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2014-11-27 23:07周彩兰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课程体系

周彩兰

摘 要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呈现出专业性与研究性相统一、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特性,必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突出专业素养、专业实践性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理念、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的比较分析认为,保障课程体系有效性的基础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内涵的正确解读,应通过设置实践课程并提升课程实践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综合化的专业知识训练。

关键词 职业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9-0032-06

为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学位体系,自1990年设置研究生专业学位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现已开办19种博士、硕士层次的专业学位,年招生规模超过15万人,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达40多万人[1]。但相对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较早且成效显著的美国,我国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对中美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推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及其培养的特殊性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为最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具有专业教育的特性,又兼具研究生教育的普遍特征,其特性主要体现为专业性与研究性相统一、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

1.专业性与研究性相统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必须具备专业教育的一般特性。专业(profession)主要指一种专门化的职业(vocation),“专业”为一种需要高等教育和训练,包括智力技能的职业,如医学、法律、神学、工程、教育等”[2]。从中不难发现,专业性本身就带有研究的意蕴,这种研究性主要体现为在特定的专业情境中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研究性是硕士学位的本质要义,而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性主要体现为将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以发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其与学术型学位在研究性上的区别主要体现为研究主要面向实践,更追求适时性、时效性与效益性。

2.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结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特定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002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学位,或称职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3]。其所对应的职业是要具有较高的专门技术层次、独特的知识领域、严格的入门标准和鲜明的实践性。同时,只有获得这种学位才能进入某一行业从业,即学位是从事职业的必备条件[4]。这种职业性主要“是以高深学问为基础,注重理论修养,是博雅和理智的活动”[5]。这种职业性是以学术性为基础的,具有发展性的特征。欧内斯特·博耶(Ernerst·L·Boyer)将学术分为探究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与教学的学术,四种学术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性主要体现为综合的学术与应用的学术相统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是以学术性为基础的职业性,专业性体现为职业性的专业性。

(二)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性的人才培养要求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可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核心。

而作为最高形式的专业教育,专业学位必须具备专业教育的普遍特征。英国学者彼特(Peter)认为,专业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专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专业伦理;专业教育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专业教育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意识。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11条评估标准: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了解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有效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终生学习的能力;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不难发现,作为高级专业人才除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专业伦理、专业素养,如领导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基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及其对人才培养规模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特殊性主要体现为:

一是突出专业素养培养。专业素养既包括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也包括广阔的知识背景与专业伦理的习得。尼古拉斯·斯塔西(Nicholas A.H.stacey)认为,“专业文化中最重要的智力因素来源于专业与大学的联姻。专业人员的培养要学习的不只是技术性、技能性的内容,更要学习专业活动得以开展的社会和经济结构方面的知识”[7]。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更快地融入专业领域,必须加强学生专业伦理的培养,使学生建立专业领域大系统的整体框架,逐步形成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专业素质与品质。

二是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首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专业的知识基础,而专业知识是学术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而经验知识的获得必然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思想、行动、理论、操作相互渗透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设计能力以及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