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晚清幕府制度的特点

2014-11-24 16:33张金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幕僚特点

[摘 要]晚清幕府制度是在清廷内外交困且前幕制急需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幕府形态。无论是其形成的历史背景,还是幕府形态、运作方式,晚清幕府制度均具有一系列新特点。晚清幕府规模大、职能多,幕僚成分复杂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其制度特征,在稳定清廷统治、促进中国早期的近代化、造就晚清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晚清幕府;幕府制度;幕僚;特点

晚清幕府制度的出现

幕府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李牧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1)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军队出征,使用帐幕而得名,后将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称作幕府。幕府制度是中国古代权臣、将帅、疆吏、牧守引荐亲信士人以入府署参与行事决策的制度。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或称幕宾、幕友、幕客、宾师等,由有学识而又谙于政事的文人、学者、名流担任。主要职能为:参议决策、置备顾问、咨议谋划、典属文书、迎接宾客、经办庶务等。幕府制度的雏形出现于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初步形成,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和元、明两代的演变、发展,到了清代日臻完善。清代幕府制度的发展又可分为前清和晚清两个阶段,此文主要讨论晚清幕府制度。之所以会出现晚清幕府,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一是为适应晚清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廷除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还被迫受外国势力的干预和控制,因此在处理中外事务时,提出了新课题。幕府制度的内部结构所涉之职名、职能、具体管理方式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人员构成发生了重要变化,即新型人才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二是前幕制积弊丛生,急需改革。在乾隆中期以前,大多数幕僚恪守尽职、佐人为治。至晚清,幕府已积弊丛生,幕僚素质下降。郑观应称“刑名、钱穀幕僚中,劣多佳少。”(2)幕府也因而大受诟病,时人“往往加幕以劣之目”(3)。因此,在革除前幕制积弊的同时,也促成了晚清幕府之产生及不断完善。三是晚清官场腐败成其诱因。晚晴官场腐败不堪,各级官员多怠于政事,奉行明哲保身之则,“负清名、有时誉者,大约以缄默不言为慎密,以圭角不露为深沉,以漫无可否为和平……以遵循故事为奉公守法之规”(4),以原有官僚体制难以摆脱困境,借助幕府制度是应时之需。四是各式人才涌现为其创造了条件。随着清朝衰落,经世思想再度活跃,以匡济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积极投身改革。越来越多国人开眼看世界,逐步了解并接受西学,涌现了一批务实人才。但晚清廷用人机制僵化,使大量人才无法被主导官僚制度所吸纳。而晚晴有见识的重臣则广开幕府,善纳群贤,使一大批人才获得了用武之地。

晚清幕府制度的特点

幕府职能多、规模大。传统的幕府受朝廷的严密控制,发展受限,职能较单一、规模较小。以明清幕府为例,一般均设有刑名和钱谷二幕职,大一些的幕府也不过另有掌登记注册的挂号、掌信函的书启、掌催征赋税的征收等职。及至晚清,大势已变。面对内忧外患,清廷在军事上的软弱无力,导致了地方督抚权势在镇压太平天国等人民起义过程中迅速膨胀。此后,洋务也主要由地方督抚发端、行事。到20世纪初实行新官制前,清廷设立的新机构只有1861年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1885年的海军衙门两个中央机关。总理衙门虽然总揽了所有与外国有关的外交、军事、财政、交通、矿务等大权,但它主要是行政主管机关,各项具体事业均由地方督抚主持。海军衙门设立较晚,而且其实权实际上掌握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手中。事务繁杂,需要广揽人才,于是地方督抚一再增聘幕僚。容闳描述曾国藩幕府称:“当时各地军官聚于曾文正之大营者不下百人左右,幕府之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子,凡法律、算学、天文、机器等专家无不毕集,几于全国之人才精华汇集于此。”(5)容闳所指的幕僚为参谋人员,若通观全局,曾国藩聘请的幕僚应达四百人之多。薛福成称其“已囊括世务,无所不该”(6)。不仅曾国藩幕僚的数量庞大,晚清的其他重臣,如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莫不如此。在李鸿章幕中,有经办各种军事工业和民事工业者,编练习新式海陆军者,办理对外事务者,还有传统的办理文案、钱粮等各项事务者,功能完备。

幕僚不能选调官员的成例被打破。在传统幕府制度下,幕僚想成为政府官员,须通过科举考试。也有幕僚一边借幕府糊口,一边参加科举考试,一旦考中,即获得了为官资格,但未必能马上得到实缺而离开幕府,所以仍会暂留在幕府。以汪辉祖为例,他从1752年任其县令岳父的幕僚起,在职长达34年之久,先后做过16位县令的幕僚。其间,他参加了8次科举考试,终于在1768年中了举人,1775年中进士,但是直到1786年他才得到一个县令实缺,结束了幕府生涯。“雍正元年(1723),清廷曾下令各督抚将品质优秀,才具优长的幕僚上报吏部,以备简选为官……但是,清廷规定的条件苛刻……并没有多少幕僚实受其惠。”(7)而晚清幕府则成了幕僚的进身之阶,许多没有科名的人经幕主推荐踏入仕途。这方面,曾国藩的幕府最为典型。曾国藩保举幕僚一方面是为了笼络人心,另一方面也与其整顿吏治,恢复被太平天国运动打乱的地方政权有关。咸丰初年,他就开始保荐其幕僚出任地方官,但未获批准。1860年,清廷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慈禧政变成功后,命他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之后,曾国藩便大批保奏其幕僚出仕,其中不少人被破格重用,如李鸿章和沈葆桢由四品道员直升为二品巡抚,郭嵩焘和李瀚章则两年升三级而位至巡抚。“保案累牍,世职云起,浸浸乎有官多于民之势。”(8)先后追随曾国藩的四百多位幕僚中,大多受过其举荐。之后,李鸿章也保荐了不少幕僚出任实缺,如举荐张树声、刘秉璋、潘鼎新、刘铭传为督抚,还有更多的人被提为各省提督,仅实授各省提督就多达17人,涉及11省区,可见李鸿章幕府势力之大,影响之广。(9)

幕僚成份复杂化。传统幕僚主要是穷困不得志的读书士子、乡绅和绍兴师爷等沿袭式的专业人士。而晚清幕府需处理的事务越来越纷繁复杂,且大多是前所未遇的新问题,研读四书五经出身的读书士子和师徒相沿的绍兴师爷远无能力应付,各种身怀一技之长的人被聘入。此时幕僚身份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地方上没有入仕的士绅,如张树声、罗泽南;二是清廷的地方小官,如潮南知县朱李孙饴;三是被清廷降革的官员,如丁日昌、张佩纶;四是清廷分发的候补人员,如黎庶昌、王安定;五是通达洋务的知识分子,如冯桂芬、薛福成;六是近代工商业经营者,如郑观应、唐廷枢;七是赴外国留学生,如伍廷芳、辜鸿铭;八是外国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人任幕僚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李鸿章和张之洞幕府中。李鸿章“用外国人做顾问、教习、海军军官、舰长、仓库管理员、制造局帮办、军事教习,甚至他的外交谈判代表”,“那些承认李鸿章地位并且忠实为他服务的外国人都受他的尊重,并且薪金优厚。”(10)而张之洞在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通过委托出使各国大臣代为聘请、直接托国外著名厂家推荐代雇、由已聘外国人引荐而来、委托外国友人或本国驻外友人代为物色等途径聘请了众多外籍人才。他有严格的聘用标准,甚至提出了对实业、教育、军事三个领域的行业要求。张之洞引进的外国人才涉及军事、铁路、矿冶、教育、纺织及农、工、医等部门,“张幕中洋员应有300人以上,在晚清的封疆大吏中,张之洞幕府中洋员人数之多,技术、知识层次之高,无人出其右者。”(11)

晚清幕府制度的作用

稳定了清廷的统治。晚晴时期,群众的反抗斗争不断,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但反抗起义并未致其覆亡,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晚晴幕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廷饬令各省举办团练。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遂组建了湘军,士兵由营官自招,具有高度向心力,集幕僚、将官于一身的各级将官对曾国藩怀有效忠之心。湘军有勇猛的战斗力,一举摧毁了太平军。除了为战争出谋划策以外,幕僚为筹集粮饷起了重要作用,立下汗马功劳。同时,曾国藩提拔了李鸿章,发展了淮军。太平军被镇压之后,捻军力量壮大,华北面临巨大威胁。在镇压捻军起义中,淮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捻军投入血泊之中”(12)。可见,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为代表的幕主在幕僚的辅助下,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清廷的统治地位。

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发展。在晚清盐政的改革中,陶澍幕府采取的以票盐代替纲盐,打破垄断的措施,已有近代特征。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即召集通晓外语的人才入幕,翻译西方书籍,收集外国情报。随着西方列强入侵,西学东渐,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启动已成当务之急,而晚清幕府即致力于此务:政治上,李鸿章幕僚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就呼吁整顿吏治,改革司法制度,采用君主立宪政体;而袁世凯幕僚也积极倡导宪政改革。经济上,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幕府都主张振兴实业,突破了往日重农抑商的思想,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民用企业。军事上,李鸿章幕府筹海防、练海军,建成了北洋舰队;袁世凯幕府编练的北洋新军采用西方军制,是近代中国第一支真正的近代化军队。在文教上,李鸿章幕府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培养翻译人才;张之洞幕府在中法战争后着手新式学堂的创建,“博考外国各项学堂课程门目,参酌变通”(13),先后创办了广东水师学堂、自强学堂、武备学堂,还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实施的学制。可见,晚清幕府的改革精神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多方面、多层次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奠定了基础。

为晚清造就大量人才。龚自珍言清朝已有衰世之相:“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14),故晚清幕府重视求才和育人。陶澍把培养人才放到重要位置,“于劝学造士之道,每兢兢借为先务”(15)。萧一山评价称“中兴人才之盛,多萃于湖南者,则全由于陶澍种其因”(16),曾国藩亦仰赖陶澍的提拔。曾国藩也爱才,他曾致信胡林翼说:“若能引出一班正人,倡成一时风气,则侍与公所借以报国者也”(17)。他将天下事概括为军事、吏事、饷事、文事四类,要求其幕府人员每人自选一项进行习练,不定期进行考试,并亲自出题、阅卷。对此,时人评价甚高,就连后期与其不睦的左宗棠仍寄挽联曰:“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18)其他如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幕主在培养人才方面较为逊色,因他们重在使用,但也都礼贤下士。这些人才在佐人为治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不少人都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翘楚,仅以外交为例,如出使美、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出使英国的郭嵩焘、罗丰禄;出使美国的陈兰彬、伍廷芳;出使西、德的黎庶昌;出使法、印、朝的马建忠等,均出自晚清幕府。

晚清幕府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幕府形态,在面对困局时能够因时而变,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如,开保举之风,使官吏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导致清廷冗官冗员、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更加严重。又如,晚清幕府在经营洋务企业时无科学制度和方法,导致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使得洋务运动广受诟病。以上仅略述一二,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注释:

(1)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91页

(2)郑观应.盛世危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7页

(3)张廷骧.入幕须知五种[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3页

(4)徐继畲.松龛先生全集·奏疏[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转引自冯祖贻.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7页

(5)容闳.西学东渐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59页

(6)薛福成.叙曾文公幕府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65页

(7)刘悦斌.晚清幕府制度略论[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99页

(8)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年,卷八十四:86页

(9)苑书义.李鸿章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70页

(10)K.E.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46页

(11)王珊萍,黎仁凯.张之洞聘任洋员探析[J].安徽史学,2005(4):40页

(12)苑书义.李鸿章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49-150页

(13)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639页

(14)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6页

(15)陶澍.陶澍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43页

(16)萧一山.清代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72页

(17)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1538页

(18)史林.曾国藩和他的幕僚[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年:6-7页.

作者简介:张金梅(1988年-),女,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幕僚特点
最神秘的政坛人群中国幕僚传奇
从古代幕僚“朋友圈”看文秘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远去的王朝 模糊的背影
特朗普逼幕僚签保密协议 卸任后依然有效
袁世凯幕府人员组成之分析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