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文化空间研究对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启示

2014-11-10 00:40王燕熊艳辉
科技资讯 2014年1期
关键词:秦皇岛

王燕++熊艳辉

摘 要:通过城市文化空间战略的实施来推进“文化强市”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城市文化发展的一种潮流和成功经验,城市文化空间已成为秦皇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秦皇岛市文化空间研究对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启示。

关键词:秦皇岛 文化空间研究 文化城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210-0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城市秩序与活力,一个城市的文化品质直接关系它的经济品质、建筑品质、精神品质,可以调整城市的发展结构,也可以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与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城市的文化建设受到空前的重视。

1 城市文化空间内涵界定

1.1 城市文化空间概念的界定

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包含了城市文化及空间相关概念,广义的城巿文化是城市体如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组织制度、思维方式等,以及由这些内部蕴涵创造出来的有形环境(物质环境)。也可以认为是城市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含诸如城市精神、生活习俗、制度规范等无形的意识形态或载体,也包含(街区、建筑物、广场、城城市格局)等有形的物质形态及载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精神内涵与表现表现的有机统一。

“文化空间”本义是指一个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地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空间”定义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1]。

本文认为,“城市文化空间”就是指这样的一种空间,即被城市居民普遍认同、能够体现城市核心文化特质,集聚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城市场所。

1.2 城市文化空间的三个要素

构成主体的“人”、构成事件的“活动”以及构成一定活场所的“空间”是形成城市文化空间的三要素[2]。其中,人的必需的日常社会生活构成了城市文化的底色,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向物质空间转换的媒介;活动是城市文化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节点,是城市文化形成历史延续性、获得持续认可的关键;而活动的发生需要占据一定的场所,对城市文化的感受及记忆总是与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密不可分。

1.3 城市文化空间的四个维度

按照对事物的理解的由整体到一般递进层次,以及概念由抽象到具体进顺序,我们认为,城市文化空间可以分为整体意向、文化片区、文化场点、虚拟文化空间四个维度。(1)文化识别意象。属于宏观维度的城市文化空间,它是一个城市核心文化元素的高度概括,是抽象的符号形式对一个城市居民生活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的是品质、是象征。它往往蕴含于城市建筑、城市空间格局与城市居民活动偏好中,是城市最真实、最直接的表情,既有形又无形,由民众深刻体验和展现。如果内的城市的浪漫之都大连,水乡乌镇、南国花城广州,国外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水城威尼斯等。(2)文化板块。属于中观维度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大型城市中,不同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产业特征和民族聚居特征共同塑造了不同区块上的文化差异,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3]。宏从而形成较大尺度、粗线条的文化区、块、带,在这些特定的区域内,由于最初的地理特征或民俗文化特征使得这一区域内人的活动、习俗,以及建筑风格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并能够与城市内其它文化块区相区别。如北京海淀区的科技文化板块、深圳罗湖区的商业文化板块。(3)文化区片。介于中观和微观维度之间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城市内在某一文化板块内,可能出现某一文化活动或实体相对集中的区域,从而使这一区域产生较强的聚集效应,如以休闲为特征的小吃街、酒吧街,以购物为特色的商业街、以历史遗迹为特色的历史文化街等。如深圳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富有小资休闲情调上海的新天地,高尚住区与主题公园相得益彰的深圳华侨城等。(4)文化单体。属于微观维度文化空间,也就是那些具体的文化场所、设施,在生活中它往往是指的是构成某一区片、某一板块文化的最小单位,如某一文化片区中包含多少个文化单体,它包含诸如某一古代建筑物遗迹、遗址,也包含如天文馆、民俗博物馆、博物馆等、歌剧院等。

1.4 城市文化空间的六种业态

(1)城市文化标识。他通常是由雕塑、建筑、广场以及一系列的附属设施所构成,可以表现出城市最具代表的文化元素符号,是城市最为核心的标志性空间[4]。如世界的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自由女神像、法国凯旋门。国内如北京故宫、上海外滩、拉萨布达拉宫等。(2)历史文化空间。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实际上就是城市中因为历史存留或者与历史有关而拥有文化特色,对人们产生心理以及审美影响的具体空间。它通过传统城市格局、建筑风格的保存,或其通过历史事件对当地居民精神面貌产生影响,从而这一区域的文化体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如北京大栅栏、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路、福州三坊七巷等。也包括一些以历史村镇如丽江古镇、浙江乌镇、江苏周庄等。(3)民俗文化空间。这一区域具有鲜明的人文活动特征,即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有民俗活动的传承,从而在城市社区、文化村落等开放性的空间范围形成生活礼仪、婚丧嫁娶、节事活动等区别于其它区域。乌鲁木齐回民聚居区的“肉孜节”、宁海前童(元宵节)等、象山开渔节等。(4)休闲文化空间。休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它充分体现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休闲空间载体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通常需要多样城市资源、多元经济社会活动和人性化场所设施所构成。这类休闲空间包括美食、购物、娱乐等多种形式。(5)文化创意空间。文化创意空间也就是以文化为底蕴进行的创新的人群或者产业集中区域,这一区域内的可以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文化产业园区[5]。如北京798等、上海宋庄,也可以包含非营利为目的群体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创作聚集区,如巴黎郊区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伦敦东区、东柏林区的普伦茨劳伯格区等。endprint

2 秦皇岛城市文化空间发展基础评价

2.1 文化资源底蕴丰厚

秦皇岛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以山海关、老龙头为中心的明长城文化,以秦皇求仙传说为中心的秦文化以及春秋战国文化;有丰富的滨海休闲文化资源,以绿树红墙为色彩的北戴河休闲养生文化休,以老龙头滨海区、乐岛公园、秦皇岛东山浴场、秦皇岛亚运村海滩、翡翠岛、黄金海岸为代表的滨海休闲文化;秦皇岛有民俗文化资源,共27个民族,民俗文化突出的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吹歌之乡、中国孤竹文化之乡等”。

2.2 城市文化空间初具雏形

近年来在发展依托逐年壮大的旅游产业,努力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壮大文化产业的根基,逐渐形成了山海关和北戴河一“古”一“洋”两个文化产业核心基地,并沿着长城和滨海两线,逐步铺展其触角,形成了今天遍布全市的文化产业网状格局,沿滨海线、长城线铺陈开来,汇聚成秦皇岛历史文化基地、文化创意基地、休闲文化基地、民俗文化基地、婚庆文化基地、

2.3 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秦皇岛的城市文化空间建设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和发展基本上还处于无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很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不到应有的关注而没有被发掘出来;其次,空间布局呈散漫状态;再次,城市文化空间以消极承袭原有文化为主,缺乏有创造性的更新;第四,文化开发视野不开阔,不能够整体演绎城市文化是些意向;最后,城市文化空间的产品化仍然欠缺。

3 秦皇岛城市文化空间发展布局

根据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全市文化产业在空间上可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区的发展格局,即:

3.1 一核

中心市区文化聚集辐射核。依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与多种文化资源的聚集,承担着包括公共行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研发服务和消费服务等诸多方面等在内的全市文化发展服务中心功能,承载各类文化的聚集和域外文化资源的进入与集散,发挥对全市文化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3.2 两带

其一是海滨休闲文化带:地域范围包括山海关开发区、山海关海滨地区、海港区求仙入海处和东南山地带及西浴场、北戴河海滨地区、南戴河度假区、黄金海岸旅游区。主体是休闲娱乐文化、休闲餐饮文化、养生文化、海滨风情文化、休闲体育文化、休闲生态文化、文化创意;其二是历史民俗文化带,范围东自山海关古城西到青龙的冷口。以长城为轴向两侧延展10 km范围。产业主体是长城文、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民间工艺品、在这个产业带上,坐落着山海关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祖山奚族文化产业园区、桃林口文化产业园区。

3.3 三片区

其一是碣石山—柳河北山—缸山片区:地域范围包括昌黎县昌黎镇、十里铺乡等的碣石山周边、卢龙县刘田庄镇和蛤泊乡、抚宁留守营镇西部的缸山地带,主体是葡萄酒生产及葡萄酒文化;其二是抚宁留守营镇片区:位于抚宁县西南部,地域范围包括留守营镇镇区和樊各庄、前韩家林村,主体是造纸、包装装潢印刷等工业文化。其三是秦皇岛开发区片区:主体是数据传播服务、科技研发、创意设计、文化娱乐文化等。

4 城市文化空间推进策略

基于秦皇岛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立足于秦皇岛文化的发展基础,着眼于全球科技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秦皇岛在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体系可按“12569”的框架建设,即提升一个城市文化识别空间、加速推进两大旅游带,着力做强五大特色城市文化品牌空间,重点开发六大行业文化空间,打造九大文化产业聚集空间。

4.1 一个城市文化识别空间

提升城市文化识别空间,即塑造代表性、拳头性的文化空间的图特形象。秦皇岛独步天下的文化产形象应为“长城海滨文化”。长城海滨既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长城,又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海滨,是秦皇岛所独有的文化符号,其标志性建筑为老龙头入海长城。因此可以老龙头入海长城作为秦皇岛文化的标志性CI识别符号。

4.2 两大文化空间带

加速推进长城历史文化空间、海滨休闲度假文化空间两大文化空间带的建设,逐步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格局。

4.3 五个特色品牌空间

着力做强包括第一关城古城文化文化空间、戴河休闲养生文化空间、东方德源道教文化养生空间、中国数谷数字科技文化空间、欢乐海湾娱乐休闲文化空间等这五大特色品牌空间。

4.4 六大行业文化空间

重点开发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会展节庆、文化娱乐、数据采集传播、服务业,文化教育培训业等六大行业文化空间,构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为有机联系的文化空间框架。

4.5 九个文化产业聚集空间

山海关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海港区道南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产业园区、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北戴河新区会展产业聚集区、南戴河婚庆文化产业园区、昌黎—卢龙—抚宁葡萄酒文化产业聚集区、抚宁留守营造纸印包产业聚集区、青龙祖山奚族文化产业园区。

参考文献

[1]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02-106.

[2] 王承旭.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J].规划师,2006,22(4):69-72.

[3] 唐任伍,赵莉.文化产业—— 21世纪的潜能产业[M].贵阳:贵州人名出版社,2004.

[4] 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世界名城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 庄志民.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皇岛
秦皇岛海域营养盐与叶绿素a的特征多元分析
游秦皇岛
纪念秦皇岛解放70周年主题展在秦皇岛市档案馆开幕
孙婷婷
岩礁增养殖技术在秦皇岛海域的推广价值分析
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夜宿秦皇岛
秦皇岛海域水母类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