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上的取经人

2014-11-14 12:45作者
创作 2014年4期
关键词:师徒猪八戒师兄

作者:曾 灿

学校:北京市朝阳区大黄庄小学

取经路上的取经人

作者:曾 灿

学校:北京市朝阳区大黄庄小学

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美妙的神话世界,创造了许许多多神奇的童话一般的故事。在塑造各式各样人物形象方面,作者想像力异常地丰富和大胆,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加以人格化。任何人格化的东西最终都可以为一个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所用。比如最为人们所知的孙悟空是猴,又比如猪八戒是耳大鼻长的猪等等,还有许许多多的妖魔精怪都各个具有它不同的原形。就总的情况来看,不少艺术形象虽然离奇古怪,但根子上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的土壤。故事被写得神奇幽默而有趣,处处都包含着一定的社会现实内容。

作为一部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除了阐述大量的佛教知识之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唐僧师徒们那般可爱可气或者是可叹的性格特点了。

孙悟空是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物。从某些方面看,简直有点无法无天。他闹天宫,闯龙宫,斗神仙,并且,他敢在花果山自己称王,等等等等。他曾被天兵天将重重包围,他曾经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经受火炼,他曾经在五行山下经受过五百年的辛酸,然而他的种种经历,恰恰又让他自身的能力变得强大起来。孙悟空不仅敢打敢骂,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恐惧,不会退缩。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再大的困难都难不倒他,再大的危险都吓不着他,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勇敢和智慧的化身。

猪八戒是好逸恶劳的代表人物。在很多情况下,猪八戒都表现出缺乏信心和恒心,动不动就要分行李,动不动就要散伙,还动不动就产生回高老庄的念头,无处不显示胆小自私的模样,甚至好几次受到菩萨和师兄的作弄都不思悔改。正如孙悟空派他去巡山,他就满腹牢骚,骂孙悟空他们“在那里自在,撮弄我老猪出来探路!”没走多远就钻到草丛里快快活活睡了一觉。醒来之后,面对着三块青石就像面对着师父师兄师弟一样自问自答,编造起谎言来让人哭笑不得。不过,猪八戒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除了贪吃贪睡贪清闲之外,他也有不怕脏不怕累的一面,在取经路上是大师兄不可或缺的助手。

与孙悟空和猪八戒相比,唐僧和沙和尚又具有了另外的一种人物性格。在作者的笔下,唐僧经常会是非不分,活像一位不辨好歹的昏庸长者,处处表现的软弱无能又胆小怕事的模样。身陷险境的时候,要么是纷纷落泪,要么是魂飞魄散,要么是惊得连马鞍都坐不稳,其实,作者用意主要是为了烘托当时的险恶处境和师父的慈悲情怀。这样的情景,让谁看了谁都会着急,让谁看了谁都会感动,让谁看了谁都会心碎。不过,师父毕竟是取经路上的主心骨。虽然取经路上有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但师父始终是信心坚定,抱有一种不取到真经就绝不会回头的意志。至于沙和尚呢?他是排行最小的师弟,一副寡言少语的木讷模样,冒险的事情轮不着他,出风头的事情也往往轮不着他。他始终挑着取经的行李,自始至终是默默无闻,殊不知正因为他有这种性格特征,现实当中处处也都少不了这种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角色。

看完《西游记》之后,不禁让人想起太多太多的人和事。社会上处处都有孙悟空的角色,社会上处处都有猪八戒的角色,社会上处处都有唐僧和沙和尚的角色,唐僧师徒的角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是又有谁真正明白自己就是属于那一个角色呢?有人说,唐僧师徒的角色似乎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性格当中。也就是说,谁都有孙悟空的一面,谁都有猪八戒的一面,谁都有唐僧和沙和尚的一面,我看这样的说法的的确确有道理。做什么事如果能像唐僧师徒一样,完完全全具备唐僧师徒的协作精神,尽管面临的问题会像取经路上一样艰难,最终问题的解决也肯定会像取经一样确切无疑的。

《西游记》有太多太多值得琢磨的东西,当妖魔鬼怪的的确确能作为生活当中的诱惑时,这样的生活,当然也会让人觉得有点眼花缭乱。

诱惑归诱惑,毕竟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是最重要的。至于《西游记》之所以是名著,那样的话题,就不是这里能说得清楚的了。

指导老师:仇务川

点评:《西游记》是部常读常新的书,以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可以成就许多风格迥异的文章来,但这需要作者用心。用了心去琢磨,文章便没有难写的了。

猜你喜欢
师徒猪八戒师兄
扎根现实的罗丹师徒
唐僧师徒为什么不“飞着”去取经?
猪八戒问路
猪八戒失眠
猪八戒减肥记
窘死人的美女表白
对不起,我是来表白的
北大女生初次表白实录
师徒智过分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