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纽带连着你我他

2014-11-11 18:45工小页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间人纽带群体

工小页

六度分隔与弱纽带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为此他做了一次“连锁信”实验。

他从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招募到一批志愿者,随机选择出三百多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出人意料的是,有六十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纪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5个。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人数距离是6个人。

这便是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又称六度空间理论、小世界现象或小世界效应。其实,这个概念的背后,还另有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

这个实验中,志愿者们和这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并不相识,但信件辗转过程中的5个中间人却使他们产生了联系。志愿者和经纪人之间、志愿者和中间人之间、中间人和中间人之间虽然有联系,却并不是很熟悉的。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可能认识股票经纪人的人,从而就会去和自己日常圈子之外的人去交往,以求达到目的。这些人可能以前有认识,平常却少有联系;也有可能是刚刚认识,交情尚浅。

类似这样的关系,人们称之为“弱纽带”。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于1973发表文章《弱纽带的力量》,正式提出了弱纽带理论。他在文中指出:传统社会,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是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是一种强纽带现象。与之对应,还存在另外一类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关系更为广泛,然而却是“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一个被人无意间提到的人,或者打开收音机偶然听到的人……格兰诺维特把后者称为弱纽带。

有弱,便有强

那么如何来判定纽带的强弱呢?格兰诺维特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衡量: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的频率、亲密性以及互惠性服务的内容。

较强的关系纽带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去培养。关系双方见面沟通越频繁,纽带的强度就越大。如果纽带双方仅仅是工作关系,沟通的内容也限于工作范围,那么纽带的强度较弱;反之,若纽带双方由工作产生友谊,沟通的内容逐渐涉及到了私人生活,弱纽带就逐渐转化为了强纽带。纽带双方必然存在一定的互惠性行为,这种互惠如果偏重于“日清月结”,则说明纽带较弱,反之如果互惠服务的内容超越了当前交易的层次而关注长远利益,那么纽带的强度较大。

强纽带是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一类联系,比如父母、家族,或特定的阶层和关系圈。每个人周围都必然有一个强纽带群体。父母和家族是因为不可取代的血缘关系而成为理所当然的强纽带;而另一部分则是可能因为专业化的生产,使得人们具有一定相似度,从而形成了一些强纽带群体。比如工人、农民、老师、警察以及由于某种共同爱好或目的成立的各种组织。由血缘、地缘、业缘等建立起来的强纽带群体,沟通交流较为频繁,逐步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强纽带提供了人们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有利于人们适应环境的变化,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有助于克服个人的孤独感,给予个人情感支持。强纽带还可以传递影响力和信任感,从而促成组织的变迁。

弱纽带,比小圈子更有用

可是研究却发现,与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强纽带”,而常常是“弱纽带”。这是为什么呢?

格拉诺维特也发现这个问题,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弱纽带”虽然不如“强纽带”那样坚固,却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而且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

从微观的范围来看来看,弱纽带连接的是两个互相不熟悉的群体,一个人的弱纽带越多,他涉足的圈子就越多,差异性越大,视野更开阔,消息也更灵通。这是个人与外界建立联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对一个人融入整个社会至为关键。比起只在“小圈子”的强纽带联系中活动,弱纽带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自我提升的空间。

比如,很多人找到工作机会都是一次偶然地和弱纽带朋友之间的联络带来的。甲和乙同时出去,遇见丙,丙是甲的好朋友。乙接电话时无意间说到自己在找工作,是销售方面的。而丙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和该公司的人力部职员认识,知道他们正在招聘销售人员。那么丙就很可能把这个消息提供给乙,乙因此可以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所以,乙的工作就是通过中间人甲和丙还有那个公司的人力职员等这些弱纽带的联系,比较偶然地解决了。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弱纽带会提供好的就业机会呢?事实证明,只有弱纽带联系的另一端是一个在该职业结构中有一定地位的人,弱纽带才会帮助推动你的职业发展即提供一个更好更理想的职位。

由此看来,只有充当桥梁作用的弱纽带才具有特殊价值,也就是说,尽管有很多人和我们保持着弱纽带的关系,但如果一直不发生联系,尽管这个弱纽带依然存在,但它是没有价值的。弱纽带的重要性在于,他们比强纽带更有可能成为桥梁。

从宏观的范围来看,弱纽带能够跨越不同的群体,形成更广泛的网络,整个社会的人才交流也因此更加活跃起来,这对社会进步极为有利。弱纽带为个人提供了流动机会,使得个体脱离原有群体到另一群体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且当个体从原有群体到另一个群体时,他同时也在这两个群体之间建立了一种“弱纽带”。这也为以后两个群体的进一步沟通准备了条件。

弱纽带在连接诸多的“不同”中充当了重要的桥梁,整个社会也因此凝聚更多的力量。

互联网让弱纽带包围了你

互联网的出现使“弱纽带”呈现愈演愈烈之态。社交媒体的平台大部分是围绕“弱纽带”关系建立起来,它带给人们很多奇妙的经历。虽然,这种弱纽带的存在有利有弊。

随着宽带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将很快会被连接的世界包围。而这些网络中的人都是我们可以零距离、零壁垒建立的潜在的弱纽带。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博、微信、网络空间等模式,为自己汇聚起大量“志同道合”的弱纽带。可能在这些弱纽带的两端,之前并没有交集,未曾谋面,认识的时间也很短,并且“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尽管如此,在如此的弱纽带“海洋”里,我们仍旧可以开始全新的知识生产、共享和传播,共同参与形成知识创新,这是新思想和新信息的最大来源。

有本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硅谷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电邮、Facebook、YouTube等新媒体,在网络上发布了寻找配型骨髓的信息,此后共有2.5万人响应号召在骨髓库注册。互联网把这个消息首先通过弱纽带传递给了那些看到消息的人,这些人又通过自己的小圈子和弱纽带联系一层层进行扩散传播。如此,穿越了更大的社会距离,看到信息的人的基数增大了,找到可以配对的骨髓的概率自然也便增大了。最终的结果是患者骨髓配型成功。

这正是社交媒体“弱纽带”强大效力的完美体现。互联网让弱纽带包围了你我他,并在创新技术的传播、跨学科协作等方面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效力。

弱变强,强变弱

在文章开始提到纽带的强弱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衡量,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推理,人们彼此认识时间越长、互动的频率越高、亲密性越强以及互惠性服务越多的情况下,即便一开始是弱纽带,也会渐渐变成强纽带。而与之相反的情况,之前很熟悉的朋友即便认识时间长,可是后来互动交流减少了,强纽带也会变成弱纽带。

比如,弱纽带的存在使我们不断去接触新的团体和圈子,我们会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但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每个人触及的范围只能是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或几个。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每个阶段你都会认识很多人,但最后你和认识的所有人都有联系吗?无疑是不可能的。某个特定阶段,某个特定的环境,你我他认识的时间长了、互动频繁了、关系亲密了、互惠性强了,从而转化成一种强纽带关系。

当一个人有意识有选择地结交朋友的时候,便是他自己在创建和开辟弱纽带。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的人初次见面便相谈甚欢,甚至直呼相见恨晚,这时候的弱纽带是极有可能发展成强纽带的。随着时间的延续,交流日渐频繁,双方感觉越来越合,就会形成稳固而亲密的强纽带关系。人在中年以后形成的强纽带一般比较稳固,而且出于提升自己的需要,有的人还会积极开拓自己的弱纽带联系。

现在流行的网络征婚,非诚勿扰节目、百合网、有缘网的走热,是弱纽带发展成为强纽带的一种尝试,也表明了人们对这种异性交友方式的认可态度。征友者利用网络弱纽带的优势,一来可以扩展交往圈子,二来可以“单刀直入”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再需要含蓄迂回的铺垫。传统的交往模式,通常是建立在熟识的基础上,再适时发展亲密关系,而网络征友则打破了这种发展序列,即用最弱的纽带建立起最强的关系。

反过来,原本的强纽带关系,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人们彼此之间互动减少,互惠性减少,会导致关系变淡,强纽带也会转变成弱纽带。人们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形成的强纽带,有时就会随着人的长大和生活环境的远离而变成弱纽带。

我们正身处一个无所不能的信息时代,世界显得太小。诸多潜在的弱纽带通过各种平台,连接着你、我、他。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周围的弱纽带联系,结识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接触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新事物、新领域、开拓视野、提高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前行,这不就已然是美好人生的节奏了嘛!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弱纽带吧!

猜你喜欢
中间人纽带群体
夹在妻子和弟弟中间,怎样当好中间人?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无线网络的中间人攻击研究
《天盛律令》对买卖借典“中间人”的规制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调解中间人制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