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教学回归教育本真

2014-11-25 03:24线教平
教育 2014年30期
关键词:零起点起跑线起点

线教平

从老生常谈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如今不少人反其道行之,倡导“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说,起点之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既然是“零起点”何必执拗于“起跑线”在哪儿?输赢之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其实,教育的本质是在育人,要让儿童满怀对世界的好奇,轻松快乐地出发,首先要引导包括家长、教师及学校在内的全社会从倡导“智育中心”转向关注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零起点”教学的呼吁正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

近年来,随着“起跑线”竞争的加剧,学前教育小学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神童”的级别也从原来的进一年级就认识几百个字,自然过渡到了一些家长带领孩子学完一年级全部教材。一时间,社会把批评的矛头直指家长。但试想,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给家长带来了什么影响?可以说,正是迫于这种学龄不断被推前的社会大环境,有关“零起点”教学的呼声应运而生。它要求学校一年级一律按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进度从零开始、循序渐进,特别关注在“幼小衔接”中如何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入学“生命起点”,关注每一个孩子在生活空间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慢慢完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爱学习、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此,过早在幼儿园进行“跨越式”学习的学生也就慢慢尝不到甜头了。正是这种倒逼方式,才能使得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回归各自轨道,在本位教育的一方田地,默默耕耘,收获硕果。

在“零起点”上减负,不随意拔高标准,不随意加快进度,抓住了学校减负的源头,由此突破推进必然会取得实效。

(摘自2014年10月14日《现代教育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零起点起跑线起点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起点
山东、福建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
我的“新”起点
零起点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交际性研究
“非零起点”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深化创新——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为例
大学俄语阅读零起点学生与非零起点学生同步教学初探
重归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