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45例临床观察

2014-10-27 05:58于嘉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依达拉奉疗效观察

于嘉琦

【摘 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缓解脑部症状,保护受损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亚低温;依达拉奉;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0-01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类型之一,主要因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主干完全卒中导致,具有起病急骤,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及预后不佳等特点[1]。如何有效保护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次研究选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2],且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3d。入选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60.72±7.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试验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60.72±7.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及降低颅内压等;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即亚低温治疗采用水循环式冰帽罩于头部,控制温度4~10℃,连续应用1~2d;;依达拉奉2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8~10d。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欧洲卒中(E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②采用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6年)[3]拟定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90%;②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75%~90%;③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60%~74%;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分析软件分别采用Epidata 3.02和SPSS 13.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已有研究显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常合并体温升高,而高温不利于脑部血液灌注,可诱发梗死面积扩大[4]。近年来轻度低温治疗以被证实可促进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恢复,32~34℃是保护梗死脑组织最佳温度[5]。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机制包括:①控制神经细胞代谢速率,降低局部耗氧量;②协调蛋白质代谢平衡,增强蛋白质合成能力;③降低脑组织能量代谢水平,清除脑组织内堆积过量乳酸;④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并拮抗局部炎症反应水平。而依达拉奉则属于高效脑神经保护剂之一,主要通过有效清除脑部损伤组织自由基,保护脑部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并缩小已形成缺血半暗带面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6-7]。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方面具有优势;而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DL改良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证实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缓解脑部症状,保护受损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锦根,张旭.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7):588.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4]严颜.自由基清除剂结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31-33.

[5]徐彦立,王景超,张思森.亚低温对脑梗死IL-6和sICAM-I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15-18.

[6]朱晓莺,邱有波,杨拯.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932-939.

[7]李华.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3784-3785.

(收稿日期:2014.07.11)

【摘 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缓解脑部症状,保护受损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亚低温;依达拉奉;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0-01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类型之一,主要因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主干完全卒中导致,具有起病急骤,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及预后不佳等特点[1]。如何有效保护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次研究选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2],且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3d。入选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60.72±7.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试验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60.72±7.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及降低颅内压等;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即亚低温治疗采用水循环式冰帽罩于头部,控制温度4~10℃,连续应用1~2d;;依达拉奉2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8~10d。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欧洲卒中(E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②采用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6年)[3]拟定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90%;②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75%~90%;③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60%~74%;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分析软件分别采用Epidata 3.02和SPSS 13.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已有研究显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常合并体温升高,而高温不利于脑部血液灌注,可诱发梗死面积扩大[4]。近年来轻度低温治疗以被证实可促进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恢复,32~34℃是保护梗死脑组织最佳温度[5]。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机制包括:①控制神经细胞代谢速率,降低局部耗氧量;②协调蛋白质代谢平衡,增强蛋白质合成能力;③降低脑组织能量代谢水平,清除脑组织内堆积过量乳酸;④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并拮抗局部炎症反应水平。而依达拉奉则属于高效脑神经保护剂之一,主要通过有效清除脑部损伤组织自由基,保护脑部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并缩小已形成缺血半暗带面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6-7]。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方面具有优势;而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DL改良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证实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缓解脑部症状,保护受损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锦根,张旭.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7):588.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4]严颜.自由基清除剂结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31-33.

[5]徐彦立,王景超,张思森.亚低温对脑梗死IL-6和sICAM-I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15-18.

[6]朱晓莺,邱有波,杨拯.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932-939.

[7]李华.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3784-3785.

(收稿日期:2014.07.11)

【摘 要】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缓解脑部症状,保护受损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亚低温;依达拉奉;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0-01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类型之一,主要因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主干完全卒中导致,具有起病急骤,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及预后不佳等特点[1]。如何有效保护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次研究选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支持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诊断标准[2],且发病至入院时间小于3d。入选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60.72±7.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试验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60.72±7.4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及降低颅内压等;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即亚低温治疗采用水循环式冰帽罩于头部,控制温度4~10℃,连续应用1~2d;;依达拉奉2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为8~10d。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欧洲卒中(E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②采用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6年)[3]拟定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90%;②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75%~90%;③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60%~74%;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分析软件分别采用Epidata 3.02和SPSS 13.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已有研究显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常合并体温升高,而高温不利于脑部血液灌注,可诱发梗死面积扩大[4]。近年来轻度低温治疗以被证实可促进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恢复,32~34℃是保护梗死脑组织最佳温度[5]。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机制包括:①控制神经细胞代谢速率,降低局部耗氧量;②协调蛋白质代谢平衡,增强蛋白质合成能力;③降低脑组织能量代谢水平,清除脑组织内堆积过量乳酸;④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并拮抗局部炎症反应水平。而依达拉奉则属于高效脑神经保护剂之一,主要通过有效清除脑部损伤组织自由基,保护脑部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并缩小已形成缺血半暗带面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6-7]。

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E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在缓解临床症状,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方面具有优势;而试验组患者治疗后ADL改良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证实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缓解脑部症状,保护受损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邵锦根,张旭.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7):588.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4]严颜.自由基清除剂结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31-33.

[5]徐彦立,王景超,张思森.亚低温对脑梗死IL-6和sICAM-I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3):15-18.

[6]朱晓莺,邱有波,杨拯.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932-939.

[7]李华.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3784-3785.

(收稿日期:2014.07.11)

猜你喜欢
依达拉奉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