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

2014-11-11 22:25王琼徐世雨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

王琼++徐世雨

[摘 要]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日渐凸现。高校毕业生作为具有较先进知识储备的群体,其就业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浪潮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双重影响,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有限的市场,根据供求关系的理论,毕业生就业遭遇了更艰难的形势。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是一个与自我和社会不断碰撞然后就业的过程,要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需正确认识就业过程的各种挑战,发挥各个主体在每一环节中的作用,在动态过程中协调实现。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后,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但是,由此一来,各大高校在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社会总体素质的同时,也无可避免的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重。这一现象不仅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治安的稳定,也对现实社会的调控和政府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根据最新就业数据表明,毕业当年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大量优秀劳动力剩余,高校毕业生待业在家,无所事事,这对社会治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且大学生找工作所需的成本越来越高,影响到一批中学生完成其学业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大学生不能有很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出现“低不成,高不就”的尴尬局面,以及招聘企业的种种不规范操作和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现象,都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为问题。[1]所以,深入剖析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严峻

首先,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人口基数大,出生率高和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就导致有限的工作职位满足不了日益涌入市场的求职者的需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其次,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不论就业观念,还是就业政策、就业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趋势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如今,又有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所以国内的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

从官方公布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从2006年到2012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下图: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680万人,创历史新高。6月以来,首批“90后”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而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如:热门专业就业趋冷、就业满意率不足五成、高学历就业难等问题。2012年的就业率与往年持平,也保持在68%,但是这并未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现状。而且,由于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地域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往往集中于发达地区及东南沿海城市。而到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基层就业的规模还十分有限。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

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差异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的就业流向不均衡,就业的地域范围相对比较集中的现象,呈现出“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的特点。这其中有两点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对于大学生的需求有数量上的不同,而且经济方面的原因也直接影响到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区域选择。例如,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比较旺盛,有的地方需求总量甚至大于当地生源数;而边远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需求则相对不足。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部分中西部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远低于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的需求。其次,很多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学校里,没有走出过校门,所以对于社会的就业形势没有准确的判断,不能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并且基于不能吃苦不想吃苦的心理,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只想留在东部这样发展速度快,生活水平高,创业机会多的城市就高薪职业。

就地区来看,吸引人才就业的主要是城市。热门的求职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成都、杭州、沈阳、西安、济南、哈尔滨等。从地域来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京都是吸引人才的大磁石。而在国家西部大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指引下,这两个地区也成为了人才的新流向。[2]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人才供给之间的不平衡

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产业中的人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产业的人才规模结构与产业的产值结构不匹配,高素质人才短缺,专业技术人才偏少以及人才在各产业间的流通不顺畅。许多高校只为了追求建设综合型大学,实际上没有根据自身实力和社会需求设置学科,因此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致使许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反而成了“冷门毕业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高校新增或调整的本科专业为1850个。但相比于旺盛的增设专业需求,同年全国范围内撤销的本科专业数量仅为32个,而在2006年至2011年,每年撤销的专业数量都低于这个数字。另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即就业率低、薪资低,且供大于求的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等。而且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专业连续三年(2011-2013)都是就业红牌专业。[3]

(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与能力不适应

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观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存在偏差。很多高校毕业生不能真正的了解社会竞争压力,所以对社会的竞争机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大多对于未来职业的期望很高,并且都有很高的个人抱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相当多的高校毕业生在刚毕业进入社会时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期望薪酬普遍过高。[4]如下图:

其次是高校毕业生本身的竞争能力不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社会的需求,难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本身缺乏竞争素质。如下图:

根据图三,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毕业生的大多的精力还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其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不强,不能十分地重视实干精神,而企业则刚好相反。所以,加强自身实干能力,增强竞争能力,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关键。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首先是我国高校课程设置脱离市场需求。由于有些高校出于产业化和市场功利化的目的,根据市场职业的潮流性增开专业课,导致专业重复、学科扎堆,造成所谓的热门专业总量过剩、竞争加剧,而冷门专业无人问津、供不应求。现在的大学生进入职场后都要进行再培训,大多数毕业生对于所学专业只是一知半解,略懂皮毛,缺乏专业的技能知识和动手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专业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大大降低了供求之间的契合度,进而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5]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

三、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搭建创业平台

首先,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通过人才交易会、网络就业信息库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等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求职渠道。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化。

其次,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技术,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找合作等方式创造就业岗位。政府应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为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搭建平台。例如,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的扶持政策;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的各种行政性收费。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增强其创业能力。[6]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首先,强化高校专业设置改革,适应市场需求。将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应多方面地提高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综合素质,在抓好教育体制的转型的同时,还应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在高校教学中应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也应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提供专场或其他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三)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创业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要正视现实,认清就业形势,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革除陈旧的观念,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还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7]

参考文献:

[1]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教育论坛,2006(1).

[2]肖克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182页.

[3]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2013年版,第261-273页.

[4]关进礼.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社科纵横,2010,(1).

[5]尚广海等.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6]李雯.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3).

[7]易方.立足时代需求树立科学就业观[J].中国校外教育,2010,(3).

作者简介:王琼(1991-),江苏徐州人,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徐世雨(1967-),山东德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与基层政府治理。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