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网络课程建设探索

2014-11-27 12:12黄学文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

黄学文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广东 广州510400)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课程的学习理论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结合,利用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构建课程学习环境,呈现了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本文从结合我校进行旅游专业的网络课程建设实践,积极探索和研究旅游专业在网络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开发团队组建的模式。

一、网络课程的内容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特点

笔者取用中职学生的调查分析表(见图1)总结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入学年龄均在十六岁左右,自学能力较弱,与普通高中生相比,自制能力还有待加强和培养,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恒心不足,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不强,他们更适合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技能。因此在中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中,一定要符合当前中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

其次,中职学校与高职、高等院校相比,在教学管理方面有更加严谨的教学次序,日常的教学安排不能被网络教学所影响,学生用于网络学习的时间较高职、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集中,不会像他们的学习时间那样灵活、分散。在学生培养目标方面,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劳动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重在技能的培养。

图1

因此中职旅游专业的网络课程不能照搬教材,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课程内容,内容的深浅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对难度较大、又很少用到的内容,应作适当删减;内容的表现应力求直观、形象、生动,富有“磁性”;在网络课程中应多设计交互学习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可以将学习内容游戏化,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另外,在网页中还可以穿插一些音乐欣赏等,以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不仅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设计试题测试中要充分利用Flash的表现技术,将枯燥无味的理论考题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符合专业岗位的场景,为学生创设条件变“测试”为过关游戏,如图2。

二、网络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

中职旅游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教师们都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化教学发展多年已经将这些资源都电子化,很多教师上课都实现了无纸化,视频、照片、PPT、情景案例等电子化资料都非常丰富,质量都不错,但存在着资料分散、无法共享,表现力不高,学生的兴趣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中职旅游专业网络课程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利用网络课程平台网络课程的配套工具将资源入库,修改完善符合标准的资源,将静态分散的资源集中统一存放,同时具备专业教师集体共享、共建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能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修改成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呈现出动态化。

三、网络课程的建设要有适合学校和专业发展的建设团队

如今国内网络课程的建设如火如荼,但能够有很好的实用效果和能坚持网络课程建设的学校不是很多,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属于软件类的建设,也有很强的软件生命周期性。一个软件的成功不在于它的功能是如何强大,关键在于软件的使用生命周期,软件的生命周期性告诉我们,一个软件的成功在于它的不断的更新和使用,周期循环不已;网络课程也是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完善,其生命才会不断强大,才会经久不衰。

为此,我们必须组建适合学校和专业发展的建设团队。我们在中职旅游专业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就尝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同时邀请专业的网络课程制作公司,与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信息技术科组中具备网络课程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三方组成网络课程制作团队,负责整个项目的分析、立项、实施、维护。

专业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水平的制作能力,但非常缺乏课程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流程设计等等,而这方面正好是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的特长。在需求分析阶段中,专业教师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但往往表达出来的时候要求较高,也不会考虑其信息化实现的技术条件的限制,由此产生设计的误区,而公司设计出的标准很难达到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求,这时非常需要既有教学一线经验,又非常了解学校实际情况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充当公司与旅游专业教师之间的中间翻译层,他们在整个项目的分析、立项、实施、维护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以往很多信息化工程中所存在的致命的设计缺点,这也是我们在该项目的建设中得出的一个比较宝贵的经验,从目前项目的实践和应用的效果反思中也取得了一个好的效果,我们会将此经验推广到其他信息化建设项目中。

综上所述,学校在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项目进行旅游专业的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中,探索和研究了旅游专业在网络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开发团队组建的模式。当网络课程设计者跟参与者对这件事情都有了解或经验的时候,彼此才可能激发出思想的火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课程建设实践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2]禹加宽.着力开发中职网络课程,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J].考试周刊,2011(81).

[3]何春阳.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2(9).

[4]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2.

[6]刘博,马艳玲.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猜你喜欢
中职旅游专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旅游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