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迷”嘉年华

2014-10-27 00:00周玉池
中国民商 2014年10期
关键词:红学家白旗曹雪芹

周玉池

香山如黛,碧树成荫。经香泉环岛,沿起伏迂回的山路西行。远远地,袅袅丝竹之声从翠柳苍柏间飘荡而来,位于正白旗39号黄叶村的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就在前头。

一曲《说梦阮》,发思古之幽情;一部《红楼梦》,引八方宾客来聚。2014年9月27日15时,由北京曹雪芹学会、海淀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以“红迷嘉年华”为主题的“第五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曹雪芹纪念馆建馆3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正式拉开帷幕。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希凡等知名红学家参加了相关活动。

1984年4月22日,在胡德平会长的倡议之下,由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北京曹雪芹学会前身)与市园林局、北京植物园共同筹建的国内第一座曹雪芹纪念馆在正白旗39号院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

叶飞、张爱萍、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委员长、陈再道、田纪云、王昆仑、肖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吴世昌、周汝昌、端木蕻良、李希凡、胡文彬等红学界专家;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爱新觉罗·溥杰、冯牧、舒同、启功等文化名流及北京市领导赵鹏飞、张百发、刘导生、廖沫沙、陆禹、贾春旺均出席盛会。

此后三十年,纪念馆又经历了1983、1989、1996、2001和2008年五次修缮改陈,并从开放第一排展室到形成曹公当年著书环境的黄叶村,从一个文化景点发展为正式注册的博物馆。三十年来,曹雪芹纪念馆接待了来自海内外800余万参观者,已经成为人们缅怀曹雪芹,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回忆北京曹雪芹纪念馆建馆的历史,原中国曹雪芹学会副会长、当年曹雪芹纪念馆典礼的主持人、明清史地研究专家张宝章使用最多的词是“感谢”。

《中国民商》记者了解到,2013、2014、2015这三年是曹雪芹研究重要的时间节点,2013年是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2014年是曹雪芹纪念馆对外开放30周年,而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

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透露,有关方面即将启动三大项目:一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曹雪芹学会计划成立“曹雪芹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中心旨在推动曹雪芹美学思想研究及《红楼梦》文化艺术的产业化。第二,启动编制发布“全民阅读《红楼梦》调查报告。目前,北京曹雪芹学会计划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共同开展调查,作为了解中国国民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状况的一个指标,调查全国《红楼梦》读者总体状况及分布;第三,发起全球寻找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活动。胡德平介绍,自1973年吴恩裕先生发表《曹雪芹的佚著和传记材料的发现》一文后,40多年过去了,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废艺斋集稿》存于世间、流落海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北京曹雪芹学会将与多个海外机构联合,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曹雪芹在《红楼梦》之外的这部工艺美术巨制。

海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名杰表示,我们想抓住这三年的节点,争取把曹雪芹西山故里打造成像莎士比亚故居一样,成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圣地,希望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像爱丁堡艺术节一样能够市场化运作、更多人参与的一个活动平台。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先生则希望,正白旗39号院能成为红学家的家,曹雪芹研究的家。“30年中间,有很多次的学术讨论在这里,很多次的展览在这里。我相信,在祖国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我们曹雪芹的精神,一定会传遍世界。我们的曹雪芹一点不比莎士比亚差,祝贺纪念馆更有发展。”

记者注意到,本次艺术节期间,“正白旗39号曹雪芹故居”开放了三大展厅和一项主题展览。其中,三大展厅分别以曹雪芹的家世渊源、一生生平、家族变故后移居京西为主题,内有详尽的曹氏家族的出身和居住在西山的往事;而专题展厅则以《红楼梦》中的精雅生活为主题,将书里有关的“琴、棋、书、画、诗、酒”等雅事全部情景再现。而在探寻曹雪芹小道之时,组委会更特意设计了“古井、古槐、卧佛寺、石上松”等诸多景物。

与此同时,10月1日至3日举办的“红迷嘉年华”大型系列文化体验活动是本届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在纪念馆周边,主办方设置了有茶道、香道、花道、古琴、曹氏风筝绘画体验等体验活动。此外,红楼梦3D画展、红迷考级、“畅说曹雪芹”、“红楼梦综艺秀”等文活动也精彩纷呈。为筹备本次纪念活动,北京曹雪芹纪念馆还专门拍摄了《风雨三十年》的纪念短片。此外,纪念活动组委会还特别设计了建馆元老共留手模并合影留念的环节。

不同往年的是,今年艺术节不会落幕,将于11月起陆续启动“曹红文化全国高校行”、“曹红文化之旅”、曹红文化国际交流”等范围更广、参与人数更多的活动,目标是探寻中国的曹雪芹文化遗迹、促进交流互动以及推动曹雪芹与世界文豪的对话,为2015年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资料链接:

“正白旗39号”

一部千古名著《红楼梦》留下无尽的谜团,而曹雪芹本人则更是谜中之谜。四十多年前,在香山发现的“正白旗39号”旗下老屋的题壁诗,当时便在红学界乃至整个华人圈引发了一场“地震”。

1971年4月4日,刚从北京二十七中退休的舒成勋回到香山正白旗39号的老宅居住。舒成勋祖上是正白旗舒穆鲁氏,他家已经在这里世代居住了二百多年。此时,这所老宅已千疮百孔,连北房西头单间的檩条都断裂了。闲来无事,舒成勋决定好好拾掇拾掇这所老房子。这一收拾就发现了,令整个红学界为之震动的题壁诗。而其中墙面正中央的菱形对联最为引人注目:“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横批:“真不错。”正是这副对联把题壁诗与曹雪芹联系在了一起。

事实上,曹雪芹在西山写《红楼梦》的传说,一直在世居西山的旗人中间流传。只是直到196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些传说才被学术界和公众知晓。1963年3月,中国新闻社记者黄波拉到卧佛寺附近的龙王堂看望同乡好友的过程中偶然得知了传奇老人张永海的消息。不久,黄波拉找到了著名红学家吴恩裕,希望吴先生能到香山访问一下张永海。为了方便记录,吴恩裕邀请吴世昌、周汝昌、陈迩冬等学者一同前往。endprint

当年张永海整60岁,是蒙古旗人,清末从八旗高等小学毕业。他家从清初就世代居住在香山门头村正黄旗军营中。张永海的父亲张霙泉少时喜欢编唱莲花落,能唱整本的《红楼梦》。从小张永海就从父亲那里听过许多关于曹雪芹的故事。

据张永海老人口述,乾隆十六年前后曹雪芹离开宗学,住进香山正白旗专心写《红楼梦》。他住的地点在四王府的西边,地藏沟口左边靠近河的地方。那儿今天还有一棵二百多年的大槐树。因为曹雪芹是内务府旗人,所以他拿每月4两银子、每季一担米的俸禄。那时,有一个叫鄂比的旗人与曹雪芹关系很好。鄂比能背着讲出全部《红楼梦》的故事。有一次,曹雪芹到亲戚家借钱,人家不借给他。鄂比就送给曹雪芹一副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乾隆二十年春天下雨,曹雪芹住的房子塌了。因为曹家是被抄家的人,所以房子塌了也没人帮他收拾。鄂比帮曹雪芹在镶黄旗营北上坡碉楼下找了两间东房住下。

张永海的传说涉及内容极广,几乎包括了曹雪芹回到北京直至逝世的全部生活。吴恩裕等人做完采访后,张永海之子张家鼎把父亲说的传说,写成了一篇小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直到这时,在西山旗人中流传了二百多年的曹雪芹传说,才被公众知晓。

值得注意的是,张永海讲的传说中提到鄂比送给曹雪芹的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与舒成勋家墙上发现的对联有三字之差。而且从对联的对仗而言,舒家墙上的对联还显得更为工整。传说和实物起到了互相佐证的作用。

1973年,在吴恩裕的支持下,孔祥泽在《文物》杂志上发表发现《废艺斋集稿》的论文。后经多位红学家考证,《废艺斋集稿》是曹雪芹除《红楼梦》之外,唯一的佚著。

根据题壁诗、《废艺斋集稿》书箱以及张永海老人的传说以及其他多项材料,胡德平等多位红学家提出正白旗39号即是曹雪芹故居的“故居说”。1984年舒成勋口述、胡德平整理的《曹雪芹在西山》一书正式发表,引起了不小的反响。2011年,胡德平登上央视《百家讲坛》,重讲《曹雪芹在西山》又对“故居说”做了更细致的论证。

但是由于存世的材料十分有限,本着红学研究严谨认真之精神,最终定名为“曹雪芹纪念馆”。虽然部分红学家对“故居说”存疑,但是为曹雪芹建一座纪念馆,大家都举双手支持。所以,1984年纪念馆的开馆典礼,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红学家。

然而时至今日,“故居”还是“纪念馆”,依然是红学界争论不休的一项大问题。但不管怎样,三十年来,借由黄叶村的题壁诗,人们对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的追思和悼念,始终连绵不绝,从未中断。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学家白旗曹雪芹
《大观园图》、咏林黛玉俳句与《甘州曲·忆潇湘妃子》——日本红学家伊藤漱平致曾保泉信札及贺卡释读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我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作曲
文怀沙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为什么用白旗作为投降的标志?
投降为什么打白旗
投降为什么打白旗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