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析

2014-11-03 15:16张琳琳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意图立体平面

张琳琳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一、阅读是一种享受

从事高中英语教学者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英语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的文章大多是短小精悍,或语言质朴优美,感人至深,或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或与时俱进又颇具教育意义的精美文章。身为教师的笔者也常常与之产生共鸣,洗涤心灵。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章,深刻挖掘主题,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快乐的享受阅读的过程,收获心灵的启迪,让阅读成为开启他们智慧之门的钥匙,真正走进这扇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要善于启发和引导,根据文章不同题材和不同主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组织学生会读,,营造阅读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分享阅读体验,乐享阅读之趣。

二、阅读是一种习惯

教师通过一段长期的教学实践上的探索与努力,引导学生们能够真正读懂文章,并从中体验到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智慧,从中受益的时候,自主阅读将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如鱼得水,遨游在阅读的海洋。此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为学生创造更多分享体验与自由表达的平台,让学生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一系列的共鸣,让阅读成为他们终生的爱好和习惯,让学生真正被英语这种语言的魅力所征服,陶冶他们的情操。应牢记的一点是,英语教师从事的不仅仅是英语教学,更是英语教育,教学是短期的,而教育是终身的。

三、阅读是一种技能

当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一种习惯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的指导,这犹如增添学生一双有力的翅膀,让他们不仅能够乘风破浪遨游在阅读海洋,而且能够自由翱翔在浩瀚的知识宇宙,驾驭他们的未来。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多年的奋斗目标。接下来,笔者将自己多年来从事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教学体会,从多个角度来探究一下阅读篇章结构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四、语篇教学的理念及方法

任何一篇阅读理解文章都应从多个角度去阅读,分析,归纳,生成,即横向与纵向,宏观与 纵向;字与句之间,句与段之间为横向,横向与纵向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脉络与内在联系,这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和指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地方。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把握关键的字,词,句,段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关键词与上下句的关系,与上下段的关系,与作者观点和写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章的主旨大意,写作意图为宏观,细节理解与推理判断为微观,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道阅读理解题都是孤立存在的,宏观与微观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逻辑关系。

平面与立体,是一种最切实际的阅读理念和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平面文字的过程中,应训练学生学会用眼,脑,手迅速的重组平面文字信息,提炼出立体的结构信息(即文章结构(structure),段落主旨大意(main idea),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writing purpose)),通过微观,平面与立体。段与段之间,段与篇之间为对信息的分析,归纳,对比,综合,推理,生成等方法,对平面的文字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文章要点,结构,意图能够清晰的呈现出来,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这些主干信息在脑海中迅速的建立成立体的结构图。学生即读者的眼睛犹如一张透视网,筛漏掉次要信息(minor detail),使得主要信息(major detail)浮出平面。观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应该记得一个宏大的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表演,立体的“和”字浮出平面的过程,正是对笔者这一阅读技巧的最好的说明。教师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将平面的文字信息提炼生成出一个内在联系紧密且浑然天成的立体结构。

另一种直观形象的方法是将平面的文字信息加工重组,提炼成一个树形结构图,树根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writing purpose),树干式文章的主旨大意(main idea),树枝是文章的主要细节( major detail ),树叶则是文章的次要细节(minor detail).如下图:或是第三种表格结构形式,如下图:

阅读理解教学无论是哪一种方法与形式,最终的一个目的都是教会学生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结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享体验,产生共鸣,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而且乐享阅读的同时能够轻松应对阅读理解试题,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一种终身的习惯,一种实用的技能。

猜你喜欢
意图立体平面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念个立体咒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