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2 05:59潘文武
新课程·上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古代史教学法

摘 要:中国古代史是幼儿师范学校中国通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古代史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几千年历史的贯通联系感,把握好横向与纵向、各代具体特点与前后联系之间的关系,其最主要的还是要突出一个“通”字。历史教科书中每个朝代都是千篇一律的单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斗争的分别叙述,不见各代综合特点和历史地位的概述,各朝代之间、各时代之间、各种制度、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却仍然不清。在每个朝代开始前都要先讲“通论”,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学生树立“通”的观念。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古代史;教学法

中国古代史是幼儿师范学校中国通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初中而言(幼师招生一般是初中起点),幼师学生学习古代史,每一个王朝所涉及的内容都有一定加深。要完成古代史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几千年历史的贯通联系感。从政治史演变的角度讲,中国古代史当然不能摆脱王朝更替的框架,但如将各个时期割裂地进行教学,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也不可能真正学好。因此,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另一注意点是把握好横向与纵向、各代具体特点与前后联系之间的关系,其最主要的还是要突出一个“通”字。

由于历史课处在幼儿师范学校学科设置中的边缘地位,幼师学生学历史往往是对史实孤立地学习和认识。他们基本不喜欢刨根问底,只是满足于死记教师或教科书上给列出的条条,即使面对考试也就顶多一通猛背而已。但因为都是对历史知识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应付完考试(考查)后仍然抓不住历史现象的特点和实质。不过,客观地讲,现在我们幼师的历史教科书在体例编纂上也多有割裂的情况。几乎完全跟着王朝体系走,每个朝代都是千篇一律的单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斗争的分别叙述,不见各代综合特点和历史地位的概述,有的在章前章后虽有了概述,但各朝代之间、各时代之间、各种制度、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却仍然不清。这些都需要教师费时费力先行备课,在讲课中予以补充和组织。

笔者一直主张在每个朝代开始前都要先讲“通论”。如笔者讲述中国古代史下半段,先用一节课专讲序言,向学生概述本段历史的大貌,点出本段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整个历史中所处的地位,本段历史的分期及理由,学习本段历史需要注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阶级、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脉络和规律特征,使学生对整个历史时期的学习先有个整体线索上的认识。本段历史大致按三大单元(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分期,每单元及单元之下的每个朝代亦均有引言,其内容除了与总序言各方面相呼应外,还着重提醒了注意该时期与前后时期的关系(继承之处、不同之处、进步之处、曲折变异之处等)。具体讲到各时期各方面,也时时强调前后的联系。某一制度,在前一朝讲时要告诉学生其最早的源流及以后还将看到的发展,在后一朝讲时提醒已讲过的形态及到本朝的变化,并且联系序言引言中的规律。如,讲封建君主集权的发展,要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雍正皇帝等归纳到一起进行讲解,看看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为封建君主集权的发展做了哪些事,在哪个朝代开始封建集权开始没落,并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羁绊;讲改革,则要把商鞅、王莽、北魏孝文帝、王安石、张居正、雍正帝等进行归纳,甚至可以延伸至戊戌变法,从改革(变法)面临的背景、措施、成效(后果)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评价;讲封建社会的所谓“大治”,可以把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直至康乾盛世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讲农民起义时,除了归纳历代农民起义这一重大事件外,还要特别关注各朝代末期的矛盾中心及他们起义口号的不同。讲封建土地制度及赋税制度,讲商品经济的发展,讲科技文化的发展,都要联系前后找出特点,甚至讲各朝帝王名臣也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治世重点、个人出身、经历、作风等方面做纵向的比较,从一个侧面反映各时期的异同。这种“通”的教学方法将大大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读史以明智”的人文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历史学科的考试或考查(笔者一直主张幼师的历史课应以考查为主)也要注意体现“通”的要求。笔者在进行历史学科考查命题时,从不简单局限某一朝代拟定问答题,凡综合性论述问答题均覆盖不同朝代并前后贯通,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学生树立“通”的观念。

从“通”的高度学习中国古代史,能使学生眼界开阔,记忆牢固,思考问题日益全面,学生经常可以从历史知识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受到启发。总之,“通”的教学法在古代史教学中应该坚持并发扬。

参考文献:

孙立群.学史贵会通:讲授“中国古代史通论”的体会[J].历史教育,2004(06).

作者简介:潘文武,男,1975年12月出生,在职研究生,河南省洛阳幼儿师范学校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历史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代史教学法
世界古代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考
跳出“唐宋变革论”——兼论当前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初中古代史教学中学生全局观的培养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以《世界古代史》课程为例
区域史视阈下的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
从“源头”认识东南亚之“利器”:《东南亚古代史》评析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