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4-10-27 05:47吴先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临床应用糖尿病

作者简介:吴先玉(1967-),女,湖北恩施人,大专,主管技师。

【摘 要】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但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结论: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为糖尿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生化检验;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5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步升高,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各类疾病的第三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生化指标改变密切相关,评定患者生化指标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为此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辅助诊断,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79例,年龄范围27~82岁,平均年龄(57.9±18.4)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3.2±2.9)年。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将这些经确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常规体检为健康的200例成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9例,女81例;年龄在19~82岁之间,平均年龄(55.7±19.7)岁。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生化检验方法

1.2.1 空腹血糖检测 所有人员在接受空腹血糖(GLU)检查前的12h之内严禁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于检测日清晨7点左右抽取静脉血液样本2ml,用于空腹血糖的检测。本实验每人均进行3次检测,以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作为诊断标准对所有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2.2 血脂检验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需禁食禁水12h,在次日早晨进行静脉采血,通过一定的处理后,检测受试人员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

1.2.3 糖耐受试验 在糖耐受试验前3天,受试者保证正常饮食,如受试者进食较少则需每日摄入150~300g碳水化合物。试验前1天开始禁食,并停止用药,当天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约2ml,并测定葡萄糖浓度,即为空腹血糖。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要求受检者在5min内喝完,并分别在喝完糖水后30min、1h、2h和3h抽取2ml静脉血进行检测。在整个受检过程中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并禁烟禁食。通常受检者在喝完糖水后30min~1h内血糖水平会迅速升高,约2h后降至正常水平,若无法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呈阳性,则判定为糖耐受能力降低。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检验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但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糖耐受实验 两组人员进行糖耐受实验检测,发现200例患者2h糖耐受实验检测结果均值为(12.3±5.2)mmol/L,均超过参考值范围,所占比例为100.0%,说明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导致患者血液中血糖浓度异常升高的常见慢性疾病[4]。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进而出现尿糖症状,同时引起患者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损害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使其发生功能障碍甚至衰竭[5]。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将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急性并发症导致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或血管、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6]。

诊断糖尿病的检验方法很多,本研究中主要通过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指标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参考,研究结果也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而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生化检查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莲芬.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2013,12(6):117.

[2] 李慧萍,安玉英,沙拉买提.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30-1731.

[3] 常尘成.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修订内容解读[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5):294-301.

[4] 李巧清,陈艳芝,张思荣.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8(12):115.

[5] 卢久世.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分析[J].北方医学,2012,9(9):30-31.

[6] 王勇,李玉臣.糖尿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18(6):321.

(收稿日期:2014.07.15)

作者简介:吴先玉(1967-),女,湖北恩施人,大专,主管技师。

【摘 要】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但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结论: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为糖尿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生化检验;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5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步升高,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各类疾病的第三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生化指标改变密切相关,评定患者生化指标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为此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辅助诊断,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79例,年龄范围27~82岁,平均年龄(57.9±18.4)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3.2±2.9)年。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将这些经确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常规体检为健康的200例成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9例,女81例;年龄在19~82岁之间,平均年龄(55.7±19.7)岁。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生化检验方法

1.2.1 空腹血糖检测 所有人员在接受空腹血糖(GLU)检查前的12h之内严禁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于检测日清晨7点左右抽取静脉血液样本2ml,用于空腹血糖的检测。本实验每人均进行3次检测,以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作为诊断标准对所有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2.2 血脂检验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需禁食禁水12h,在次日早晨进行静脉采血,通过一定的处理后,检测受试人员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

1.2.3 糖耐受试验 在糖耐受试验前3天,受试者保证正常饮食,如受试者进食较少则需每日摄入150~300g碳水化合物。试验前1天开始禁食,并停止用药,当天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约2ml,并测定葡萄糖浓度,即为空腹血糖。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要求受检者在5min内喝完,并分别在喝完糖水后30min、1h、2h和3h抽取2ml静脉血进行检测。在整个受检过程中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并禁烟禁食。通常受检者在喝完糖水后30min~1h内血糖水平会迅速升高,约2h后降至正常水平,若无法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呈阳性,则判定为糖耐受能力降低。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检验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但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糖耐受实验 两组人员进行糖耐受实验检测,发现200例患者2h糖耐受实验检测结果均值为(12.3±5.2)mmol/L,均超过参考值范围,所占比例为100.0%,说明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导致患者血液中血糖浓度异常升高的常见慢性疾病[4]。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进而出现尿糖症状,同时引起患者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损害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使其发生功能障碍甚至衰竭[5]。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将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急性并发症导致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或血管、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6]。

诊断糖尿病的检验方法很多,本研究中主要通过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指标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参考,研究结果也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而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生化检查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莲芬.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2013,12(6):117.

[2] 李慧萍,安玉英,沙拉买提.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30-1731.

[3] 常尘成.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修订内容解读[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5):294-301.

[4] 李巧清,陈艳芝,张思荣.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8(12):115.

[5] 卢久世.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分析[J].北方医学,2012,9(9):30-31.

[6] 王勇,李玉臣.糖尿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18(6):321.

(收稿日期:2014.07.15)

作者简介:吴先玉(1967-),女,湖北恩施人,大专,主管技师。

【摘 要】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分析生化检验结果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但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结论: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为糖尿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生化检验;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50-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步升高,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各类疾病的第三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生化指标改变密切相关,评定患者生化指标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为此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辅助诊断,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21例,女性患者79例,年龄范围27~82岁,平均年龄(57.9±18.4)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3.2±2.9)年。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将这些经确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常规体检为健康的200例成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9例,女81例;年龄在19~82岁之间,平均年龄(55.7±19.7)岁。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生化检验方法

1.2.1 空腹血糖检测 所有人员在接受空腹血糖(GLU)检查前的12h之内严禁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于检测日清晨7点左右抽取静脉血液样本2ml,用于空腹血糖的检测。本实验每人均进行3次检测,以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作为诊断标准对所有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2.2 血脂检验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需禁食禁水12h,在次日早晨进行静脉采血,通过一定的处理后,检测受试人员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

1.2.3 糖耐受试验 在糖耐受试验前3天,受试者保证正常饮食,如受试者进食较少则需每日摄入150~300g碳水化合物。试验前1天开始禁食,并停止用药,当天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约2ml,并测定葡萄糖浓度,即为空腹血糖。将75g无水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要求受检者在5min内喝完,并分别在喝完糖水后30min、1h、2h和3h抽取2ml静脉血进行检测。在整个受检过程中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并禁烟禁食。通常受检者在喝完糖水后30min~1h内血糖水平会迅速升高,约2h后降至正常水平,若无法降至正常水平,且尿糖呈阳性,则判定为糖耐受能力降低。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各项生化指标对比 检验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但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糖耐受实验 两组人员进行糖耐受实验检测,发现200例患者2h糖耐受实验检测结果均值为(12.3±5.2)mmol/L,均超过参考值范围,所占比例为100.0%,说明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作用障碍或分泌缺陷导致患者血液中血糖浓度异常升高的常见慢性疾病[4]。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进而出现尿糖症状,同时引起患者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损害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使其发生功能障碍甚至衰竭[5]。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多饮、多食以及消瘦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将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急性并发症导致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或血管、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6]。

诊断糖尿病的检验方法很多,本研究中主要通过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指标为糖尿病诊断提供参考,研究结果也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GLU 、TC、TG、LDL-C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而健康人群血液中的HDL-C水平要高于患病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患者的糖耐受能力明显降低。生化检查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空腹血糖检测、血脂检验和糖耐受试验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诊断过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莲芬.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2013,12(6):117.

[2] 李慧萍,安玉英,沙拉买提.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30-1731.

[3] 常尘成.2010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标准》修订内容解读[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5):294-301.

[4] 李巧清,陈艳芝,张思荣.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8(12):115.

[5] 卢久世.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分析[J].北方医学,2012,9(9):30-31.

[6] 王勇,李玉臣.糖尿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18(6):321.

(收稿日期:2014.07.15)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临床应用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