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对外宣传工作

2014-11-14 06:15年士萍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11期
关键词:邓小平探析

年士萍

[摘 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规划和设计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战略目标时,始终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同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世界主题变换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律的论述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对外宣传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1-0012-03

对外宣传工作是对外开放的先导,也是展示中国形象,架起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规划和设计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战略目标时,始终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同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世界主题变换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他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为我国对外宣传主题的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关于对外宣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律的论述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为新时期对外宣传主题的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逐步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邓小平以他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国际意识,深刻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1]他客观、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环境,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他还多次提出,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2]他说:“我们诚心诚意地希望不发生战争,争取长时间的和平。”[3]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改变了过去一直认为的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特征的认识,阐述了我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依据这一判断,我们党对时代特征的认识实现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对外宣传的主题也从过去宣传革命和战争转为宣传和平与发展。通过中国声音的传播,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求和平、谋发展的心声,了解我国的政策和主张。

二、邓小平关于对外宣传意义与宗旨的论述,为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加强对外宣传,既是恢复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需要,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树立中国和平形象的需要。

由于我们过去的失误和西方舆论的误导,长期以来中国给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以贫穷落后,政策多变,社会不安定的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影响的扩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又把中国“妖魔化”,制造“中国威胁论”,力图把中国描绘成一个专制、没有自由的国家。这些言论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十分不利,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对此,邓小平指出:“恢复我们党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同时又指出:“在国际上,肯定会进一步增加国外的同志、朋友和各种程度的合作者对我们的信任。这一点,对于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于加强国际反霸斗争, 都是有利的。”[4]

针对对我国进行的攻击污蔑,邓小平一方面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揭露西方大国的煽动性宣传;另一方面,他认为,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必须反复宣传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上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最爱和平”。他说:“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也永远不当头。但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5]对外宣传就是要展示中国爱好和平的真实形象。

对外宣传是架起中国通向世界的桥梁。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日益紧密,向世界介绍中国和向中国介绍世界,便成为了对外宣传工作的宗旨。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6]他一再强调:“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7]通过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可以让中国更深入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对外宣传要先行一步,把中国的真实形象展现于世界人民面前,为中国走向世界架起沟通的桥梁。

外交活动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展广泛的外交活动,通过与各国政党、政治组织及各界人士之间的接触,坦诚交换意见,广交朋友,宣传中国的国情和外交政策,以实现增信释疑,扩大共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邓小平在外交活动中身体力行,利用各种场合,做了大量的对外宣传工作,为我国对外宣传树立了光辉的典范。1986年3月28日他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说:“我们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我们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最有利于世界和平。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现行政策不能变,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政策都不能变。我相信,只要坚持现行政策,搞它几十年, 中国会发展起来的。”[8]

三、邓小平关于对外宣传理念方法规律的论述,为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了实践思路

对外宣传是展示国家形象,延伸政府外交,争取国际认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9]其价值具有满足国际受众需求和传播我国宣传诉求的功能或效应。因此,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时,既要了解传播对象的心理和特征,还要讲究宣传的方法和手段,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邓小平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数学物理反问题探析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