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在对联中的应用

2014-11-14 13:07潘家农
对联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试金石双关苏中

●潘家农

常用对联修辞方法中有一种『双关』技法,即在某些语言环境中,借助词的多义和同音,用一个词语同时关联两种事物,使语句具有双重涵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或深化,给人以思索的空间。

双关的方式大概有三种。

1、寓意双关。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寓意于竹,借咏物而言志,非常巧妙。

2、借形双关。

清风此世难偕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此联表达了抗清义士与朝廷不共戴天的决心。『清』既指风又指清朝,『明』既指月又指明朝。 同字借义称作借形。

3、借音双关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何)、藕(偶)、杏(幸)、梅(媒)』四对同音字转为第二种意思: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须媒。

利用借音使联语双关,达到求婚目的。

双关法还常运用不同的词性或结构。

金石含金,试金石,试金石;

(笔者对句)

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

(网上出句)

复用『救火车/试金石(古仄)』。前面一对都是专用名词, 后面都变成了『一二结构』的动宾词组。 救… 火车/试… 金石。

不久前,在北京楹联学会主办的『柳荫杯』征联中,我拟了个出句:

送卯龙须木,柳下惠嘉荫。

因个中要点较多、难度较大,故应征稿中没有妥贴的对句。有网友说: 俗话讲『世间无不可对之对』,但拟制高难出句的人最好自己能对得上来。其实我是有对句的,只是身为评委,不能自己博取奖金罢了。在下对句是:

观鱼虎尾禾,苏中成暖坐;

注①送卯(兔)→ 观鱼(唐代是三十六生肖,有兔、鱼、龙、虎等。)

②龙须木→ 虎尾禾(』虎尾『虽为草名,但植物学分类属于禾本植物;『龙须』是树名,分类属木本。)

③卯+木=柳→鱼+禾=稣(通『』苏,见《集韵》; 苏是一种草)

④柳下惠→ 苏中成(泰国驻我方旅游办主任。寄意引外宾来游);柳下→苏中苏(草丛中);惠→成(皆转动词)。

⑤嘉荫→ 暖坐(同『座』; 典出《宋史·舆服志》。喻苏草为座。)

⑥嵌字: 柳荫→ 苏坐(起坐无拘。 见《辞源》)。 上下联合嵌『苏坐柳荫』,喻行坐园中无拘无束。

联中『卯』双关『时间/动物』; 『龙须』双关『植物/动物』『柳』双关『植物/姓氏』;『柳下惠』双关『人名/短语』; 『柳荫』双关『境域/公园名』。一联五双关,亦属罕见。

另外, 我想特别提醒联友: 双关如果用于文字游戏,自然无伤大雅。如果隐涵思想内容,希望是正面的、积极的。 如前面例举的咏竹联等,应该鼓励和提倡。 但有时也会遇到负面、消极的双关联,千万要注意和避免。

一次范曾在电视台讲对联时,参加互动的听众出了个下联(范曾未能对出):

不崇文,不宣武,只要东西。

此联涉及四个北京市的区名: 崇文、宣武、东城、西城。 当时正逢北京市针对南北发展不平衡而推出重大举措,四区合二。崇文区并入东城区; 宣武区并入西城区。也许有人剑走偏锋,将『不崇文,不宣武,只要东西』理解为不讲本事(文武),只讲物质(东西),这大概是对当前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讥讽,但我们应从首都形象出发,选择正面应对:

由公用,望永康,何分前后;

对句含京城四条胡同名: 前公用、后公用; 前永康、后永康。『东西/前后』原本为方位词。『东西』又双关事物名词; 『前后』双关时态名词。 公用/永康(动)属自对形式。全句意为: 才干任由公共使用,祝愿首都永远安康,贡献不分先后。 对句化消极联为积极联。

猜你喜欢
试金石双关苏中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苏中小延安”的由来
试金石
哲理漫画
岁月·沉淀之爱
双关
一语双关
人生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