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52例临床观察

2014-10-27 05:41刘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宫颈糜烂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

刘芳

【摘 要】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糜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宫颈糜烂;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45-02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约占妇科门诊就诊人数的40%-50%[2]。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与分娩、流产、抵抗力下降、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阴道酸碱度的变化等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出血、白带增多、色黄粘稠等,常伴有盆腔疼痛、小腹坠胀症状。宫颈糜烂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针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手段较多,如西医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免疫疗法、外科手术等。但宫颈糜烂容易复发,预后较差,单一治疗方法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为探讨宫颈糜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04例,均为我院确诊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5.2岁;病程8~26个月,平均病程9.5个月;其中Ⅰ度宫颈糜烂29例, Ⅱ度宫颈糜烂15例,Ⅲ度宫颈糜烂8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7.5~25个月,平均病程8.9个月;其中Ⅰ度宫颈糜烂31例, Ⅱ度宫颈糜烂14例,Ⅲ度宫颈糜烂7例。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口服阿奇霉素,0.5g/次,1次/d,连服6d;同时给予保妇康栓塞阴道,2枚/次,每晚临睡前使用,连用15d。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①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以抗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内服药方组成为:茯苓、败酱草、金银花各20g,黄柏、白术、苦参、甘草各15g,鱼腥草、车前草各10g。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10d为1个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②外用中药:以蛇床子、黄柏,苦参等,水煎取汁冲洗阴道,1次/d,7d为1个疗程,停用3d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行房事,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禁止坐浴,保持外阴清洁和良好情绪。一个月后对其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判断[1] 痊愈:宫颈糜烂全部消失,宫颈颜色正常,表面光滑,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宫颈糜烂面积比治疗前缩小>50% 或宫颈糜烂面改善Ⅰ度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糜烂面积缩小至轻度以下,但宫口处可见红色肉芽组织;无效:自觉症状及糜烂情况与治疗前无区别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预后情况 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对照组有38例(73.1%)患者病情加重,转为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观察组7例(13.5%)患者复发,继续治疗后得以痊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糜烂危害较大,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如不及时治疗,部分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不典型增生,少数甚至发展成为宫颈癌。有些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十年,经药物长期治疗,大多数宫颈糜烂患者经输液服药治疗等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故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在中医理论中,宫颈糜烂属于“阴痒”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流产、性生活不卫生、分娩等子宫损伤后,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所致[3]。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内服中药,可起到扶助正气,清热利湿,消炎止痛之功效,方中茯苓渗湿利尿;败酱草清热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黄柏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金银花疏散风热,清解血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车前草主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苦参清热燥湿,利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从根本上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体质,排除邪毒,以达到治疗效果,且中草药治疗,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用外用中药可控制炎症的发展,有效避免细菌再度上行感染,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之处。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香玲,王伟.西瓜霜、纳米银治疗官颈糜烂微波术后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11(23):125-128.

[2]王敏,杨红梅.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5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8(13):117-119.

[3]刘艳华,李利平,蓝柳冰.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21(23):234-235.

(收稿日期:2014.08.02)

【摘 要】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糜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宫颈糜烂;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45-02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约占妇科门诊就诊人数的40%-50%[2]。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与分娩、流产、抵抗力下降、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阴道酸碱度的变化等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出血、白带增多、色黄粘稠等,常伴有盆腔疼痛、小腹坠胀症状。宫颈糜烂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针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手段较多,如西医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免疫疗法、外科手术等。但宫颈糜烂容易复发,预后较差,单一治疗方法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为探讨宫颈糜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04例,均为我院确诊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5.2岁;病程8~26个月,平均病程9.5个月;其中Ⅰ度宫颈糜烂29例, Ⅱ度宫颈糜烂15例,Ⅲ度宫颈糜烂8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7.5~25个月,平均病程8.9个月;其中Ⅰ度宫颈糜烂31例, Ⅱ度宫颈糜烂14例,Ⅲ度宫颈糜烂7例。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口服阿奇霉素,0.5g/次,1次/d,连服6d;同时给予保妇康栓塞阴道,2枚/次,每晚临睡前使用,连用15d。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①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以抗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内服药方组成为:茯苓、败酱草、金银花各20g,黄柏、白术、苦参、甘草各15g,鱼腥草、车前草各10g。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10d为1个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②外用中药:以蛇床子、黄柏,苦参等,水煎取汁冲洗阴道,1次/d,7d为1个疗程,停用3d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行房事,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禁止坐浴,保持外阴清洁和良好情绪。一个月后对其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判断[1] 痊愈:宫颈糜烂全部消失,宫颈颜色正常,表面光滑,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宫颈糜烂面积比治疗前缩小>50% 或宫颈糜烂面改善Ⅰ度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糜烂面积缩小至轻度以下,但宫口处可见红色肉芽组织;无效:自觉症状及糜烂情况与治疗前无区别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预后情况 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对照组有38例(73.1%)患者病情加重,转为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观察组7例(13.5%)患者复发,继续治疗后得以痊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糜烂危害较大,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如不及时治疗,部分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不典型增生,少数甚至发展成为宫颈癌。有些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十年,经药物长期治疗,大多数宫颈糜烂患者经输液服药治疗等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故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在中医理论中,宫颈糜烂属于“阴痒”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流产、性生活不卫生、分娩等子宫损伤后,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所致[3]。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内服中药,可起到扶助正气,清热利湿,消炎止痛之功效,方中茯苓渗湿利尿;败酱草清热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黄柏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金银花疏散风热,清解血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车前草主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苦参清热燥湿,利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从根本上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体质,排除邪毒,以达到治疗效果,且中草药治疗,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用外用中药可控制炎症的发展,有效避免细菌再度上行感染,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之处。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香玲,王伟.西瓜霜、纳米银治疗官颈糜烂微波术后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11(23):125-128.

[2]王敏,杨红梅.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5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8(13):117-119.

[3]刘艳华,李利平,蓝柳冰.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21(23):234-235.

(收稿日期:2014.08.02)

【摘 要】 目的: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糜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宫颈糜烂;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45-02

宫颈糜烂是育龄妇女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约占妇科门诊就诊人数的40%-50%[2]。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与分娩、流产、抵抗力下降、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阴道酸碱度的变化等有关。患者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出血、白带增多、色黄粘稠等,常伴有盆腔疼痛、小腹坠胀症状。宫颈糜烂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针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手段较多,如西医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免疫疗法、外科手术等。但宫颈糜烂容易复发,预后较差,单一治疗方法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为探讨宫颈糜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04例,均为我院确诊的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35.2岁;病程8~26个月,平均病程9.5个月;其中Ⅰ度宫颈糜烂29例, Ⅱ度宫颈糜烂15例,Ⅲ度宫颈糜烂8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7.5~25个月,平均病程8.9个月;其中Ⅰ度宫颈糜烂31例, Ⅱ度宫颈糜烂14例,Ⅲ度宫颈糜烂7例。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口服阿奇霉素,0.5g/次,1次/d,连服6d;同时给予保妇康栓塞阴道,2枚/次,每晚临睡前使用,连用15d。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①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以抗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内服药方组成为:茯苓、败酱草、金银花各20g,黄柏、白术、苦参、甘草各15g,鱼腥草、车前草各10g。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温服。10d为1个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②外用中药:以蛇床子、黄柏,苦参等,水煎取汁冲洗阴道,1次/d,7d为1个疗程,停用3d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行房事,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禁止坐浴,保持外阴清洁和良好情绪。一个月后对其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判断[1] 痊愈:宫颈糜烂全部消失,宫颈颜色正常,表面光滑,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宫颈糜烂面积比治疗前缩小>50% 或宫颈糜烂面改善Ⅰ度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糜烂面积缩小至轻度以下,但宫口处可见红色肉芽组织;无效:自觉症状及糜烂情况与治疗前无区别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预后情况 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对照组有38例(73.1%)患者病情加重,转为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观察组7例(13.5%)患者复发,继续治疗后得以痊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糜烂危害较大,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舒适度,还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如不及时治疗,部分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不典型增生,少数甚至发展成为宫颈癌。有些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十年,经药物长期治疗,大多数宫颈糜烂患者经输液服药治疗等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故应以预防为主,积极治疗。在中医理论中,宫颈糜烂属于“阴痒”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流产、性生活不卫生、分娩等子宫损伤后,导致病原微生物入侵所致[3]。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内服中药,可起到扶助正气,清热利湿,消炎止痛之功效,方中茯苓渗湿利尿;败酱草清热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黄柏性味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金银花疏散风热,清解血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车前草主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苦参清热燥湿,利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从根本上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体质,排除邪毒,以达到治疗效果,且中草药治疗,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用外用中药可控制炎症的发展,有效避免细菌再度上行感染,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之处。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香玲,王伟.西瓜霜、纳米银治疗官颈糜烂微波术后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11(23):125-128.

[2]王敏,杨红梅.保妇康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5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8(13):117-119.

[3]刘艳华,李利平,蓝柳冰.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21(23):234-235.

(收稿日期:2014.08.02)

猜你喜欢
宫颈糜烂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
宫颈糜烂的临床护理对策初探
86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