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拒改《康熙大帝》

2014-10-31 22:40赵莉
做人与处世 2014年20期
关键词:二月河雍正皇帝大帝

赵莉

1984年,二月河开始着手撰写《康熙大帝》,1986年第一卷《夺宫》完稿。该书着重描写了康熙8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情节飞湍流瀑,既惊心动魄,又妙曼宜人。当他将书稿寄到一家出版社后,责任编辑在对书稿连连叫好的同时,也提出必须对其中许多情节进行修改,要求他,应把康熙的阴险、毒辣、虚伪、残忍描写得再充足一些,因为这些都是地主阶级的阶级属性。虽然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创作环境也日渐宽松,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束缚依然存在,那个责任编辑同样如此,思维依然被“阶级斗争”的模式所禁锢。二月河断然拒绝了编辑的修改意见,写信回复说:“请别忘了,这是一部历史小说,而历史小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如果你的理念还停留在‘文革’的模式里,那我只能说声‘对不起’了,我宁可书稿不出版,也要坚持我的观点。如果按照你的意见修改了,即便书出版了,它的生命力也会在瞬间戛然而止!”

在二月河的坚持下,责任编辑最终尊重了他的意见,《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出版后,读者好评如潮。此后,二月河又陆续完成了《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直至今日,“落霞三部曲”不仅依然受到读者的喜爱,也被推荐为反腐倡廉的必读书目。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二月河雍正皇帝大帝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二月河自修止谤
二月河和马克·吐温的“投资”哲学
坚持努力的二月河
论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恼人的人数问题
Cuando la sangre china llama
论《红楼梦》对二月河小说创作的影响
腓特烈大帝与洛伊滕之战
腓特烈大帝的两次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