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平淡中的厚重

2014-11-20 10:20卢楠楠
北京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陆焉文艺片经历

文 卢楠楠

虽然陆焉识和冯婉瑜只能爱在不同的时空里,但他们也活在各自的英雄梦想里,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又是幸福的。

作为一部暖心而不刻意的文艺片,国师张艺谋2014年度力作《归来》实现了叫座又叫好,不仅打破国产文艺片总票房记录,也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陈道明饰),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女儿阻止了母亲冯婉瑜(巩俐饰)与父亲相见,使夫妻俩近在咫尺,却只能再次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归来,患上失忆症的妻子却已不认识他。当繁华落尽,悲欢归零,他们怀着各自强烈而执着的爱,在永远的等待中互相陪伴,一起慢慢变老。电影最后,他们已近暮年,却还坚持着每月5号到火车站去接冯婉瑜想象中的陆焉识。

相比于严歌苓原著《陆犯焉识》的枝繁叶茂情节众多,电影《归来》选取了很小的一个切入点,虽然删繁就简却力道更深,质感一流。编剧、导演、演员珠联璧合,从片名到情节,从背景铺陈到情感表达,不玩热闹,不事张扬,静水深流,点到为止,极尽克制内敛却又张力十足。作为一部包裹在历史背景里的爱情片,电影整体风格哀而不伤,大爱不言,以老照片般细腻精准的镜头,小溪流水式的古意叙述,将所有的汹涌澎湃和浓郁饱满,都深藏于平实之中。

爱情是最辛苦的等待,爱情是最遥远的未来。年轻时,陆焉识才华横溢,倜傥风流,并不爱冯婉瑜。如今,经历了“三十功名尘与土”,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经历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经历了“纵使相逢已不识,尘满面,鬓微霜”,经历了那么多的冰冷、残忍和沉痛,他终于明白世界上真正对自己知冷知热贴心贴肝的人只有冯婉瑜;年轻时,冯婉瑜寂寞孤清,独对荒凉,如今,经历了“忽然狂风平地起,美人如玉剑如虹”,经历了“望来望去望不尽,望断高楼情有独钟”,经历了这么多物是人非,经历了这么多委曲求全,经历了焉识逃跑回家,证实了陆焉识对自己的爱,却在焉识真正归来时,变得不认识他了。

当他们终于不再天各一方,却又开始等待重逢,他们实现了彼此相爱,只是这份爱在不同的时空里,她的在花开时节,他的在叶落时分。当他终于要“用尽一生心”来弥补年轻时的“负你千行泪”,她却“日夜思君不认君”,只深爱记忆中的陆焉识,留给现实中的陆焉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残局。

个人的命运抵挡不过时势,人生注定无法回头。面对现实的无情嘲弄,陆焉识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要用生命最后的时光来陪伴冯婉瑜。所以,当电影中的街道工作人员来告诉他可以回原单位上班时,他云淡风轻地回答“以后再说吧” 。是的,人生至此,何必才名满江东,只愿日日与君同,从此后,只愿和你在一起,在一起等待重逢,在风雪里,在雨夜里,在简陋的小屋里,在嘈杂的车站里,在时代的印记里,在相见不相识的荒谬里。她念着他,从一粥一饭到地老天荒;他陪着她,从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就这么彼此守候,一任时光缓缓流淌,如主题曲里所唱的那样“沿着那岁月留下的路,相会在如烟的昨天”。

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虽然陆焉识和冯婉瑜只能爱在不同的时空里,但他们也活在各自的英雄梦想里,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又是幸福的。看着费劲心思讨好冯婉瑜的陆焉识如同热恋少年般的激动,看着阳光从窗外洒在冯婉瑜的毛衣上,陆焉识在读自己写给她的信;看着冯婉瑜举着接陆焉识的牌子,真正的焉识心无旁骛地守护在她的身边,都会让人有一丝丝轻微的甜蜜,甜蜜于这种如若初见的爱慕与温馨。就这样吧,虽然“燕子来时,梅花又落”,可毕竟相爱的人,在天边,也在眼前。

爱情素来是文艺片最古老的话题,《归来》集中呈现的是在山河离乱半生蹉跎之后的陈年爱情,一个坚贞不渝,与记忆相伴,一个浪子回头,以守候告白。虽然彼此无法互动,但他们活在对爱情和自己的忠诚里,活在另外一种形式的相依为命里。讲爱情的电影大部分也都是在讲人生,对爱情的寻找与坚持也是对灵魂的寻找与坚持。比如陆焉识,他的灵魂并没有随着苦难与生活变故而改变。所以大雪中,陆焉识陪冯婉瑜守在火车站,坦然地举着那块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一起迎接着从不曾离去的爱情,和从不曾磨灭的自我灵魂的归来。

在铺陈一段伤痕故事一份厚重感情的同时,电影也以深厚功力呈现了作为故事背景的那场岁月之殇,以看似平淡的细节来展现大时代的纹理,不聒噪不浮夸,却收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比如陆焉识在帮助冯婉瑜恢复记忆的努力中,提到的大卫自杀,虽然轻轻一点,那种“知交半零落”的感觉却直击人心,无声胜有声;又比如女儿丹丹虽然告发了父亲,但是她依然没有得到之前被许诺的跳主角的机会,这就告诉观众,在那个年代出身高于一切,命运难以选择;最神来之笔当属陆焉识拿着饭勺要去找伤害过婉瑜的方师傅报仇,却在方妻的叫嚷哭闹中悻悻而返,原来方的命运更悲惨,是否可以回家还是个未知,此处虽三言两语却尽显惊心动魄,观众已经据此能够感受到大时代影响的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家庭,施暴方同时也是受害者,太多的人被挟裹在一场悲剧中,从而产生了一种痛彻心扉的无奈感。

影片的精彩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两位光芒万丈的老戏骨殿堂级别的表演,举手投足都是戏,嘴角眉梢皆传情,眼神更是杀得观众“万劫不复”。陈道明仙风道骨,把知识分子的豁达、聪慧与担当感刻画得淋漓尽致,巩俐张弛有度,把传统女性的隐忍、忠贞与自我牺牲表现得入木三分。音乐《渔光曲》的反复出现,出色地营造了情绪,极具感染力,也成为了催泪利器。

最后要说的是,作为张艺谋的“归来”之作,《归来》更适合于有一定生活阅历沉淀的观影群体,因为他们更能领悟出“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意境。

猜你喜欢
陆焉文艺片经历
消费社会下电影的发展现状及文艺片出路探析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当代文艺片的灰色诱惑与艺术表达
荒诞历史之下的人性与自由
——论严歌苓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观影
于兰蒙特利尔获奖
电影《归来》观后感
《归来》打破多项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