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多元评价机制,多方面培养学生

2014-11-07 05:25王锦山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纲要标准评价

王锦山

摘要:本文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内容出发,针对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从事教育多年的看法,从四个方面简要说明要改革评价学生的因素,并结合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校实际情况,再从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如何改变评价学生方法——实行多元评价机制,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在校学有所得,激发每一名学生努力向上;全面评价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

关键词:多元评价学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落实《纲要》精神,各地各学校都在不断改革教育方法,规范办学行为,探索新的评价学生方式,应该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以下四个方面仍需要我们去审视:1.我们评价学生的机制过于单一,已经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三好学生”的评选已流于形式。一是往往被班主任一人操控,根本不去评选,而是依据考试成绩确定,尤其是毕业班,往往只有能够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才能是“三好学生”,即“三好”被考试成绩者“一好”所代替,极大地伤害了一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二是“三好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少,很多有其他特长的学生得不到教师、学校的认可,也极大伤害了他们自我发展的积极性。2.屡屡发生的学生自杀或伤人、杀人事件刺激了我们的教育,要求我们要重新审视学生的评价观和人生观。3.孔子弟子3000,只有72人成才,精英率只有2.4%。那么我们是否为了2.4%的精英教育而牺牲97.6%的学生?就我校而言,虽然地处城区,但是不是重点中学,招收的学生都是“三流”生源。如何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尽可能多培养一流人才的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在校都乐有所学、学有所得(留得住、尽兴学),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人,对社会、对国家建设有积极贡献的人,使他们成为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之一。4.教育部在“新课程改革纲要”和“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也要求评价标准必须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以上四个因素都促使我们必须改变评价机制。要重新审视学生的评价观,实行多元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一、确定评价标准

标准是统一的还是有差异的?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什么样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我们学校曾有两位教师的女儿,她们在中学时的文化成绩并不理想,按照过去“三好学生”的标准,尤其是我们有的教师认定好学生的标准,她们并不能称为好学生。但是她们都有自己的特长,按照自己的特长,报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都已毕业,在报社找到了自己理想的职业。你们说这两个女孩算不算好学生?

我们要依据校情、生情制定自己的学生多元评价标准。目前我们学校实施了“十星”(“诚实”之星、“友爱”之星、“守纪”之星、“环保”之星、“善学”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才艺”之星、“劳动”之星)学生的评选办法、公布“十星”内容及标准,推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多方面培养学生。这些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奋斗并且可能实现的目标,让他们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和机会,调动了全体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热情。

二、关注评价过程

确定评价标准只是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评价过程。我们学校对学生开展“十好习惯”教育(身体要“炼”好、话要“讲”好、字要“写”好、坐姿要“坐”好、装要“着”好、路要“走”好、地要“扫”好、书要“读”好、饭要“吃”好、觉要“睡”好),并将评价“三好学生”结合“十好习惯”教育改为评选“十星”学生。我们的“十星”学生评选走民选过程,即个人申报、小组推荐、班级民主评选、集中对外公示,使得整个评选过程公正、公开、公平。实行动态评价,即每学期不得少于两次,每次评选允许结果不一样,允许学生一人多得,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争取被评上至少“一星”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有希望。

三、科学合理使用评价结果

要注意评价的结果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要依据人才的特点,将评价的标准、活动在过程中不断去生成,去发展,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要防止“戴绿领巾”现象,戴“绿领巾”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积极性。要尽量消除评价结果带来的消极作用。不要评比“差生”,也不要把“差生”集中在一起举办所谓“学习班”。举办这类“学习班”,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又容易使这类学生相互影响,甚至在“坏”的方面形成“气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从而使评价结果走向反面。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表扬为主,对问题生或学困生则实行结对帮扶教师跟踪教育的方法,帮助他们对照“十好习惯”内容,改正错误,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总之,我们要拥有正确的学生观: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方面发展观念,绝不能以“一好”遮“百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要清楚,人是可变的,教育方法的不同,可以使人走向不同的方向。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纲要标准评价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