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障服务研究

2014-11-18 08:27李江昊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

李江昊

【摘 要】文章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下对于皖江城市带的社会保障服务进行研究,文章阐述了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障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

皖江城市带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一)公共服务的含义。公共服务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公共物品和服务与私人物品和服务相对应。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与受益的非排他性。这里的公共物品,包含着公共服务的内容,区别只在于,生产领域的公共物品是有形的,而服务领域的公共物品则是无形的。公共服务的内容,既包括第三产业中的第四层次,即国家机关通过直接提供劳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也包括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向居民提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服务。

(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1)有利于缓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三:一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二是城乡居民之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所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政治稳定。(2)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济意义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向财力不足的地区转移财用以增加公共品的供给,所产生的效用要大于投向财力充沛的地区,会出现帕累托改进,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从而提高有限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障服务的现状

(一)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障服务的基本情况。根据相关文献的阐述,本文所阐述的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是指居民应当不分城乡、不分地区地享有对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和社会救助的基本权利,并能够实现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

本文据此选取了三类指标,即各地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及新型农合参保率。

(二)皖江城市带社会保障服务存在的问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最高的是铜陵达到了34.4%,而最低的巢湖仅仅只有不足百分之六,相差甚远,且大部分城市的基本医疗参保率都不足10%,令人堪忧。而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最高的是马鞍山,是参保率最低的巢湖的数倍。而新型农合参保率有三个地方达到了百分之百,但笔者认为达到百分百的数据的可信度值得商榷。可以在表中看出的是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在各个地市差距较大,经济发达的地区参保率较高,但与均等化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三、皖江城市带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政府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上级政府很难对下级领导进行均等化绩效评估,因而很难在官员与均等化之间形成有效关联,实现充分激励。务型政府尚未完全建立。漫长的封建时代在当代人思想上或多或少留下了烙印,特别是“官贵民贱”、“官本位”的从官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当代政府官员,妨碍了公共服务观念的形成,服务意识淡薄。

(二)均等化制度不完善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与供给不均衡,有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原因,也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原因。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是指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关的正式、非正式制度,如均等化法律规范、均等化管理体制、党和国家政策以及有关均等化的基本社会价值与文化因素等。受行政传统的影响,加之我国公共管理改革起步较晚,现阶段我国均等化立法体系相对缺失,均等化制度建设也不配套。皖江城市带的各级政府的均等化制度也相对不够完善。没有国家为主体的指导,地方很难有一个完善的均等化制度。

1.各地政府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皖江城市带作为我国发展战略上的重要一环,要求皖江城市带的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政府应该对市场机制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政府要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杜绝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政府不能以牺牲提供公共服务为代价专注发展经济,更不能介入市场能够配置资源的领域与民争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构建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机制,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品供给制度。不少学者认为:在强调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提倡基本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除了直接生产和供给,政府还可以在一些公共领域引入私人生产,政府则作为供给的主导者和最终责任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生产者进行付费、协调和监督;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各类慈善组织、基金会等民间组织和民间闲散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或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与合作,从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扩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论社会保障绩效治理的操作性路径
家庭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初探
论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