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换乘查询系统的优化枚举算法研究与应用

2014-11-19 18:20徐炽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6期

徐炽

摘 要: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便于乘客进行路线选择的优化枚举算法,并探讨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查询方案。对n次公交换乘算法进行改进,引入紧邻站点和站站快表,提高公交查询系统的实用性和查询效率,从而吸引出行者优先选择公交车出行方式。

关键词:公交查询 优化枚举算法 Java Applet 最少换乘

中图法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9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出行频率不断增加,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人均占有道路少等优点。城市道路基础建设规模扩大的同时,道路的延伸后,随之满足人民需要的公交线路也在不断地增加。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系统,为方便地提供给人们出行时选择最优的公交换乘方案。在多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复杂情况下,如果通过换乘进行协调配合,那么将会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减少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

由于我国在公共交通管理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推行公共交通换乘方面没有加强,因此,在公交换乘系统的开发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交换乘查询系统的开发及推广也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公交换乘查询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1]。

(1)公交线网管理混乱,没有建成换乘枢纽。

(2)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终端没有普及。

(3)公交查询信息单一,不能满足出行者需求。

(4)查询信息陈旧,没有数据维护管理员。

1 公交换乘理论基础

公交换乘从换乘交通工具的一致性来讲,主要分为多方式换乘和普通换乘。多方式换乘是指换乘前后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不同;而普通换乘则是指换乘前后的交通方式是一样的。本系统所要设计的换乘系统主要指的是普通换乘,主要针对公交这种特定的交通方式进行设计。

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结构可按三种不同的线路网组成,分别是:放射形线路网、主干线和驳运线相结合的线路网、带有环线或切线状线路的放射形线路网[2-3]。

公交换乘的特性:

(1)换乘的必要性。

(2)换乘的有效性。

(3)换乘的多功能性。

2 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研究

基于距离最短的换乘方式,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减少换乘次数,避免换乘频繁带来的麻烦。因此,换乘理论中,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方式,与实际换乘系统的应用联系更为紧密。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换乘算法的算法思想核心是,根据调查显示[4],出行者出行时对于公交线路的选择时,多数优先考虑是否有直达车,如图1(a)所示。如果没有直达车,则考虑一次换乘的方案,然后考虑中间站的位置,如图1(b)所示。如果没有一次换乘的方案,则考虑多次换乘,二次换乘如图1(c)所示,三次换乘如图1(d)所示。

基于优化枚举快速算法,通常情况下搜索得出的换乘次数要比实际公交换乘次数多。原因是算法理论搜索得出的是只考虑在原地换乘的结果;而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区域站点设置有一定的短距离,出行者会通过步行转到换乘点。因此,出现了查询换乘次数较多的现象。所以,在后续设计换乘查询模块时,应考虑到同一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站点情况。

基于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的基本思想:如果确定起始站点Q、终点站Z出发,与数据库中各个线路中的站点相比较,寻找可换乘车站,得出可能的路径。

设S(I)(I=1,2,…,m)为经过起始站Q 的线路集合。

T(J)(J=1,2,…,p)为线路S(I)上的所有站点的集合。

F(J,V)(V=1,2,…,g)为线路T(J)上的所有站点集合。

R(K)(K=1,2,…,g)为经过站点 E(I,U)的线路集合。

Y(O)(O=1,2,…Z)为经过 F(J,V)的线路集合。

G(K,W)(W=1,2,…i)为线路 R(K)上的站点集合。

算法的步骤如下:

根据出行目的确定起始站Q和终点站 Z。

分别求经过起始站Q的所有线路集 S(I),以及经过终点站Z的所有线路集 T(J)。

经过判断条件S(I)与T(J)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即存在直达线路,输出结果T(J);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

求线路S(I)上的站点E(I,U)以及线路 T(J)上的站点F(J,V)。

分别求经过E(I,U)的线路集 R(K),和经过 F(J,V)的线路集Y(O)。

经过判断条件R(K)=Y(O)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得出两次换乘的一条可行路径 S(I),R(K),T(J),经过的中间换乘站点为 E(I,U)和 F(J,V),输出结果,结束运算。

3 查询系统的实现

本公交查询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电子地图绘制和操作、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以及公交换乘的查询等。其公交查询的页面如图2所示。

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算法的算法思想核心是,根据调查显示,出行者出行时对于公交线路的选择时,多数优先考虑是否有直达车,如果没有直达车,则考虑一次换乘的方案,然后考虑中间站的位置,如果没有一次换乘的方案,则考虑多次换乘。通常情况下搜索得出的换乘次数要比实际公交换乘次数多。原因是算法理论搜索得出的是只考虑在原地换乘的结果;而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区域站点设置有一定的短距离,出行者会通过步行转到换乘点。因此,出现了查询换乘次数较多的现象。

换乘查询模块,进入路径查询时,共有两种选择,一是直达,另一个是换乘一次。进入界面后先在起点站和终点站输入框中点击选择站点,或者输入起点站和终点站的名称,点击“查询”按钮,查询结果显示在下面的列表框中,列表框中结果包括这两点之间的所有路线。查询用户根据出行行为倾向选择其中任一结果,点击显示详细信息。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存在直达线路,则系统优先得出直达的查询结果,即显示出经过这两个站点的所有直达线路的所有站点及其详细路径。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不存在直达线路,则系统自动进入一次换乘,需要通过输入中间站点名称来得出用户想要经过的中间地点。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没有换乘方案,则系统显示出没有查询结果,并且提示用户进行二次换乘,继续输入二次换乘的中间站点名称,或者修改查询的起终点名称。

试验结果表明,用户输入需要查询的公交线路,系统通过相应的线路路段中相应的字段或者车次号,获取该车次所经过的所有站点;也可以根据给出的一个站点,查询出经过该站点的所有公交车,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公交信息。

4 结语

该论文在分析和总结公交站点、公交线路等公交数据的特点基础之上,改进了公交换乘的算法,引入了紧邻站点和站站快表,使算法更符合生活中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提高了查询的效率。系统实现多种换乘查询的方式,不仅能满足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在换乘查询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更为合理。因此算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在公交网络中可以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聪,高利平,陈绍宽,等.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组织仿真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6):68-69.

[2] 赵巧霞,马志强,张发.以最小换乘次数和站数为目标的公交出行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4,24(12):90-92.

[3] 文洪建.小城市公交换乘优化算法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11-13.

[4] 胡云峰.公交换乘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及算法优化[J].文山学院学报,2010(2):22-25.endprint

摘 要: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便于乘客进行路线选择的优化枚举算法,并探讨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查询方案。对n次公交换乘算法进行改进,引入紧邻站点和站站快表,提高公交查询系统的实用性和查询效率,从而吸引出行者优先选择公交车出行方式。

关键词:公交查询 优化枚举算法 Java Applet 最少换乘

中图法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9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出行频率不断增加,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人均占有道路少等优点。城市道路基础建设规模扩大的同时,道路的延伸后,随之满足人民需要的公交线路也在不断地增加。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系统,为方便地提供给人们出行时选择最优的公交换乘方案。在多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复杂情况下,如果通过换乘进行协调配合,那么将会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减少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

由于我国在公共交通管理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推行公共交通换乘方面没有加强,因此,在公交换乘系统的开发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交换乘查询系统的开发及推广也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公交换乘查询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1]。

(1)公交线网管理混乱,没有建成换乘枢纽。

(2)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终端没有普及。

(3)公交查询信息单一,不能满足出行者需求。

(4)查询信息陈旧,没有数据维护管理员。

1 公交换乘理论基础

公交换乘从换乘交通工具的一致性来讲,主要分为多方式换乘和普通换乘。多方式换乘是指换乘前后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不同;而普通换乘则是指换乘前后的交通方式是一样的。本系统所要设计的换乘系统主要指的是普通换乘,主要针对公交这种特定的交通方式进行设计。

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结构可按三种不同的线路网组成,分别是:放射形线路网、主干线和驳运线相结合的线路网、带有环线或切线状线路的放射形线路网[2-3]。

公交换乘的特性:

(1)换乘的必要性。

(2)换乘的有效性。

(3)换乘的多功能性。

2 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研究

基于距离最短的换乘方式,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减少换乘次数,避免换乘频繁带来的麻烦。因此,换乘理论中,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方式,与实际换乘系统的应用联系更为紧密。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换乘算法的算法思想核心是,根据调查显示[4],出行者出行时对于公交线路的选择时,多数优先考虑是否有直达车,如图1(a)所示。如果没有直达车,则考虑一次换乘的方案,然后考虑中间站的位置,如图1(b)所示。如果没有一次换乘的方案,则考虑多次换乘,二次换乘如图1(c)所示,三次换乘如图1(d)所示。

基于优化枚举快速算法,通常情况下搜索得出的换乘次数要比实际公交换乘次数多。原因是算法理论搜索得出的是只考虑在原地换乘的结果;而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区域站点设置有一定的短距离,出行者会通过步行转到换乘点。因此,出现了查询换乘次数较多的现象。所以,在后续设计换乘查询模块时,应考虑到同一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站点情况。

基于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的基本思想:如果确定起始站点Q、终点站Z出发,与数据库中各个线路中的站点相比较,寻找可换乘车站,得出可能的路径。

设S(I)(I=1,2,…,m)为经过起始站Q 的线路集合。

T(J)(J=1,2,…,p)为线路S(I)上的所有站点的集合。

F(J,V)(V=1,2,…,g)为线路T(J)上的所有站点集合。

R(K)(K=1,2,…,g)为经过站点 E(I,U)的线路集合。

Y(O)(O=1,2,…Z)为经过 F(J,V)的线路集合。

G(K,W)(W=1,2,…i)为线路 R(K)上的站点集合。

算法的步骤如下:

根据出行目的确定起始站Q和终点站 Z。

分别求经过起始站Q的所有线路集 S(I),以及经过终点站Z的所有线路集 T(J)。

经过判断条件S(I)与T(J)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即存在直达线路,输出结果T(J);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

求线路S(I)上的站点E(I,U)以及线路 T(J)上的站点F(J,V)。

分别求经过E(I,U)的线路集 R(K),和经过 F(J,V)的线路集Y(O)。

经过判断条件R(K)=Y(O)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得出两次换乘的一条可行路径 S(I),R(K),T(J),经过的中间换乘站点为 E(I,U)和 F(J,V),输出结果,结束运算。

3 查询系统的实现

本公交查询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电子地图绘制和操作、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以及公交换乘的查询等。其公交查询的页面如图2所示。

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算法的算法思想核心是,根据调查显示,出行者出行时对于公交线路的选择时,多数优先考虑是否有直达车,如果没有直达车,则考虑一次换乘的方案,然后考虑中间站的位置,如果没有一次换乘的方案,则考虑多次换乘。通常情况下搜索得出的换乘次数要比实际公交换乘次数多。原因是算法理论搜索得出的是只考虑在原地换乘的结果;而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区域站点设置有一定的短距离,出行者会通过步行转到换乘点。因此,出现了查询换乘次数较多的现象。

换乘查询模块,进入路径查询时,共有两种选择,一是直达,另一个是换乘一次。进入界面后先在起点站和终点站输入框中点击选择站点,或者输入起点站和终点站的名称,点击“查询”按钮,查询结果显示在下面的列表框中,列表框中结果包括这两点之间的所有路线。查询用户根据出行行为倾向选择其中任一结果,点击显示详细信息。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存在直达线路,则系统优先得出直达的查询结果,即显示出经过这两个站点的所有直达线路的所有站点及其详细路径。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不存在直达线路,则系统自动进入一次换乘,需要通过输入中间站点名称来得出用户想要经过的中间地点。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没有换乘方案,则系统显示出没有查询结果,并且提示用户进行二次换乘,继续输入二次换乘的中间站点名称,或者修改查询的起终点名称。

试验结果表明,用户输入需要查询的公交线路,系统通过相应的线路路段中相应的字段或者车次号,获取该车次所经过的所有站点;也可以根据给出的一个站点,查询出经过该站点的所有公交车,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公交信息。

4 结语

该论文在分析和总结公交站点、公交线路等公交数据的特点基础之上,改进了公交换乘的算法,引入了紧邻站点和站站快表,使算法更符合生活中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提高了查询的效率。系统实现多种换乘查询的方式,不仅能满足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在换乘查询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更为合理。因此算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在公交网络中可以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聪,高利平,陈绍宽,等.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组织仿真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6):68-69.

[2] 赵巧霞,马志强,张发.以最小换乘次数和站数为目标的公交出行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4,24(12):90-92.

[3] 文洪建.小城市公交换乘优化算法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11-13.

[4] 胡云峰.公交换乘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及算法优化[J].文山学院学报,2010(2):22-25.endprint

摘 要: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便于乘客进行路线选择的优化枚举算法,并探讨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查询方案。对n次公交换乘算法进行改进,引入紧邻站点和站站快表,提高公交查询系统的实用性和查询效率,从而吸引出行者优先选择公交车出行方式。

关键词:公交查询 优化枚举算法 Java Applet 最少换乘

中图法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9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出行频率不断增加,交通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运量大、人均占有道路少等优点。城市道路基础建设规模扩大的同时,道路的延伸后,随之满足人民需要的公交线路也在不断地增加。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系统,为方便地提供给人们出行时选择最优的公交换乘方案。在多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复杂情况下,如果通过换乘进行协调配合,那么将会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减少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

由于我国在公共交通管理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推行公共交通换乘方面没有加强,因此,在公交换乘系统的开发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交换乘查询系统的开发及推广也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公交换乘查询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1]。

(1)公交线网管理混乱,没有建成换乘枢纽。

(2)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终端没有普及。

(3)公交查询信息单一,不能满足出行者需求。

(4)查询信息陈旧,没有数据维护管理员。

1 公交换乘理论基础

公交换乘从换乘交通工具的一致性来讲,主要分为多方式换乘和普通换乘。多方式换乘是指换乘前后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不同;而普通换乘则是指换乘前后的交通方式是一样的。本系统所要设计的换乘系统主要指的是普通换乘,主要针对公交这种特定的交通方式进行设计。

公共交通线路网的结构可按三种不同的线路网组成,分别是:放射形线路网、主干线和驳运线相结合的线路网、带有环线或切线状线路的放射形线路网[2-3]。

公交换乘的特性:

(1)换乘的必要性。

(2)换乘的有效性。

(3)换乘的多功能性。

2 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研究

基于距离最短的换乘方式,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减少换乘次数,避免换乘频繁带来的麻烦。因此,换乘理论中,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方式,与实际换乘系统的应用联系更为紧密。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换乘算法的算法思想核心是,根据调查显示[4],出行者出行时对于公交线路的选择时,多数优先考虑是否有直达车,如图1(a)所示。如果没有直达车,则考虑一次换乘的方案,然后考虑中间站的位置,如图1(b)所示。如果没有一次换乘的方案,则考虑多次换乘,二次换乘如图1(c)所示,三次换乘如图1(d)所示。

基于优化枚举快速算法,通常情况下搜索得出的换乘次数要比实际公交换乘次数多。原因是算法理论搜索得出的是只考虑在原地换乘的结果;而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区域站点设置有一定的短距离,出行者会通过步行转到换乘点。因此,出现了查询换乘次数较多的现象。所以,在后续设计换乘查询模块时,应考虑到同一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站点情况。

基于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的基本思想:如果确定起始站点Q、终点站Z出发,与数据库中各个线路中的站点相比较,寻找可换乘车站,得出可能的路径。

设S(I)(I=1,2,…,m)为经过起始站Q 的线路集合。

T(J)(J=1,2,…,p)为线路S(I)上的所有站点的集合。

F(J,V)(V=1,2,…,g)为线路T(J)上的所有站点集合。

R(K)(K=1,2,…,g)为经过站点 E(I,U)的线路集合。

Y(O)(O=1,2,…Z)为经过 F(J,V)的线路集合。

G(K,W)(W=1,2,…i)为线路 R(K)上的站点集合。

算法的步骤如下:

根据出行目的确定起始站Q和终点站 Z。

分别求经过起始站Q的所有线路集 S(I),以及经过终点站Z的所有线路集 T(J)。

经过判断条件S(I)与T(J)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即存在直达线路,输出结果T(J);如果没有则进行下一步。

求线路S(I)上的站点E(I,U)以及线路 T(J)上的站点F(J,V)。

分别求经过E(I,U)的线路集 R(K),和经过 F(J,V)的线路集Y(O)。

经过判断条件R(K)=Y(O)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得出两次换乘的一条可行路径 S(I),R(K),T(J),经过的中间换乘站点为 E(I,U)和 F(J,V),输出结果,结束运算。

3 查询系统的实现

本公交查询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电子地图绘制和操作、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以及公交换乘的查询等。其公交查询的页面如图2所示。

优化枚举快速算法算法的算法思想核心是,根据调查显示,出行者出行时对于公交线路的选择时,多数优先考虑是否有直达车,如果没有直达车,则考虑一次换乘的方案,然后考虑中间站的位置,如果没有一次换乘的方案,则考虑多次换乘。通常情况下搜索得出的换乘次数要比实际公交换乘次数多。原因是算法理论搜索得出的是只考虑在原地换乘的结果;而在实际生活中,同一区域站点设置有一定的短距离,出行者会通过步行转到换乘点。因此,出现了查询换乘次数较多的现象。

换乘查询模块,进入路径查询时,共有两种选择,一是直达,另一个是换乘一次。进入界面后先在起点站和终点站输入框中点击选择站点,或者输入起点站和终点站的名称,点击“查询”按钮,查询结果显示在下面的列表框中,列表框中结果包括这两点之间的所有路线。查询用户根据出行行为倾向选择其中任一结果,点击显示详细信息。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存在直达线路,则系统优先得出直达的查询结果,即显示出经过这两个站点的所有直达线路的所有站点及其详细路径。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不存在直达线路,则系统自动进入一次换乘,需要通过输入中间站点名称来得出用户想要经过的中间地点。若查询的起终点之间没有换乘方案,则系统显示出没有查询结果,并且提示用户进行二次换乘,继续输入二次换乘的中间站点名称,或者修改查询的起终点名称。

试验结果表明,用户输入需要查询的公交线路,系统通过相应的线路路段中相应的字段或者车次号,获取该车次所经过的所有站点;也可以根据给出的一个站点,查询出经过该站点的所有公交车,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公交信息。

4 结语

该论文在分析和总结公交站点、公交线路等公交数据的特点基础之上,改进了公交换乘的算法,引入了紧邻站点和站站快表,使算法更符合生活中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提高了查询的效率。系统实现多种换乘查询的方式,不仅能满足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在换乘查询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更为合理。因此算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在公交网络中可以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聪,高利平,陈绍宽,等.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换乘组织仿真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6):68-69.

[2] 赵巧霞,马志强,张发.以最小换乘次数和站数为目标的公交出行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4,24(12):90-92.

[3] 文洪建.小城市公交换乘优化算法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11-13.

[4] 胡云峰.公交换乘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及算法优化[J].文山学院学报,2010(2):2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