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34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10-27 06:01高荣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阳上亢阴虚高血压病

高荣新

【摘 要】 目的: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68例,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每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清眩降压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2-01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其属于较为危险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55.53±1.52)岁;患者病程为0.6~6年,平均病程(3.02±0.51)年;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4.67±1.63)岁;患者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3.03±0.41)年。对两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1]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相关内容拟定标准进行诊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和舌红苔黄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2026198)治疗,10mg/次。

1.3.2 治疗组 患者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清眩降压汤,1剂/天。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天麻30g,苦丁茶30g,钩藤30g(后下),川牛膝10g,黄芩10g,生杜仲10g,生地30g,夜交藤30g,桑叶15g,菊花15g。

1.4 疗效判定[2]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是出现加重现象,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现象,舒张压下降10~20mmHg;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20mmHg左右;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高血压疾病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患者体质的阴阳偏盛或是偏衰、脏腑亏损和、禀赋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主要因患者阴阳失衡,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及耳鸣等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医应采用降肝火、潜肝阳及降血压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清眩降压汤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良好作用,该药剂中的天麻有镇痛及降压作用;苦丁茶有降压及利尿强心等作用;钩藤有镇静和降压作用;川牛膝有破血行瘀等作用;生杜仲有补益肝肾和强筋壮骨等作用;夜交藤有安神、通络和祛风等作用,诸成分合用具有较好的平肝阳和降血压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综上所述,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01):1-3.

[2]马绍波.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25(07):68-70.

[3]褚剑锋.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4(03):75-76.

(收稿日期:2014.07.01)

【摘 要】 目的: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68例,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每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清眩降压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2-01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其属于较为危险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55.53±1.52)岁;患者病程为0.6~6年,平均病程(3.02±0.51)年;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4.67±1.63)岁;患者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3.03±0.41)年。对两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1]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相关内容拟定标准进行诊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和舌红苔黄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2026198)治疗,10mg/次。

1.3.2 治疗组 患者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清眩降压汤,1剂/天。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天麻30g,苦丁茶30g,钩藤30g(后下),川牛膝10g,黄芩10g,生杜仲10g,生地30g,夜交藤30g,桑叶15g,菊花15g。

1.4 疗效判定[2]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是出现加重现象,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现象,舒张压下降10~20mmHg;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20mmHg左右;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高血压疾病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患者体质的阴阳偏盛或是偏衰、脏腑亏损和、禀赋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主要因患者阴阳失衡,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及耳鸣等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医应采用降肝火、潜肝阳及降血压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清眩降压汤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良好作用,该药剂中的天麻有镇痛及降压作用;苦丁茶有降压及利尿强心等作用;钩藤有镇静和降压作用;川牛膝有破血行瘀等作用;生杜仲有补益肝肾和强筋壮骨等作用;夜交藤有安神、通络和祛风等作用,诸成分合用具有较好的平肝阳和降血压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综上所述,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01):1-3.

[2]马绍波.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25(07):68-70.

[3]褚剑锋.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4(03):75-76.

(收稿日期:2014.07.01)

【摘 要】 目的: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68例,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每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清眩降压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062-01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高血压病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且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其属于较为危险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采用清眩降压汤治疗的临床价值,特从我院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1~70岁,平均年龄(55.53±1.52)岁;患者病程为0.6~6年,平均病程(3.02±0.51)年;对照组34例,男22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4.67±1.63)岁;患者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3.03±0.41)年。对两组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1]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诊断学教材相关内容拟定标准进行诊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和舌红苔黄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H32026198)治疗,10mg/次。

1.3.2 治疗组 患者采用清眩降压汤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2次清眩降压汤,1剂/天。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天麻30g,苦丁茶30g,钩藤30g(后下),川牛膝10g,黄芩10g,生杜仲10g,生地30g,夜交藤30g,桑叶15g,菊花15g。

1.4 疗效判定[2] 无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是出现加重现象,舒张压下降<10mmHg,且没有达到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出现减轻现象,舒张压下降10~20mmHg;显效:患者实施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舒张压下降20mmHg左右;痊愈: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恢复正常范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痊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高血压疾病中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患者体质的阴阳偏盛或是偏衰、脏腑亏损和、禀赋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主要因患者阴阳失衡,导致肝阳上亢,出现眩晕、头痛及耳鸣等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中医应采用降肝火、潜肝阳及降血压等治疗原则进行治疗。清眩降压汤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良好作用,该药剂中的天麻有镇痛及降压作用;苦丁茶有降压及利尿强心等作用;钩藤有镇静和降压作用;川牛膝有破血行瘀等作用;生杜仲有补益肝肾和强筋壮骨等作用;夜交藤有安神、通络和祛风等作用,诸成分合用具有较好的平肝阳和降血压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综上所述,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军.徐凤芹.清眩降压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01):1-3.

[2]马绍波.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25(07):68-70.

[3]褚剑锋.清眩降压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验案[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24(03):75-76.

(收稿日期:2014.07.01)

猜你喜欢
阳上亢阴虚高血压病
附子联合MPTP诱导肝阳上亢型PD小鼠亚急性模型与慢性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