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士兵与枪》的创作特点

2014-11-21 03:40李晶
剧影月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队形军人士兵

■李晶

舞蹈《士兵与枪》的创作特点

■李晶

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以军事题材为主、兼顾其他的创作主旨中弘扬民族精神,讴歌时代的主旋律。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士兵与枪》的技巧、情感、调度等三个方面,研究其创作特点。编导在创作中利用“人与枪”的关系。用艺术创新思维塑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军人形象,展现出不同层面的军旅生活,表现出当代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精神情操。

创作特点 技术技巧 舞台调度 情感

随着社会主义文艺日新月异的发展,军事题材舞蹈在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创作中又继续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艺术的进步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舞蹈创作更是如此。舞蹈创作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呈现出迄今为止前所未有的繁荣、复杂、多维,形成一个多元化自由舞动的时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的当代舞作品《士兵与枪》通过一群英气勃发的战士,向观众展示了士兵与枪的关系。枪是无生命的,士兵们把枪使得出神入化,出枪寒光凛凛,使敌人胆战心惊,回枪英气逼人,这便给枪赋予了生命,通过士兵一招一式的演练,显现出人枪合一的更高境界。

一.炫目的技术技巧

一般而言在舞蹈当中炫目的技术技巧占有很强的比重,对舞蹈情节的发展起到催化的作用,让情感的抒发有了动作的依托,能使作品动作更加多样化,更加饱满。《士兵与枪》这部作品的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士兵与枪》中高难度的技巧性是其点睛之笔,其显示着舞蹈演员的水平,也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振奋感。作品中有大量的实用高难度技巧动作,一些技巧如“叉跳”“旋子三百六”“翻”,奔腾跳跃、劈叉时双腿角度可以超过一百八十度等,这些对于演员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他们追求技巧与技巧之间的巧妙连接,追求更高、更快、更新,使其“更难、更险、更绝”,让人为之叹服;其次,舞蹈《士兵与枪》中整齐划一的动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为之叹服,这也是一种技巧的表现。二十四名军中男儿用坚毅的神态,用凝练、阳刚、潇洒利落、整齐划一的肢体语言,向观众形象地诉说士兵与枪、与国家的特殊感情。再次,《士兵与枪》作品当中,巧妙地运用枪这一道具,与舞蹈技巧完美结合。枪是战士身份的象征,也包含了战士肩上的使命,利用“人与枪”的关系,用舞蹈的形体动作,在人与枪之间找到了一个交叉点。随着冲锋号的吹响,士兵们拿着手中的武器冲了出来,跳跃、翻腾、旋转,他们的斗志是那么的高昂,枪也具有了生命,刺、挡、打,完全与士兵相融合,也表现了士兵在战场上战斗的激烈。

二.强烈的军营情感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军事题材的舞蹈创作继续沿着自己的轨迹,向新的高度攀升,军事题材舞蹈创作的重心,开始越来越向和平时期的军队生活训练以及军民关系的内容倾斜。这种倾斜在“军事题材”的概念涵义上,引起一种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然而这里所谓的“军事”,已经不再集中体现为“战争行为”,而是更加广义地扩大为“军人”的身份形象,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日常的连队生活里。一批批优秀的军旅舞蹈作品和剧目相继产生,如 《士兵突击》、《壮士》、《男兵女兵》等,它们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点便是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反映了我军各个时期的斗争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士兵与枪》的成功再一次印证了军事题材舞蹈创作中一个值得珍惜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其中军营情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战友之间真挚的手足之情。作品用军营生活为选材切入点,塑造出多姿多彩的军人形象,展现了不同层面的军旅生活,表述出现代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精神道德情操,让观众在当代军人威武阳刚、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中去感受新一代军人的爱国情怀和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卫国戍边的奉献精神。枪是士兵的身体,士兵是枪的灵魂。人民解放军,坚毅勇敢,义无反顾地执着拼搏,他们共同构成中华民族铁打的长城;二是战士对枪由衷的爱护之情。枪是武器,但由于士兵对枪的移情作用,枪就不再是无生命的。《士兵与枪》这部作品则从一个全新的军旅生活视角,表现了战士与枪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战友情怀。在战士的眼里和手里枪是有体温,有脉动,有感知,有灵性,善解人意的精灵。因而当战士做着从枪架上取枪,擦枪,拆卸零件,托枪行进等动作的时候,不只是对枪的技能掌握和军事行为的熟练,更是跟枪的心灵交感和对话,就像跟生死与共的朋友倾吐肺腑之言一样。作品展现了战场上士兵的战斗,士兵就是这样以枪为自己的肢体,英勇的去战斗再战斗,无形中士兵给予了枪灵魂,士兵视枪为第二生命,士兵眼中的枪更像兵,更是兵,更具有兵的生活,兵的情感,兵的味道和兵的本色。

三.灵活多变的群舞调度

舞台设计能反映空间造型,编导在发现它的作用后就更自觉和合理运用它,重视空间运用甚至已超过画面的视觉效果,不再把画面的美作为最高追求,而更重视舞台设计立体造型的特点,充分发挥舞台空间的效果,使布景向纵深和向中发展,也就是让演员在深度和高度上展开动作。

《士兵与枪》这部作品在队形的编排上,编导下足了功夫。《士兵与枪》属独立式的舞群,强调每一个成员的平等性,每一个成员的表现,都让人注目,在欣赏这样的舞蹈时,每一个舞者都可以被视为主角,也同时可以被视为舞群中的一员,这样看似矛盾的说法,实在是因为每个人都重要,又每个人都与别人一样的现象造成的。作品中运用到的舞蹈队形有:其一,动作轮流:虽然动作一样,但是时间不同,有几段一字排开轮流动作的安排;其二,交换位置:舞者在舞蹈中互换位置,但是舞蹈队形基本不变,这种小插曲,多了些变化,增加了趣味性;其三,A、B两种队形穿插变化:舞蹈是时间艺术,可以在其中变换舞蹈的队形,以形成C队形;其四,还有一种轮流突出个人的,好比作品开头的定位个人展示。

以直线行为所形成的斜线和竖线,都能默示出健旺、有力的动势,横线则斗劲平稳、缓和,在之后的方形中又表现出军人的严肃、整齐、平和与宽阔。而有棱角的则给人一种游移跳荡和不安靖的感受;几列直排的纵横交错,能增添要衬着严重的、火热的、战斗式的气氛;由密集到扩散的队形,能造成一种占领空间的势头;年夜收年夜放可造成气焰、力不成挡的强烈空气;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的持续调剂,给人以动荡不安、瞬息万变之感,可暗示心潮升沉的幻觉、激烈的战斗等等,然而作品中用的最多的队形是三角形,因为在军队题材的舞蹈作品中,三角形给人感觉尖锐、压迫的气势。舞蹈的构图不能孤立的设计,必需和舞蹈动作组合连系起来,且与道具也是分不开的。

由此可见灵活多变的舞台调度在整个舞蹈作品的编创中异常重要,它既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又可使得舞台语言在视觉形象上给观众清晰的呈现。《士兵与枪》的编导在舞台设计创作中给舞蹈演员创作了实用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动作的外在环境,使得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作品的思想、动机及内在意义能更好地得到表现。

总结

综上而论,军旅舞蹈风格的形成,得益于贴近时代生活,得益于绿色军营的滋养,得益于与时俱进的创作追求,归功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指导下的艺术实践。《士兵与枪》为当代舞蹈的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以近乎完美的表现赢得了当代军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完美的形象。它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视觉想像与听觉想像,敲击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在刚性的、有棱角、有力度的整体风格中,传达出一种将士威武雄壮、自信昂扬,如钢铁长城般的气势与气魄。体现出军人的威武、雄壮、豪放、欢乐的风格特点。从舞蹈中表现出军人勇往直前,追求幸福生活,向往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望。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1.江玲、陈鸿著,《舞蹈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孙天路著,《中国舞蹈编导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慕羽著,《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4.韩生、胡佐著,《舞台设计概论》,北京: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版。

5.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版。

6.金秋著,《舞蹈创作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版。

猜你喜欢
队形军人士兵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队形
门牙士兵
士兵与海豚
瞭望塔
军人画军机(六)
印度军人特写
彩练当空舞、六机楔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