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2014-11-08 09:06周娟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浮针原发性中药

周娟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十堰 442000)

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坠胀感,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冰冷甚至晕厥[1-3]。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4]。

目前,西医对于原发性痛经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难以持久,且副反应较大;中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有针灸、中草药、按摩等。笔者采用浮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70例,并与口服药物治疗6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均为2009年1月至2013年 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治疗前疼痛程度(VAS评分)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

组别 n 年龄(岁)病程(年)症状评分(分)VAS评分(分)治疗组 70 20±2 1.35±0.51 11.42±3.53 8.37±1.54对照组 60 20±3 1.31±0.39 11.37±3.47 8.36±1.56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 《妇产科学》第7版[4]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制定的痛经诊断标准[5],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苍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 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胀0.5分,疼痛在1 d以内0.5分(每增加1 d加0.5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病程在3年以内;②年龄在15~30岁;③近1星期内未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④否认过敏体质及无药物过敏史;⑤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②经妇科及B超检查,西医诊断属继发性痛经者; 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年龄小于15周岁或大于30周岁;⑤病程超过 3年;⑥不同意和不理解该试验的治疗方法或方式者;⑦有浮针及药物过敏、禁忌证者。

1.5 中止、剔除、脱落标准

①在治疗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合并疾病者;②未按医疗方案、医嘱执行者;③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者;④提前治愈而无需继续治疗者;⑤自行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浮针治疗[6-7]

选取双小腿内侧中段处(约处于三阴交位置)。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局部和术者手指,选用一次性中号浮针[扬州市华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2660219号],术者以左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处皮肤,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浮针尾部,顺足太阴脾经走行方向刺入,针身与患者皮肤呈 15°~20°刺入,刺入后放平针身,右手顺着足太阴脾经方向把针身全部推入,然后把针芯退出少许使针尖到软套管以内,持针座和管座施扫散手法,持续2 min,扫散时须无酸麻胀痛等针感,扫散后退出针芯,把软套管留于皮下,用无菌棉球塞住管座尾部并用胶布固定于皮肤。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施治,留置软套管1 d,连续治疗3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2.1.2 中药热敷治疗

将丹参10 g、延胡索10 g、益母草30 g取配后入锅煎煮1 h,取渣存汁,再用10 cm×15 cm绒布垫浸泡在药液内,浸透后即捞出,挤去多余药液,敷在脐部及下腹疼痛处,反复多次,每次治疗时间约15 min。每日1次,连续6 d,于月经期前1星期开始治疗,月经来潮时停止治疗,下次月经周期同一时间再次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2.2 对照组

于经期疼痛时开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 mg(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6878),每日3次,疼痛消失时停止,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注意禁食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下腹部受凉。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症状量表的相关内容进行评定[8-9]。

治愈:服药后积分恢复至0分,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止治疗或停药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

显效:治疗后积分降至治疗前积分的 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

有效: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 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

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8%和95.7%,对照组分别为40.0%和81.7%,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3.2 两组痊愈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44例痊愈患者治疗后6个月随访,复发7例,占 15.9%;对照组 24例痊愈患者复发 9例,占37.5%。两组痊愈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病机为气滞血瘀,治疗当以理气行滞、活血化瘀为本。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复杂, 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增加有关,还与内分泌失调、子宫收缩异常、子宫缺血、缺氧、子宫峡部神经丛的刺激、精神、环境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10]。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通过临床实践而创立的一种针法[11-12],因其针刺有别于传统针刺方法,不刺入肌肉,只在皮下,像浮在肌肉上一样,故名为“浮针”。它不同于传统针灸的取穴、针刺的方法,仅针刺皮下组织,在软组织损伤、神经痛、内脏痛等方面疗效甚佳,缓解痛经的疼痛作用迅速,一般在手法完毕即可止痛。现代研究显示,浮针疗法的止痛作用与体液因素、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13]。浮针主要作用部位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经过扫散手法可能可以促使结缔组织产生更多的压电与反压电效应,从而发挥止痛疗效。

中药热敷属于中药外治法之一,丹参苦平,能活血祛瘀,调经消肿止痛;元胡辛温,含有延胡索乙素,可理气止痛,活血散瘀,具有镇静、镇痛作用;益母草辛苦,微寒,内含生物碱,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等作用[14]。诸药合用可促进子宫收缩,加强经血排除。且三者均入心、肝经,可发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降低前列腺素、改善子宫微循环功效。热敷除了刺激穴位[15],还能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肤毛孔,循经运行,内达脏腑,能够起到温经散寒、畅通气机及调整脏腑阴阳的作用。此外,下腹部有丰富的静脉丛,中药热敷于此处,皮肤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无创伤,发挥药效快,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

布洛芬缓释胶囊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系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16]。故于痛经前使用有预防疼痛的作用,于经期使用有解痉、止痛作用。因布洛芬仅能干扰前列腺素合成酶合成的一个环节,且此药半衰期短,治疗持续作用弱,故对该病只起到治标性的缓解作用,停药后复发率高,且在治疗中发现布洛芬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患者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疼、皮疹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故长期应用对身体不利。

综上所述,浮针配合中药热敷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发展迅速、应用较新的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新技术,它充分结合了痛经的病因病机、浮针的作用特点、中药的成分性能、皮肤血流学改变、患者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经络、浮针、药物三者的共同作用,疏经通络,调经止痛,而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且见效快,无副反应,易于被患者接受。

[1]金锦兰.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783-1784.

[2]张秋梅.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0(6):68-69.

[3]周玉娣,魏秋玻,周萍.中药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6,21(12):11-12.

[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6]黄海涛,焦建凯.浮针疗法治疗痛经 3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4):64-65.

[7]职良喜.电浮针对原发性痛经镇痛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5):342-345.

[8]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6-3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1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5.

[10]王松梅,李兴国,张立群,等.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1):773-775.

[11]符仲华.浮针疗法速治软组织伤痛[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

[12]符仲华.浮针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23-127.

[13]温木生.腕踝针与浮针合二为一论[J].中医外治杂志,2000,9(5):3-4.

[14]裴新.中药灌肠配合敷脐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64-1165.

[15]Ye K.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effects of Tuina plus hot compress for infantile diarrhea due to spleen-kidney yang deficiency[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4, 12(3):186-189.

[16]胡玉莲,林强,厉岩.眼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370-371.

猜你喜欢
浮针原发性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浮针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