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也运动

2014-10-31 21:36刘溪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4年34期
关键词:蹴鞠秋千跳绳

刘溪

如果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体育舞台上,男子演主角,演绎着一幕幕阳刚大戏;女子唱配角,附和出一曲曲阴柔小唱。主、配角一唱一和,完成了中国古代体育的精彩表演。总体来看,在男权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女子所参与的运动项目以灵巧性为主要特征,以趣味性见长,下面介绍几种传承久远、参与者众多的古代女子体育项目。

蹴鞠

蹴鞠(cù jū)又称“蹹鞠”“蹴球”“蹴圆”。有说蹴鞠为黄帝所创,有称与兵事有关。从“鞠”的早期形态上看,我们猜想,蹴鞠的起源应该与原始民族的狩猎生活有关:“鞠即毬字,今蹴鞠曰戏毬。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中嘘气闭而蹴之。”早期的“鞠”是结毛而成,后用毛填充皮囊,再后才出现充气的皮球。

蹴鞠很早就流行于民间。在《战国策·齐策》中,纵横家苏秦看到了齐国都城临淄的富庶与民众的闲适,提到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鞠”。其中“蹹鞠”就是蹴鞠。此后,蹴鞠传承了下来:在军队,是“陈力之事”;在民间,则“穷巷蹹鞠”。

女子蹴鞠早见于汉代画像石中,至隋唐时,成为一时之风尚,后宫女子蹴鞠,“寒食内人长白打(不设球门的蹴鞠)”;民间女子也蹴鞠。到了宋代,甚至有了女子蹴鞠队: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明代女子蹴鞠高手彭云秀精通16种踢法,可以全身触球而球不坠地。

蹴鞠男女皆习,女子蹴鞠别见风致。清代文人李渔在《美人千态诗》中更是写尽了蹴鞠女子的妩媚之态:“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曳起露金莲。几回踢罢娇无语,恨煞长安美少年。”

荡秋千

有关秋千的起源,一说是北方匈奴人的创造,春秋时传入中原;一说是汉武帝时的后宫之戏:“汉武帝后庭绳戏,本云千秋,祝寿词也。词讹转为秋千,后人讹为秋千。”隋唐之后,此戏风行民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类型多样,有荡秋千、纺车秋千、磨秋千、磨担秋千等。流传最广的则是荡秋千:植木为架,上系两绳,下拴横板,人立于板上,作前后摆动。

秋千为古代女子所钟爱。汉时,“乃以彩绳悬树立架,谓之秋千”。唐代时盛行于后宫:“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南方称其为“施钩”:“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楚俗亦谓之‘施钩。”古人认为女子荡秋千既可“摆疥”(除疾),也可“释闺怨”。

古人咏女子荡秋千的作品不少,有赋、有诗也有词。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其上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把少女荡过秋千后的神态传神地勾勒出来。

跳绳

跳绳,唐朝时称“透索”,宋元时称“跳索”或“跳白(百)索”,清代称“绳飞”,跳绳是民国以后的叫法。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成,以朱索连以桃印文施门户。故汉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也就是说,后世的“百索”是由“止恶气”的朱索演化而来的。

跳绳是儿童特别是女孩子喜爱的运动。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民风》中介绍了北京地方儿童跳绳的情景:“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清人彭蕴章在《松风阁诗抄》中对此也有生动描绘:“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

(选自《百科知识》2013年第12期,有删改)

猜你喜欢
蹴鞠秋千跳绳
蹴鞠
为什么秋千能越荡越高
迷你秋千
荡起秋千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足球有一段渊源,叫蹴鞠
蹴鞠趣“史”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