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针配合针药并用治疗脾胃湿热型脱发疗效观察

2014-11-08 09:06林葵容余安胜江衍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毛发头皮温差

林葵容,余安胜,江衍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

雄激素源性脱发属于中医学“发蛀脱发”、“蛀发癣”等范畴。毛发的生长、荣枯,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本病病变表现在毛窍,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病位在脏腑。综合近几年临床研究报道显示,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的头皮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

笔者采用七星针配合针药并用治疗脾胃湿热型脱发患者33例,并与单纯针药并用治疗32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5例脾胃湿热型脱发患者均为2012年6月至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中男 20例,女 13例;年龄最小 21岁,最大 50岁,平均(30±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4.11±2.60)年。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4岁,平均(34±1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平均(4.02±2.8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雄激素源性脱发的诊断标准制定。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胃湿热型进行辨证。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为 18~60岁,性别不限;③近 2个月未系统使用过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②斑秃、季节性脱发、药物性脱发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脱发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不愿配合本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刺治疗

取百会、头维、率谷、通天、风池、曲池、合谷、中脘、天枢、血海、太冲、足三里、丰隆和三阴交。油脂分泌多者取上星;头皮瘙痒甚者取大椎;脱发面积大者取头部阿是穴。采用常规针刺,行针按穴位特性选用补泻手法。头部针刺以患者感觉头皮有胀麻感为度,留针15 min。每星期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

2.1.2 七星针叩刺

在脱发部位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华佗牌七星针进行叩刺,根据脱发区局部的皮肤情况,用七星针均匀地叩刺皮损区部位,至局部头皮潮红充血,表皮出血不留血,最后在双侧生发穴(风府与风池连线中点)叩刺18下。每星期治疗2次,嘱咐患者回家自行叩刺1次,12星期为1个疗程。

2.1.3 中药治疗

中药组成为生制首乌各 15 g,侧柏叶 15 g,茯苓15 g,苍术 15 g,桑白皮 15 g,黄连 6 g,吴茱萸 2 g,车前草30 g,地枫皮15 g,枳壳15 g,佩兰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400 mL,分2次于早、晚饭后1 h温服。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之品。每星期随访,随症加减,连续服用12星期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针药并用治疗,针刺及中药治疗同治疗组。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进行观察,主要从掉发情况(梳发试验、一日掉发量)、头皮情况(油脂分泌、瘙痒、头皮屑、毛囊炎)、头发生长情况(毛发再生根数、新生发的色泽及粗细)3个维度来进行疗效评价分析。

头皮温度测量嘱患者在针灸治疗前先休息 15~20 min,采用温度枪(型号为Mastercraft雷射测温仪)在百会、四神聪等穴位上距离1 cm处测出5个温度值取平均值为治疗前头皮温度,患者经针灸治疗后同上法立即取针刺后头皮温度值,治疗组患者在叩刺后取头皮温度值。观察1个疗程,共得12次,疗程结束后分析治疗前后的温差变化。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

痊愈:毛发停止脱落,新发全部长出,恢复正常,疗效指数≥95%。

显效:毛发停止脱落,新发再生≥70%以上,疗效指数为70%~94%。

有效:毛发停止脱落,新发再生为 30%~69%,包括毳毛及白发,疗效指数为35%~69%。

无效:新发再生<30%或仍继续脱发者,疗效指数<35%。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 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组内自身前后比较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头皮温度变化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6星期和12星期后各项症状积分(掉发情况、头皮情况及头发生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各项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2)P<0.05

组别 时间 掉发情况 头皮情况 头发生长情况治疗前 15.09±3.40 19.45±5.62 18.02±2.08治疗组(n=33)治疗6星期后 10.55±2.72 10.45±3.83 12.64±1.45差值(6星期)4.55±2.392) 9.00±3.901) 5.36±1.451)治疗12星期后 6.18±2.70 4.45±3.10 7.64±3.19差值(12星期)8.91±3.401) 15.00±5.661) 10.36±3.191)治疗前 13.41±3.96 16.88±5.53 17.96±3.88对照组(n=32)治疗6星期后 10.31±2.74 10.78±3.95 14.06±1.41差值(6星期)3.09±2.47 6.09±3.77 3.94±1.41治疗12星期后 7.03±2.36 6.28±3.44 9.75±2.15差值(12星期)6.38±3.12 10.59±4.76 8.25±2.16

3.4.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6星期和12星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 45.5%和 90.9%,对照组分别为 18.8%和8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治疗6星期和12星期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3.4.3 两组治疗前后头皮温度变化量分析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各时间段治疗前后头皮温差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reen house-Geisser F=7.185,P<0.01)。两组治疗前后头皮温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9,P<0.01)。详见表3、图1。

表3 头皮温度变化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 (±s,℃)

表3 头皮温度变化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 (±s,℃)

治疗时间 治疗组(n=33)对照组(n=32)治疗前 治疗后 温差 治疗前 治疗后 温差1 星期 31.06±1.95 32.13±1.73 1.07 30.81±1.53 32.00±1.48 1.18 2 星期 31.61±1.50 31.92±1.60 0.31 30.98±1.26 32.46±1.08 1.48 3 星期 31.71±1.33 32.53±1.51 0.82 31.26±1.21 32.47±1.01 1.21 4 星期 30.85±1.43 31.67±1.68 0.82 31.48±1.36 32.40±1.07 0.92 5 星期 31.44±1.52 32.70±1.46 1.26 31.14±1.29 32.20±0.95 1.06 6 星期 31.35±1.13 32.97±1.31 1.61 31.20±0.90 32.11±0.73 0.91 7 星期 31.03±1.24 33.02±1.17 1.99 31.18±1.15 32.65±0.87 1.47 8 星期 31.01±1.46 33.41±0.96 2.40 31.54±1.4 32.36±1.21 0.82 9 星期 30.85±1.28 33.23±1.08 2.38 31.06±1.07 32.49±0.86 1.43 10 星期 31.15±1.35 33.17±0.97 2.02 31.00±1.09 32.26±0.88 1.26 11 星期 30.81±1.34 33.35±0.82 2.53 31.32±0.91 32.46±0.65 1.14 12 星期 30.71±1.08 33.33±0.91 2.62 31.63±1.03 32.83±0.67 1.21

图1 头皮温度变化量曲线图

4 讨论

脱发患者表现多为局部经络瘀滞不通,气血失调不能上达巅顶,毛发失其濡养,故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本课题以脾胃湿热型的脱发患者为研究对象,脾胃湿热型患者多因后天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思虑伤脾导致运化失司,湿热内蕴,日久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湿浊不降,清阳不升,阻滞脉络而致毛窍失养、枯槁、脱落[3-4]。

考虑本病青壮年多发,常表现为头发油腻光亮、舌苔厚腻等湿热内蕴之象,故在汤药组成及针灸取穴以虚实兼顾,攻补兼施,清热除湿行气,固肾补血以达生发之效。加之七星针刺激局部萎缩的毛囊,直接改善毛发区的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滋润毛发生长,使毛囊恢复生长功能,防止毛囊进入静止生长期,并改善全身神经体液系统的机能失调,使毛发新生。故以七星针、针灸为主,中药为辅,能标本兼治,巩固愈后。

许多研究表明,脱发患者头皮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5-7],而体表温度能体现血液循环的变化,故本研究透过两组治疗前后头皮温度的改变,观察两组治疗对头皮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头针与七星针治疗刺激后,头皮温度皆能产生变化,对照组温差最大值为 1.48℃,其中治疗组的头皮温度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温差越大,尤其在治疗 6星期后最为明显,在末次治疗的12星期温差幅度最大为2.62℃。

体表温度变化是局部血液循环及周围组织代谢改变引起,头部受到针刺或七星针的刺激,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体液及内分泌机能,经针刺刺激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循环-代谢-温度反应,不但改善血管收缩和舒张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也纠正皮脂腺功能紊乱。

目前有许多针灸治疗对皮肤温度变化方面的文献研究,有试验针对面瘫患者进行针刺合谷穴与外关穴前后的红外热像观察[8],针刺合谷升温效应以面部为主,口鼻部幅度最大,外关组仅有全面温度上升,不针刺组面部温度未见改变。这结果证明“面口合谷收”的理论;同时发现针刺前患侧与健侧温差较大,针刺后温差值减少,结果提示针刺能够调整失衡的经络功能。

有研究指出[9],皮肤表面温度的高低与周围血液循环息息相关,在生理情况下皮肤温度变动在±0.9℃内,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温差大多高于此范围,但治疗组在治疗2、3、4星期后头皮温差低于 0.9℃,这与少数患者出现七星针叩刺后头皮温度不升反降的情况有关。温度的升降可能与患者本身体质、局部头皮血液循环情况或七星针操作手法轻重的不同有所关联。有研究报道[10],针刺使用补法时,穴位温度上升的幅度为 0.4~3.5℃;泻法时穴位温度下降的幅度为 0.3~1.5℃,从上述研究可知,温度可因不同补泻手法的刺激而改变[11-12]。除此之外,温度不升反降的结果可能与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关联性。在本试验中,七星针叩刺治疗后温度不升反降的患者,经笔者观察大多伴有精神紧张或惧针的情况,这些患者在治疗前头部温度已较一般脱发患者高,而针灸能双向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可能使紧张的患者放松,促使血管舒张,头温下降。

总结两组治疗后头皮温差变化,无论是头针或是七星针治疗刺激后,温度均呈上升趋势,在治疗组仍有少数患者出现头皮温度不升反降的情况,这与机体本身的体质、局部头皮血液循环情况或是七星针叩刺手法的轻重不同是否有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疗效方面,经过 3个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4%,两组均为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安全有效的方案。但治疗组明显起效快于对照组,整体改善情况较好。由于毛发生长的生理特性,治疗过程较长,而治疗组可较快控制掉发及促毛发生长,疗效明显,收效快,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坚持治疗。

在头皮温度观察方面,治疗组的头皮温度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大,但初期温度不升反降的情况,未来可从整个治疗过程的头温变化、治疗后头温-时间关系及不同补泻手法几个方面来进行观察,并结合头皮组织及血流超声检测变化,进一步探讨七星针治疗脱发改善局部循环机理。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43-9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3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94.

[3]衣蕾,雷媛琳.吉海旺教授治疗脱发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6):478-480.

[4]李婧,朱其杰.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升”与“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74-76.

[5]周晴,邵敏华,施和健,等.雄激素性脱发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4):2656-2657.

[6]李子志,郭淑琴,申素芳,等.男性秃发头皮组织及血流超声检测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13(1):16-17.

[7]Klemp P, Peters K, Hansted B. Subcutaneous blood flow in early male patter baldness[J]. J Invest Dermatol, 1989,92(5):725-726.

[8]魏鹏绪,辛随成.经络和穴位的皮肤温度测量[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61-63.

[9]Burton AC. Temperature of skin; measurement and use as index of peripheral blood flow[J].Methods Med Res. Research, 1948,1:146-166.

[10]吴秀锦.针刺补泻手法对穴位温度的影响[J].新医学,1980,11(2):90-91.

[11]洪菲,胡银娥,杨华元.单式针刺补泻手法的参数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634-637.

[12]张国山,刘密,艾坤,等.《针灸学》四特性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毫针补泻手法的差异特性教学[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6):124-126. 收稿日期2014-03-15

猜你喜欢
毛发头皮温差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北方冬季养猪当心“四差”
温差“催甜”等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
疑似野人毛发
让头皮爱上做SPA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马钢11号高炉炉缸二层水温差升高的处理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