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剧对自闭症患儿社交障碍干预的研究

2014-11-20 11:02李静王丹洋马敏王雪莲杨丽春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理剧个案自闭症

李静 王丹洋 马敏 王雪莲 杨丽春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心理剧(psychodrama)是利用舞台创设生活情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心理问题,促进参与者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的一种综合性的表达性心理干预活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障碍疾病的训练治疗及心理康复治疗机构中的培训和督导,也用于医院、监狱等临床和非临床领域。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美国儿童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于1943 年首先描述,社会交往(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3个主要表现,又称Kanner三联症。其中,社会交往(交流)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1-2],由于患儿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使用有效的沟通技能进行社会交往,并缺乏眼神交流,难以理解正常的社交信号(身体语言、手势和面部表情等)[3],故患儿表现出不适宜的社会行为,影响其正常生活。而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自闭症患儿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研究和实践也倾向于重视儿童的内在感受和个人意义的表达,注重真实情境中的功能性社会性交往,如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自主交往训练法等[4-5],这些与心理剧的训练宗旨不谋而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长春市星光特殊儿童训练养护中心(以下简称“星光特教”)的12名自闭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2名作为研究组,其余10名作为对照组。

个案1:女,2008年7月出生,无家庭病史,个案无其它病史。个案于2011 年2 月发病,有孤独倾向,做核磁共振,显示发育迟缓,后去儿童医院诊断为自闭症,确诊后至星光特教接受康复训练。训练期间除了参加训练中心内的活动之外,没有参加其他训练,无用药史。父母学历均为初中,家庭物质条件一般,人际关系和睦。

个案2:男,2008年2月出生,无家庭病史,个案无其它病史。母亲妊娠3个月至分娩后3个月患有严重抑郁症。个案满月后发病,2岁半确诊为儿童自闭症,3岁半上幼儿园,后病情越来越严重,患儿眼神不稳,睡眠不好,有自残倾向,无危险意识,现于星光特教接受康复训练。训练期间除了参加中心内的活动之外,没有参加其他训练,无用药史。父母学历均为专科,家庭物质条件较好,人际关系和睦。

1.2 训练团队星光特教院长(自闭症患儿母亲,拥有10年办学经验),吉林大学副教授1名,星光特教优秀教师若干名,吉林大学学生4名,患者家长若干名。

1.3 评定方法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6]于整个研究过程前后对12名研究对象进行量表评定,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量表)[7]中的社交因子于每次训练后对研究组进行社交障碍的评定。

1.4 训练方法

1.4.1 心理剧指导训练组 训练时间2h(每次4幕剧情),每2周1次(其余时间研究组患儿在训练机构强化训练)。

1.4.2 训练方法

主角(患儿):每场训练针对一个患儿。

导演:调整辅角的表演及整个剧情进展。根据训练前对患儿的详细评估以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所反应的主要社交障碍问题,编排心理剧:“阿姨来我家做客”“温暖冬季”“今天来访的姐姐不友善”等(个案1);“姐姐教我跳舞”“快乐记忆”等(个案2)。

主要辅角(个案家长):利用亲子间的天然亲和力引导患儿参与训练,促使剧情向预期效果发展;尽可能再现主角所处的现实生活环境,使主角体验到与这种环境相关的心理冲突,自发地发泄出来。

观众(其它家长):鼓励他们观察训练中主辅角的互动过程,反思自己的育儿方法,并进行相关反馈。

讨论:每次训练后组织训练团队成员展开讨论,讨论集中在对扮演角色的不同理解上,然后深入到表演的结果和动机上。

镜像技术:拍摄下每幕心理剧的训练过程,对患儿的行为进行详细评估与分析。

小结:根据每次训练效果的分析,做下次训练的评估和计划,调整剧情设计。

1.5预期目标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有一定程度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质性检验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训练前后CARS值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训练前后CARS值评分比较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T1=23,对照组T2=55>T1,P<0.01,认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量表变化值总体分布不同,可初步确定,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训练前后量表评分变化值较大,总分明显下降,说明心理剧干预训练后,研究组患儿病情有所缓解。

2.2 研究组患儿5次心理剧训练后ABC 量表中社会交往因子的评分变化(表2)

表2 两组患儿训练前后ABC中社会交往因子的评分变化

ABC量表中社会交往因子的评分变化显示:随着训练进行,两名患儿社交因子评分持续降低,变化明显。由此可确定,实施心理剧训练后,研究组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有所改善。

3 讨论

3.1 自闭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注意障碍,训练时,应给予患儿单一刺激,免得扰乱其注意力,影响训练氛围。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8]。临床资料显示:一些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在嘈杂的环境中会产生混乱感,而且很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8]。故为了提高训练效果,保持患儿稳定的情绪,应尽量给予患儿单一刺激和信号。

3.2 自闭症患儿注意力极易转移,训练现场尽量避免患儿过度感兴趣的物品(如本研究中的化妆品盒、草莓等)。

3.3 应尽量寻找患儿的兴趣所在,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同时创造轻松的育儿环境,提高训练效果。本研究发现:自闭症患儿对以前的愉快记忆尤其深刻,故为患儿实施训练时,可以设计一些和孩子以前快乐经历有关的剧情,激发患儿的快乐回忆,创造良性的训练氛围,提高训练质量,给予患儿一些情感刺激,改善其孤独情绪。

3.4 本研究的不足(1)研究人员非心理剧及特殊教育专业人员,能力不足,在为患儿实施训练时,经验不够;(2)研究人员精力有限,样本量小,还需更加系统深入大范围的研究;(3)由于研究对象性格的限制,本研究无法对患儿进行团体训练;(4)缺少病情程度各异的患者参与训练,针对不同病情特点的患者,还需深入探讨系统科学的训练模式和方案。

[1] Stone W L,Ousley OY,Littleford CD.Motor imitation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what's the object[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1997,25(6):475-485.

[2] Hamilton A F,Brindley R M,Frith U.Imitation and action understanding in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how valid is the hypothesis of a deficit in the mirror neuron system[J].Neuropsychologica,2007,45:1859-1868.

[3] Adams L,Gouvousis A,VanLue M,et al.Social story intervention:improv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a child with a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04,19(2):87-94.

[4] 郭德华,周群,吴连春.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4):318-321.

[5] 王莉,程秀兰,张晓艳,等.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状况的干预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1):141-142.

[6] 李建华,钟建民,蔡兰云,等.儿童期孤独症评估量表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研究与分析,2005,(03):267-268.

[7] 王辉,李晓庆,李晓娟.国内孤独症儿童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09,(07):56-59.

[8] 杨玲,张永盛,吕超.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选择性注意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12,(5):53-57.

猜你喜欢
心理剧个案自闭症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校园心理剧助力农村初中“临界生”心理强韧性的实践研究
校园心理剧的意义重构与功能优化
校园心理剧对提高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能力的探讨*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