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之分析

2014-11-17 17:08谢莹杨伟文
科技传播 2014年21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工作者

谢莹,杨伟文

1.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工作,尤其是有关应用与开发领域方面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为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倾斜政策,以保证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然而,高校还有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了起来,仍难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对企业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有极大的帮助,而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双赢。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原因

1.1 高校教师的功利因素导致科技成果的实用价值的缺乏

当前,从高校申报的科技成果统计来看,很多的科技成果因为没有实用价值,这主要的原因是一些教师做科研时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一方面,现在高校在给教师评职称还是晋薪时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是以科研成果的多少来评价,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只好选择一些自己或人家已经做过了的课题稍作加工,得出一个并无太大价值的成果,作为晋级、晋薪、捞取社会地位的资本;另一方面,保护主义严重,有些教师在做科研时,由于存在竞争关系,不希望别人或别的单位了解自己的科研的方向和进展,出于利益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不能达到资源共享,所以研究出来的成果可能会出现重复或重叠,缺乏新意和实用价值,不太可能引起投资者关注。

1.2 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

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教学和科研,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没有一套很完善的标准,一方面,评价标准中指标体系过多过细,束缚了科研者的创新,采用许多指标体系来量化评价科技工作,虽然对于科技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有很多具有创新性的科研却由于某些或某个指标没有达到而中途夭折,这就在无形之中打击了科研工作者的信心,同时也固化了一些科研工作者的思维;另一方面,评价方法的简单化,是科研成果缺乏创新的主要原因,对于成果的认定,主要以专家学者的评审结论作为依据,可是专家在评审时受到人情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观和全面地评价,从而影响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科研成果缺乏创新也就导致有些科研成果实际上没有应用和开发的价值。

1.3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途的困难

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和产业化阶段。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中试阶段,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主要也是在这一阶段失败。一方面,高校在科研上的经费有限,在中试阶段资金缺口大,由于高校完成的大量科技成果主要是基础性,这些科研成果要想转化为有商业价值的生产技术或产品,能进行产业化,必须经过中试阶段,而中试阶段需要依靠生产用的设备,以及有工程技术人员来协助,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可是,高校不可能提供大量的资金来完成中试任务;另一方面,转化渠道的局限,在一些规定的限制下,高校有很多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无法转化,比如高校与高校的教师或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在转化时的有关产权分配问题、如何承担投资风险的问题、以及如何吸引投资等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大量的高校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2 解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的策略

2.1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大应用领域的科研

高校科研的重点在基础研究方面,对于应用研究不重视,而企业需要的是应用方面的科研成果。高校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向应用领域要有所倾斜。第一,高校的教师或科研人员要深入厂矿企业,了解企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自己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去解决企业的问题;第二,高校老师或科研人员要深入社会或市场了解人们现在所需的产品,然后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所需要的产品;第三,要加强与企业或各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强所选择课题的纵向与横向交流。

2.2 改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

科研成果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它既需要有同行对专业知识的评价,也需要评价科研成果的应用,因此科技评价机构至少应该有两部分人参加,一部分是同行专家,另一部分是外部的专家(比如企业的工程师、销售经理等)。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不同方面进行完善,同时也重点突出,因此,高校应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2.3 多途径对中试阶段投资

中试阶段是科研成果转化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但中试所需要的资金比试验室阶段大得多,因此加大中试阶段的投资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把科技成果债权委托给风险投资公司,如果成果转化成果并取得效益后,投资公司可按合同提成,如果中试阶段失败了,也可风险共担,同时也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高校每年划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鼓励科研者对中试进行投资,也可与科研者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投资,这样不仅能调动科研者的积极性,而且能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3 结论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科研工作者本身,也有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转化过程中的问题,要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工作者加快应用领域的科研,高校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拓宽转化渠道,高校的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的难题才能有效地解决。

[1]金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3(12).

[2]司富春.让高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更高效[J].教育与职业,2014(16).

[3]张美书,吴洁.略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选择[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科技成果工作者
科研成果转化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