位于后肢足三里向下约5mm处;IBS造模成功以后,将电针组的大鼠捆绑在大鼠固定器上,取双侧的穴位,深度约5mm,直刺进针,穴位旁开5mm平刺。电针采用:频率2/100Hz的疏密波,强度为0.1~0.2mA,以针柄轻微颤动但大鼠不嘶叫为度。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连续7d。模型组捆绑在大鼠固定器上30min,不进行针刺治疗。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1.2.3 指标检测 ①体重检测:电针7d,治疗结束后,称量并比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的体重。②小肠推进率测定:参照Izbeki F等[3]的方法,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均给予1ml墨汁灌胃,然后用10%水合氯醛4ml/kg腹腔注射使大鼠麻醉,30min之后,打开腹腔,取出幽门至回盲部的肠道,置于托盘上,轻轻拉直,测量墨汁推进长度及小肠总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小肠推进率。小肠推进率(%)=墨汁推进长度/小肠的总长度×100%。

1.2.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电针治疗结束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之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IB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由于IBS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对药物反应也存在各种程度的差别,所以目前没有一种对所有IBS病人均有效的药物。中药口服或灌肠、针灸、穴位注射等中医学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IBS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4]。

上巨虚位于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其主要治疗腹胀、腹痛、肠痛、痢疾、便秘等。作为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的重要穴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电针上巨虚有良好的调整胃肠脏腑功能的作用。郭长青等[5]针刺正常家兔上巨虚穴,发现胃肠蠕动增强。胡依平等[6]电针家兔上巨虚穴,观察其对中药番泻叶煎剂所造成的急性腹泻模型结肠电活动的影响,发现电针后升高的各项结肠参数明显下降,波形也趋于正常。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lmA大小的电流刺激强度,疏密波为2/100Hz交替,电针上巨虚穴,治疗IBS模型大鼠,结果证实电针上巨虚能明显提高IBS模型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提示采用电针上巨虚治疗IBS大鼠,可以调节其胃肠功能。

参考文献

[1]Azpiroz F,Bouin M,Camilleri M,et al.Mechanisms of hypersensitivity in IBS and functional disorders[J].Neuro gastroenterol Motil,2007,19( 1 Suppl):62.

[2]彭丽华,杨云生,孙刚,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新概念模型的建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12-116.

[3]Izbéki F,Wittman T,Rosztóczy A,et al.Immediate insulin treatment prevents gut motility alterations and loss of nitrergic neurons in the ileum and colon of rats with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80(2):192-198.

[4]罗莎,陈春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4):368-369.

[5]郭长青,张莉,马惠芳.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 [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52- 254,352.

[6]胡依平,陆美芬,翁泰来.针刺家兔实验性急性腹泻结肠电的影响的初步观察[J].广西中医药,1996,(2):50.

(收稿日期:2014.07.26)

猜你喜欢
肠易激综合征电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4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米安色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1例体会
福尔电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