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汉语词语活用的精炼性特征

2014-11-12 06:42蔡丰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古汉语

蔡丰

[摘 要]词语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词语在活用的过程中会呈现出精炼性的特点。本文拟从状语描述的精炼性、动词表达的精炼性以及名词呈现的精炼性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精炼性特征。

[关键词]古汉语;词语活用;精炼性

词语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词语活用包括词义、词类、词的色彩等方面的活用。……显示了作家高度的语言修养和汉语词汇的巨大的艺术张力。”[1]“对于词类活用,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是片面的,肤浅的,只有从修辞方面进一步研究古人为什么‘在句子中改变其基本功能,才能全面地、实质性地把握其意义。”[2]本文所探讨的古汉语词语活用的精炼性特征就属于修辞角度方面的研究。《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精炼亦作精练,指(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词类活用的着眼点是词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适应题旨情趣,对词语进行筛选、提炼、运用,这种探究‘选词炼字的思维过程和结果,正是思维的流动和凝固,是苦心斟酌、反复修改的典型的词语修辞。”[3]“词语修辞,古人简括为‘炼字,作诗行文特别重视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将词语看作立言之本,讲究‘工在一字。认为‘一句所著力在此一字,一字之易,可使全句或全篇生辉。”[4]例如《红楼梦》中用“猴上身”来形容贾宝玉看到贾母激动兴奋的状态。仅一个“猴”字就精炼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我们可以由猴子的动作特点联想并感受宝玉的动作特点。由此可知,充分感受并理解词语活用的精炼性特点,不仅需要我们充分理解活用后词语的语义,也需要我们运用形象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活用前的词语进行联想和想象。本文拟从状语描述的精炼性、动词表达的精炼性以及名词呈现的精炼性等方面来探讨古汉语词语活用的精炼性特征。(注:以下所谈及的状语、动词和名词皆指词语活用后的词性。)

一、状语描述的精炼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提到:“状语指动词、形容词前边的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等的修饰成分。”这部分提到的状语描述主要侧重于名词活用作状语时的情况,兼及动词作状语的情况。“名词活用作状语时主要有表示比喻、表示工具、表示对人或对事物的态度等几个方面的作用。”[5]1、表示比喻。如《中山狼传》:“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又如《左传·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句中“人”意为“像人一样”。例中用一个“人”字形象地描述了“狼”和“豕”的动作特征,我们可以想象人站立的样子,更好地理解活用后的语义。2、表示工具。如《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又如《列子·汤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句中“车”意为“用车”;“箕畚”意为“用箕畚”。例中分别用一个“车”字和“箕畚”二字简要地说明了所使用的工具。3、表示对人或对事物的态度。如《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又如《史记·游侠列传》:“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句中“兄”意为“像对待兄弟一样”;“父”意为“像对待父亲一样”。例中分别用一个“兄”字和一个“父”字详细地写出了刘邦对待项庄以及田仲对待朱家的态度。4、表时间。如《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如《乐府诗集·木兰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句中“朝”和“旦”意为“在早上”;“夕”和“暮”意为“在傍晚”。每例中仅用了两个字就准确地表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5、表示身份。如《史记·屈原列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又如《史记·孙膑列传》:“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两例中“客”皆意为“以客人的身份。”例中分别用一个字传神地写出了楚怀王死于秦国的事实以及田忌待孙膑的态度。动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相对比较少。如《聊斋志异·促织》:“儿惧,啼告母。”又如《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句中“啼”活用为状语“哭着”;“笑”活用为状语“笑着”。例中分别用一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总之,在名词、动词活用作状语的过程中,古人往往用极少的词语传达出了“丰富多彩”的语义,这也使古汉语词语在活用后呈现出精炼性的特点。

二、动词表达的精炼性

本部分提到的动词表达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作动词以及动词的使动用法、为动用法等。1、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句中“肘”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句中仅用一个“肘”字,既具体交待了动作行为的部位名称,又生动地描绘了连续发出的二个动作。“肘”这个活用词的作用具有“撞”、“碰”等动词都无法概括的意义。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绿”意为“吹绿”。句中仅一个“绿”字充分激起了我们的视觉感受,让我们仿佛能感觉到春风的温柔,也能让我们充分想象并体会到了春回大地的动态的美感。3、数词活用作动词。如《战国策·燕策一》:“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患,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又如《国语·齐语》:“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叁其国而伍其彼。”句中数词“百”、“什”活用为“超过百倍”、“超过十倍”;“叁”、“伍”活用为“三分”、“五分”。每例中仅用两个数字就传达出了丰满的语义,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4、动词的使动用法。如《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又如《左传·襄公十年》:“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及河,王复之。”句中“覆”、“复”皆为使动用法。“覆”意为“使……覆”;“复”意为“使……恢复”。每例中仅用一个词就传达出了“超量”的语义,这也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5、动词的为动用法。《墨子·兼爱中》:“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焚舟失火,……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又如《汉书·万石君石奋传》:“愿归丞相候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句中“鼓”、“避”皆是为动用法。“鼓”意为“为……击鼓”;“避”意为“为……让开。”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样,动词的为动用法也用较少的词语传达出了“超量”的语义。总之,在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作动词以及运用使动用法、为动用法的过程中,古人往往用极少的词语传达出了“超量”的语义,这也使古汉语词语在活用后呈现出精炼性的特点。

三、名词呈现的精炼性

本部分提到的名词呈现主要包括动词活用作名词以及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情况。1、动词活用作名词。如《孟子·滕文公章句上》:“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又如:《论语·泰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句中“学”、“鸣”皆活用作名词。“学”意为“所学的东西”;“鸣”意为“鸟的叫声”。每例皆用一个动词来表达了与之相关的容量大得多的名词的语义,使我们在想象动作动感的同时,也能体会其活用后名词所蕴含的不尽之意。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如梦令》:“应是绿肥红瘦。”又如《登泰山记》:“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句中“绿”、“红”、“平方”、“圆”皆活用作名词。“绿”、“红”意为“绿叶”、“红花”;“平方”、“圆”意为“方形的石头”、“圆形的石头”。两例分别用两个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和两个表示事物形状的形容词引出所描写之物,使我们能运用视觉感受来体会“绿叶”、“红花”的形象特点,现实感颇强。词语活用后的名词语义分为抽象语义和具体语义两种。以上面所举例子为例,抽象性的语义如:“绿”、“红”等。具体性的语义如:“平方”、“圆”等。“有些抽象名词带有明显的性质意义,原因是抽象名词并非人们对有形实体认识的结果,而往往反应了人们关于抽象事物的概括。其内涵的实体意义和性质意义没有明确的界限。”[6]由此可知,活用后的名词若是抽象的,其精炼性特征更强。因为理解抽象名词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想象思维才能理解。而投入更多的想象思维则意味着包含有更多的语义信息。而抽象名词经理解后也是很“接地气”的。总之,在动词活用作名词以及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过程中,古人往往用极少的词语传达出了“现实感颇强”的语义,这也使古汉语词语在活用后呈现出精炼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名词、动词活用作状语的过程中,古人往往用极少的词语传达出了丰富多彩的语义;在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作动词以及运用使动用法、为动用法的过程中,古人往往用极少的词语传达出了“超量”的语义;在动词活用作名词以及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过程中,古人往往用极少的词语传达出了“现实感颇强”的语义。这一切导致了古汉语在词语活用的过程中精炼性特点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孔昭琪.《红楼梦》的词语活用[J].泰安师专学报.2000(04)

[2][3][4]张帜.论词类活用的修辞效应[J].锦州师院学报.1995(01)

[5]黎千驹.古汉语知识二百题[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85

[6]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05)

猜你喜欢
古汉语
“同中有异之美”
《兰亭集序》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探微
梅县客家话对古汉语语音的传承
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古汉语被动句历史演变的研究综述
标话词汇限定成分的后置
谈古汉语主语隐去对韩国语教学的启示
论“以”在古汉语中的介词功用
论古汉语词语活用的形象性特征
浅议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