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楼板的承载力评定

2014-11-09 07:49孙德胜滕继源
山西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保护层楼板挠度

孙德胜 滕继源

(大连理工现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141号令)》,混凝土结构的主体结构现场检测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而楼板的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往往超出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部分楼板甚至严重超出规范要求。究其原因,施工过程中对负弯矩筋的踩踏和浇筑混凝土时对其的冲击作用应是主要原因。对于楼板的负弯矩筋处保护层厚度过厚,会直接影响楼板支座处的受力性能,甚至对整个楼板的安全性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对于主体结构检测中发现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严重超出规范要求的楼板,采用静载实验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判定楼板的承载力,判定结构的安全状态。

1 工程概况

某办公楼为2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5 000 m2。在该楼的主体结构检测中,发现10层和15层各有一块楼板的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7 mm~53 mm,已经严重超出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经现场检测,该两块楼板的混凝土强度、钢筋分布等均满足设计及相关验收规范要求。楼板设计厚度为100 m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楼板负弯矩筋直径为8 mm,间距为150 mm。这里分别称为A板和B板,A板尺寸为3.9 m×3 m,B板尺寸为6 m×3.2 m。

2 结构承载力试验

2.1 试验布置

按照载荷设计值进行载荷试验,检验楼板承载力。

试验加载取用荷载设计值为7.6 kN/m2(包括板自重),分三级施加,分别为50%,80%,100%的荷载设计值。A板中心挠度测点布置见图1,板钢筋应变片分别布置在板底跨中正弯矩最大处和板顶负弯矩最大处,测点布置见图2,图3。B板中心挠度测点布置见图4,板钢筋应变片分别布置在板底跨中正弯矩最大处和板顶负弯矩最大处,见图5,图6。试验加荷测试见图7,图8。

图1 A板底挠度测点布置

图2 A板底钢筋应变测点布置

图3 A板顶钢筋应变测点布置

图4 B板底挠度测点布置

图5 B板底钢筋应变测点布置

图6 B板顶钢筋应变测点布置

图7 试验加荷布置

图8 板中心挠度测试

2.2 试验结果

试验数据见表1~表5。

表1 A板和B板的试验荷载

表2 A板挠度检测结果

表3 B板挠度检测结果

表4 A板钢筋应变测试结果 με

表5 B板钢筋应变测试结果 με

2.3 试验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3 结语

本文介绍了楼板静载试验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对挠度、应变、裂缝的试验结果的分析,评定了楼板的承载力,判定了楼板的安全状态。对于主体结构检测中发现的负弯矩筋保护层厚度过大的楼板,评定楼板的承载力通常要进行结构验算,但对于有争议的工程问题或者是复杂模型情况,相对于结构验算,静载试验更能够直观、准确地解决此类问题。

[1]GB 2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GB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S].

[4]GB 50152-9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S].

猜你喜欢
保护层楼板挠度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基于长期监测的大跨度悬索桥主梁活载挠度分析与预警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寻找空气保护层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基于形态学小波包降噪的管母挠度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