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误区及对策

2014-11-18 11:38龚媛媛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关键词:幸福认知误区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认知幸福时存在的几个误区,如:注重物质幸福,忽视精神幸福;注重个人幸福,忽视社会幸福;注重结果幸福,忽视过程幸福,等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可以从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开设幸福教育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幸福能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认知;误区;对策

幸福,是人由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不断追求进一步满足所产生的对人生总体上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在观念体系中,幸福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幸福的感受,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大学生作为优秀且影响力巨大的青年群体,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不少大学生幸福感越来越淡化,即使最优秀的学生,在光鲜成绩的背后,也承载着很大的压力。极少数学生不堪重负,心理失衡,甚至走向极端道路。这种放弃理想、放弃责任、甚至放弃生命的行为,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大学生的幸福认知现状必须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大学生幸福观的误区

为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状况,笔者在长江大学实施了一项有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的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整体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的,是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他们倾向于把家庭美满、健康平安、自我价值的实现理解为幸福,但是,必须注意到,目前大学生幸福观也存在以下误区:

(一)注重物质幸福,忽视精神幸福

大学生对幸福认知的偏差,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把物质享受当作幸福,有20.3%的大学生认为“有钱就会幸福”。可见,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物欲迷离的思潮不仅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在大学校园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似有抬头。这样的观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把学习当作沉重的负担,产生了厌学情绪,丧失了学习动力和奋斗精神;体现在恋爱价值取向上,就产生了诸如“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恋爱观。这一切荒唐行为的背后,主要还是重物质享受的幸福观所致。这种重物质享受的幸福观,抛弃了很多美好的价值,造成了大学生人生和价值取向上的盲目。

(二)注重个人幸福,忽视社会幸福

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核心。马克思曾说:“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他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善”,只有“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真正的有机的统一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这就要求人们在为社会奉献中塑自己、满足自己,同时也要求社会积极关心每个人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精神和物质需要。然而,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为社会做贡献”为人生幸福的仅占22.5%。这种幸福认知误区的根源在于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一些大学生对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缺乏足够认识,一味索取而疏于奉献。不少大学生越来越崇尚“个人意志”,认为幸福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和社会无关,甚至认为可以任凭欲望使然追求幸福。他们只关注个人的小幸福,不重视社会集体的大幸福,只受一己需要的支配,不管社会集体的存在。

(三)注重结果幸福,忽视过程幸福

过程幸福观是相对于结果幸福观而言的。将幸福看成是一种永恒追求和不断实现的奋斗过程,并在每一次小的目标实现后去不断体验幸福意境,就是过程幸福观。对于漫长而短暂的人生而言,人生幸福应该体现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而非得到的结果上。虽然艰苦的追求而不一定取得成功,但其中却绝对地蕴涵着成功的希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过程幸福观,才能真正体验到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才能体验到每次小的幸福之后所激起的那种不断奋发向上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从而百折不挠地奋发进取,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快乐和痛苦。

幸福的过程大都夹杂着痛苦和失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然而,每次经历幸福的过程后,都会产生更加充实奋发的心理体验。反之,如果只注重结果幸福,目标一旦实现了,往往带来空虚和无聊的体验。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幸福就是达到目标,他们期待美满的人生结局,能够认识到要靠自我奋斗来实现幸福,但在追寻幸福的过程中,往往忽略过程幸福,把每一天看作重负,艰难跋涉,只为有朝一日成功成才。这种观念的有利之处在于,在目标指引下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弊端在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过大,难以持久。毕竟,“幸福是拥有健全生活的经验,是全部生活行为所追求的持续性状态,而不是一个漂亮的大结局。”只有快乐是不足以达到幸福境界的,同样,只有目标也不够,如果仅仅把幸福放在将来,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那么当下就成为将来的工具,要得到将来的幸福,学生就必须牺牲当下的生活。真正的幸福在于过程之中,在于实现目标的每一步之中。

二、破除幸福认知误区的对策

根据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特征及形成的制约因素,为树立和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幸福观,克服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误区,可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

马克思曾说过:“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和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蕴含着痛苦。” 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前提。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就是要使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幸福感,具有积极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可考虑从以下环节着手:第一,学校要努力建构显性与隐性的“幸福”课程,使大学生接受关于积极心理与幸福观的教育;第二,高校要开设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并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第三,学校要利用班会课、德育课和团队活动课的时间,对大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心理教育,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和提升其幸福感;第四,要加强对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使学校心理教育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和有效性。endprint

(二)开设幸福教育课程

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将幸福价值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哈佛,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课”是最受欢迎的选修课。而中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其内在价值“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享受幸福生命上”。其内容在本质上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幸福观,提供了中国式“幸福教育”课的基本条件。因此,幸福教育应当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修课程是否成功,关键看其内在价值是否实现。要以评教为手段,推动师生相互影响、激励和鼓舞,让师生在双向交流中探索人生,在教学相长中领悟幸福。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高校而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应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营造幸福和谐的文化氛围。要深入开展校风学风建设,开展专题讨论、组织自律承诺、设立“诚信考场”,将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营造富有时代气息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形成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学生从自然自发学习状态向为远大理想目标而学习的自觉状态转变。要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方向标,催发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举办名家讲座、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研究与创作,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学生幸福能力

培养学生追求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十分坚信,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终归要落脚到学生的感知与体验上来。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幸福,让学生意识到,幸福的本质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幸福不仅是静态的享受,更是一种动态的创造过程,通过系统的素质拓展课程与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品位、纯正的志趣,拒绝沉迷网络,远离生活中的不良嗜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最诱人的幸福存在于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存在于坚韧的学习创造中。要引导学生静心思考、快乐学习,用体验式、启发式方法,让学生感受理性与情感结合的深刻内涵,把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帮助树立科学的时间观。珍惜时间,用好时间,是对幸福的最大投资。通过体验式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并相互监督、彼此砥砺、共同进步。

(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学校是人群高密集活动场所,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幸福,与大学生的幸福观也是息息相关的。当前高校安全事故频发,其惨痛教训值得警惕。首先,应强化校园门卫值守、安全检查、内部巡逻等制度的执行,提高校园安保水平,提高校园保安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增强校园专职保安的安全保卫能力。其次,要落实应对消防安全和卫生安全的措施。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消防、卫生的管理,对学生宿舍、图书馆等火灾易发区要不定期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保证相关设备的配置。对学校食堂、学校内的一些小吃店等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查,避免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再次,要按照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和体制建设要求,适时地建立和完善与学校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强有力的、科学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

三、结语

人人都向往和追求幸福,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感的获得以人的认知能力为基础。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对生活的认识及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体验,也就是一个对生存环境的认知,是个体在现实活动中运用智慧的过程。这一点,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进步。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不缺少产生幸福的条件,而是缺少体验幸福的能力。所以,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幸福的体验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形成积极追求快乐和幸福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 樊浩.道德与自我[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3]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牛文明、赵燕.幸福的实现——课程的维度[J].中国德育,2008.

[6]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五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基金项目: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幸福观与幸福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龚媛媛(1992- ),女,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幸福认知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