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同意”的生成

2014-11-18 09:07黄大海韩岩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3期
关键词:制造新媒体

黄大海 韩岩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网络时代新媒体的特点,描述新媒体制造“同意”以及“集体意志”的形成过程。文章认为网络的发展使得“主导性”声音消失,人们利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制造“同意”的过程,而参与的结果往往会形成“集体意志”。但是这种“同意”和“集体意志”是在不被领导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应该为其确立边界。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霸权;制造“同意”

一、“文化霸权”中的“同意”

“同意”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葛兰西认为“同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他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发自内心的“自愿的”同意与选举创造出来的“同意”。前者是在市民社会中,基于对“常识”的信奉,在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与意愿的前提下的一种对国家和对政权的积极地认同;后者则是政治社会中对选举结果的服从而创造出来的“同意”。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的“同意”的生成方式的差别

(一)传统媒体的“同意”

在传统媒体居于主导地位的大众传播模式中,受众作为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很少有机会向媒体以及大众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只能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媒体的信息,交流沟通的范围很狭窄,向大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几乎没有。

在传统大众媒体的面前,受众只有听从而没有反馈的权利。此时的大众媒介作为文化霸权产生的一个场所,它在社会群体之间制造出来的是一种“消极”的“同意”,社会各个群体接触媒体只是为了获取其中对于自身的生产生活有价值的消息,对于其中能够制造出对国家、对政府的“同意”等内容只是表面上的“了解”而不是深层次的“接受”。

(二)新媒体中“同意”的生成方式

首先,在网络中,原本的媒介信息接受者变成了新媒体的使用者:原本十分有限的传播内容变成了如今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单向传播变成了新媒体中的互动交流。海量信息使用户主动寻找自己“同意”的内容成为了可能,而参与式的传播模式则使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同意”,这种自己塑造出来的“同意”相比于“沉默”的“同意”显得更加稳定。另外一方面,用户利用新媒体参与一些在传统媒体时代是无法完成的社会管理,也是一种制造积极“同意”的方式。用户的参与本身就是“同意”的一种。参与即表示其对此事件的关心,并把自己作为事件管理的主体来对待,是对自身的主体地位的一种认同,这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制造“同意”的方法中所不具备的。

其次,互联网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生产者,人们都有成为大众关注对象的机会。海量的内容和日益先进的搜索技术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更多的去接近自己“同意”的内容,在接近的同时,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发到网络上去,影响别人、征得别人的“同意”。这种“同意”的生产方式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首先,每一个人都会试图去影响别人,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更多认同。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同意”的制造者是国家和政府,人们并不愿意接受这种强行灌输的“同意”;其次,任何人在寻找自己所“同意”的内容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和自己的原本的信念相冲突的信息,人们在比较和筛选信息与观点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意”将更加的稳定。

三、新媒体与“同意”的制造

(一)新媒体作为制造“同意”的一种方式,相对于教育、宣传来讲是一种更加隐蔽的、非强制性的制造“同意”的方式

教育和宣传是国家和政府制造“同意”的两种基本方式,教育和宣传的内容都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接受者的意愿所改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十分明确的目的性。相比之下,新媒体在制造“同意”的过程就显得更为隐蔽和温和:新媒体制造“同意”靠的是交流和参与而不是强制地“灌输”。人们利用新媒体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同意”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意见在交流之中相互碰撞往往会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而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又是极快的,这些观点可以快速的传达到用户那里,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对某一事件的“同意”(这种“同意”有些时候可能是非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公认的处于领导地位的意见,“权威”的力量被众多的声音消解,媒介素养更高、更为理性的人们拒绝接受“灌输”的思想而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二)新媒体非自觉地成为国家和政府制造“同意”的一种工具

以往的制造“同意”的机构(如学校、传统的大众传媒机构、或者宣传机构)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受国家的影响,国家对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或者说,他们都有着一项明确的任务:为国家或政府的合法性做辩护,制造人们对国家和政府的“同意”。这种情况在网络时代的新媒体当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网络的控制力度在不断地下降(许多自媒体是国家根本无法控制的),国家和政府对新媒体的直接利用的机会和可能性相比于传统媒体已经明显地减少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媒体没有为国家和政府制造“同意”。新媒体的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干预相对很少,相对来说是很自由的传播渠道,这种传播渠道和传统的自由度很小的大众传媒形成了互补,构成了两个制造“同意”的不同场域:大众传媒由于受到国家和政府的直接影响,必须主动自觉的承担起制造“同意”的责任;新媒体作为制造“同意”的一种工具,其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其“参与”、“交流”的方式仍然是一种很好的在社会各群体或阶层当中制造“同意”的一种方式。因此,新媒体在这方面可以作为大众传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 周兴杰.批判的位移—葛兰西与文化研究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3] 安东尼奥·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黄大海(1990- ),男,辽宁丹东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韩岩(1991- ),女,山东泰安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造新媒体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的价值工程应用分析
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运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从“制造”到“智造”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