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噶礼的盛衰荣辱及其原因

2014-11-12 18:06廖桔香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表现

廖桔香

[摘 要]噶礼,姓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康熙时期颇有名气的官员。其人有才干能治事但贪婪。作为清王朝开国元勋何和理的后代,其以荫生授吏部主事,仕途顺畅,后出任封疆、官至山西巡抚、两江总督。其历经荣辱盛衰,此既有其自身原因,亦有诸多因素掺杂其间。

[关键词]噶礼;盛衰荣辱;表现;原因

一、山西巡抚时期

噶礼巡抚山西时可谓“殊荣异宠”。一是噶礼于三十八年,被擢升为山西巡抚。山西省地位重要,关系社会的稳定,“天下最紧要处在山、陕,此二处人心固结,天下任有几处叛乱,皆可平定。”[1]总督与巡抚是作为管辖一省的封疆大吏,于地方社会的有效治理不言而喻。若“都抚居官清廉,则属员交相效法,皆为良吏。”[2]“安抚黎民,在于巡抚、司道之为首官员”,[4]因而朝廷对督抚一级的官员的选拔十分重视。此外,噶礼上任前,康熙以温保、倭伦劣迹训谕他“尔到任后,务要勤劳爱民,居官若好,朕即超擢。否则,即行罢斥,惟尔自取,朕断无所瞻徇也。”[6]冀其引以为鉴,到任后爱护百姓、廉洁自持,为官民之表率,令山西焕然一新。二是噶礼家人,屡蒙恩宠。噶礼任职山西期间,如其所言“奴才全家仰赖皇上洪恩,衣、食、用俱全”[7]。噶礼母及兄弟亦多受康熙眷顾,皇上屡屡关切垂问其及其家人安好,并赏赐御书诗扇、鹿尾野鸡等珍物。对其兄弟、子亦是优待。先是噶礼弟、子蒙皇恩,免裁笔帖式,其后,三弟噶尔弼食俸不久,便升为副都统。噶礼为长子、次子奏请效力后,长子被特授工部主事,后为牛录章京。当噶礼为家事所困时,康熙言“尔之家事容易,必代尔完结。”[8]其后,特颁御旨解决困扰噶礼甚久的家事。三是噶礼遭受弹劾,屡蒙庇护。噶礼于山西任上未能慎守无过,其刻剥民财,纵容下属官吏残害百姓,虽遭受弹劾,但都在康熙的庇护下安然无恙。

噶礼曾上疏举荐霍州知州李绍祖,绍祖自刎,噶礼匿不奏报。大学士等议将噶礼革职,康熙命降两级留任。监察御史刘若鼐疏论“疏论噶礼贪,得赃无虑数十万,太原知府赵风诏为其腹心,专用酷刑,以济贪壑事”[9]。康熙命噶礼回奏,其辩驳为因仇参劾终免罪。四十五年,“平遥民郭明奇等以噶礼庇贪婪知县王绶,走京师诣巡城御史袁桥列诉。桥疏闻,并言:‘噶礼通省钱粮加火耗十之二,分补大同、临汾等县亏帑,余并以入己,得四十余万;指修解州祠宇,用巡抚印簿勒捐;令家伶赴平阳、汾州、潞安三府迫富民馈遗;又以讼得临汾、介休富民亢时鼎、梁湄金;纵汾州同知马遴,庇洪洞知县杜连登,皆贪吏;隐平定雹灾。”[10]康熙又仅命噶礼回奏,此事被辩解为原按察使与袁桥等诬参,加之山西学政邹士璁代太原士民题留噶礼,康熙否决了吏部“请差大臣察审”[11]的建议,且严斥“首告之人皆系从前罪犯,不知九卿以为当差官往审者何意?”[12]结果郭、袁等人分别治罪,噶礼未受任何惩罚。

噶礼巡抚山西十载,莅位之初能勤敏治事,几年后虽因贪虐等致怨声四起、弹章交加,但其仕途上却继续高升。此荣宠非单一的因素所致,而是众多因素交织:

其一,康熙与噶礼的特殊关系。噶礼的母亲与后宫有着“近戚”的关系,《啸亭杂录》记载,康熙“会问安于孝惠章皇后宫,礼母固后近戚”[13]。而康熙曾云:“裕亲王身体不好很久了,尔母借见其别子为名来看视似应当。”[14]噶礼母可以“别子”之名去看视康熙的兄弟,喻示者噶礼之母的特殊身份。又康熙曾责问噶礼“想尔为妃母胞弟所生之子,凡所思所行,应向着裕王我二人,而为何向着索额图。”[15]此处的“妃母”便是顺治帝的宁慤妃,裕王福全的母亲,噶礼的姑姑。这些特殊关系难免不会令康熙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心向着噶礼。

其二,噶礼本人确有才干,办事老练,具有一定的治理地方能力。其莅位之初,革除旧弊、提出切实可用的建议,并得到康熙的肯定。三十八年,噶礼查访民情刊示通传禁革私派及火耗横征弊病,使“年景甚丰……米价亦减,故军民安居乐业”[16]。康熙亦觉“山西民命似得苏矣”劝其“以后益加勤勉,必使家给人足,闾阎熙攘。”[17]此外,噶礼反复训诫司道府各官共同清除旧弊,不可仍蹈故辙。虽然此举并不能将山西私派旧弊革除殆尽,但对预防官吏的私派举动有着一定作用,于钱粮征收完纳方面亦有所成效,康熙三十九年,噶礼奏报“各官无不畏惧,遂禁绝私派,停止火耗横征。”[18]而针丰年谷贱则民不知爱惜,肆意浪费的情况,噶礼“劝谕民间,撙节繁费,加意积贮”,[19]此加意积贮之举,未雨绸缪,既对钱粮征收有益,亦可使百姓虽遇饥年,不致仳离,也可相对减轻朝廷在赈灾方面的负担。为解决山西近数年拖欠致仓库亏空的难题,噶礼建议实行调补,认为“若不酌简一二贤能谨慎之员,奏请调补,则于征收钱粮、查守仓库皆无裨益。”[20]被允准实施。其治理地方能有所成效,康熙深感欣慰,望其勤慎如一,“益加勉之,不要输给直隶、河南巡抚,望尔成器”[21]。

其三,噶礼擅逢迎、且善于辩驳矫饰。当田禾丰收、或朝廷蠲免钱粮之时,便言军民老少无不称颂皇恩。对于康熙所赐御书匾联,其称赞为“圣主御书神奇宝字,超乎各名家,下笔不胜辉煌”[22],奏请建造御书楼,让远近闲员、士绅、年长之民皆可前瞻仰,盛赞御字绝佳。噶礼还常表明自己只知效忠皇上,“惟知皇上之仓库,凡所参劾劣员、奸商丝毫不避怨恨,亦未徇情。”[23]噶礼善逢迎,且擅于辩驳。每当被参劾时,其总能针对所参条款一一辩驳过去,使人不得不信服。

其四,噶礼在地方上结党营私,瞻徇庇护,形成庞大的地方势力。噶礼与赵凤诏等沆瀣一气。噶礼曾对康熙言:“赵凤诏材技、操守皆好,不惧于人……黾勉效力,爱民,人甚称扬之。”[24]赵凤诏亦称噶礼“为山西第一清廉官。”[25]四十五年,噶礼被袁桥等人参劾时,便有山西学政邹士璁为噶礼大造舆论,“代山西士民疏留噶礼”[26]。

其五,康熙为政“尚宽”,认为“治国之道,莫要于宽舒”[27]尤其是晚年,“大约在康熙四十二、三年,即康熙皇帝五十岁以后,他一改中期的严厉惩贪政策,开始允许官吏有所染指,对揭发出来的贪污犯也放松了追究。”[28]

二、两江总督时期

四十八年,噶礼总督两江,擅行威福,权倾一时。江南自邵穆布以来,地方颓坏已极,噶礼初到两江地区,整饬地方事务,所参官员甚多,其以克扣钱粮、亏空库帑等由,“历疏劾罢江苏巡抚于准、布政使宜思恭、按察使焦映汉、督粮道贾朴、知府陈鹏年等”[29],实是借整饬事务排斥异己。张伯行巡抚江苏时,遇事持正,噶礼与之不相能,张以病乞休未获准。

噶礼弹压各异己势力,却未能始终端正自己的行为,不久便复态故萌。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发生科场行贿案,噶礼牵连其中。由此还引发了督抚互参案。张伯行疏参噶礼得银五十万,贿卖举人。噶礼旋即参张伯行“纵盗殃民”、“徇私作弊”等七条罪状。审理案件的钦差多偏袒噶礼或为其所制而做出有利其的决议。初,康熙认为“张伯行疏参云噶礼得银五十万两,未必全实,亦未必全虚,即噶礼所参张伯行之事,亦必有两三款是实。”[30]张鹏翮会同赫寿审理后认为应将张革职,噶礼降级留任。康熙认为案件并未彻底审清,这样的审查结果是草率完结,改派户部尚书穆和伦、工部尚书张廷枢重审。结果仍旧建议维持原判。对此,康熙认为张伯行居官清廉,为天下人所尽知。噶礼虽才具有余、办事敏练,而性喜生事,未闻有清正之名。命九卿、詹事、科道再议。其后又表明信不过噶礼的操守,吏部等衙门再议的结果是将噶礼、张伯行俱革职。最后康熙为此案作出噶礼被革职,张伯行留任的决定。

此前山西任上噶礼屡被弹劾,康熙却对噶礼保护甚至提拔,此时的督抚互参案,官员偏袒噶礼,而康熙却对噶礼作出革职的处罚?

首先,噶礼在总督任上不加收敛,擅行威福,更有贪污罪行连其至亲之人都深以为耻。《啸亭杂录》载“上因询其子所为,何以与张龃龉故。其母乃言子贪状,且言张之冤缱。上怫然曰: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31]其次,噶礼性喜生事,打压异己,康熙对其产生疑心,信任不再。噶礼曾摘录陈鹏年《虎丘诗》,奏称内有悖语,康熙认为并无他意,因而不为所动。又曾弹劾中军副将李麟骑射皆劣。等到李麟迎驾,康熙试之以骑射,俱优,“朕于是心疑噶礼矣。”[32]再次,张伯行素有廉洁之名,是天下人心中的清官。而噶礼连康熙都知其非清廉官,不信其操守。清官于地方、百姓乃至国家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保全廉吏,可“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蒙升平之福矣。”[33]将清官张伯行夺职的决定,康熙当然不能同意。而会审的官员、噶礼的支持者、甚至曹寅、李煦,亦有包庇噶礼之言。各方人员的举动表明噶礼的势力庞大,其关系网遍布朝野。而大臣树党营私为统治者所忌讳,如此前的鳌拜、索额图、明珠等。最后,康熙表明自己对满汉一视同仁的需要。清朝的统治实为满汉地主联合专政形式。康熙言“满汉俱系朕之臣子,朕视同一体,并不分别。”[34]噶礼与张伯行的互参,为康熙再次表明自己视满汉一体提供了一个契机,使汉族官员消除疑虑,更好地为朝廷效力,根本原因是为巩固清朝的统治着想。

五十三年四月,噶礼被其母控告与其弟色勒奇、子甘都在食物中下毒意图弑母,终被康熙赐令自尽。

三、结语

噶礼,以门荫授吏部主事,督运粮草有功受康熙赏识,其后,短时间内屡被擢升,跃居巡抚之位,其仕途之顺畅令人惊羡。其虽有肥己殃民之举而屡遭弹劾,但因勤敏能治事、帝爱其才及诸多因素交织,长期未被查办更跃居总督之位。然报应不爽,终于总督任上被革职。最后更因丧尽人伦,欲毒杀其母而落得身被赐死,妻子家人皆受惩罚的结局。与其出任封疆、风光无限之光景相比,其结局之凄凉亦令人不胜唏嘘。

参考文献:

[1]、[5]、[12]《康熙起居注》[C].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458、1250、2016页。

[2]、[6]、[11]、[25]、[27]、[30]、[34]《清圣祖实录》[C].卷243、194、226、265、259、249、25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16、1053、290、609、9、467、489页。

[3]《清史列传》[M].甘文焜,卷6。

[4]、[7]、[8]、[14]、[15]、[16]、[17]、[18]、[19]、[20]、[21]、[22]、[23]、[24]《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Z].第380、571、572、511、515、380、383、389、442、386、419、547、571、491号折。

[9]、[10]、[26]、[32]、[33]《清史稿》[M].卷278,中华书局,1977年,第10104、10105、10105、10107、10107页。

[13]、[31]昭梿.《啸亭杂录》[M].卷10,《噶礼母》,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54、354页。

[28]何孝荣.康熙惩贪述论[J].清史研究,1996(1):34

[29]《归田琐记》[M].卷五,中华书局,1981年,第84页。

猜你喜欢
表现
“高级黑”在国内舆论场和对外传播中的表现、影响与对策
读《现代艺术哲学》
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素描艺术中的造型语言与表现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