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分析

2014-11-27 12:18江玮璠,李文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江玮璠,李文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并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现状,指出两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要实现更好的互动,需要进行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等方面的融合。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

0 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一个趋势[1]。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每个学生,而不是仅限于满足少数学生的需求。

教育部在 2010 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实践与应用。

1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活动。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创新为先导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育,是教学内容、方法、思想、评价、教育体制的创新[3]。

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人才,使其富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具备成为企业家的能力[3]。通过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大学生具备创业能力,并使它成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成为一个创业人才。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创业过程中也需要有创新精神,其中发现创业机会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开发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使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

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

(1)由经管学院负责

由经管学院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任何一个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选修这类课程。经管学院主要传授商业计划书书写、资本运营、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给感兴趣的学生。这类课程的知识内容都较为容易,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比如北京大学由光华管理学院负责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管理方向的双学位辅修。

(2)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在校全体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创业学院通过系统全面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实施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中山大学创业学院、暨南大学创业学院等。创新创业学院除了针对全校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外,特别针对一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进行双学位和双专业的招生,但招生一般规模较小,比如中山大学创业学院的创业黄埔班每期招生30人。这种培养方式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目的就是培育未来企业家,并实现创业意向同学、创业导师团、风险投资家等群体的聚集。

(3)成立大学科技园

大学科技园指以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为依托,以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形式,是在新经济迅速兴起的大背景下大学功能的延伸[4]。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于1999年开始组织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

大学科技园的人才培养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而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才进行培训。不仅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也为他们提供创业环境、实践条件和培养创新思维 [5]。大学科技园这一平台与其他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创业理论教学、教师指导、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信息交流、评估和反馈。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科技园,比如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

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

3.1 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高校自身以及社会的重视,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1)把创新创业教育沦为创业培训。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同样重要。创新教育培养学生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但目前高校里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多仅为创业教育,而对于专业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没有足够的重视。

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某种技能与操作层面,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和扶持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

(2)创新创业教育孤立于专业教育。

目前各大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受众较小,仅为一小部分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学生。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的沦为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和对有创业意向学生的教育。脱离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犹如空中楼阁,缺乏理论基础,不能长久。很多高校中的创业大部分是低层次的创业,比如开个网店、在学校租个门面卖东西等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专业教育,使得创新创业的实践都是在没有技术门槛的领域进行。很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比如辅导员等,专业教育教师几乎没有参与进来,这也是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重要原因。

(3)课程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来看,很对高校仅是开设一两门创新创业类课程,没有形成体系,而且很多课程为选修。另外很多课程都停留在课外环节,处于一种应付差事的状态。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

3.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能把二者剥离。专业教育中按岗位对口分专业办学,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整体把握[6]。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创新与创业都需要有具体的方向,而方向的选择来源于专业素养。发现问题和发现创业机会都是以专业知识为保障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创新创业很多都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支撑,良好的专业教育是实施创新创业的基础[7]。

(2)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促进。

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的用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强化与促进专业教育的作用。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现实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强化专业教育[8]。

专业教育是理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应用,二者不能相互取代,但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等教育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为实施载体,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训练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到高等教育的最佳效果。

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不能脱离专业教育,必须依赖于专业教育。有了专业教育的支撑,也更容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因此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

4.1 教学理念的融合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人才。从人才培养目标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人才。

因此专业课任课教师不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为少数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老师的事,而应该积极参与进来。而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老师也要紧扣学生的专业方向,不能泛泛而谈,要做到有的放矢。

4.2 培养方案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成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两门课。即在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内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

(1)理论基础知识培养

在修订培养计划时,避免专业教育中偏窄、偏专的倾向,加强通识教育。同时,应加强综合性教育,做到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9]如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当开设经管类课程,而经管类专业学生应该学习工程类相关课程。因此,针对学生的专业不同,应设置不同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形成课程群,以供学生选择。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需考虑课程的衔接和连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主要由通识必修类课程(英语、数学、政治等)、通识选修课(学校特色课程)、学科基础课(某学科大类要求学习的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综合知识和素质类)组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包括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

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分为两大模块,一为公共选修课类课程,另一模块为专业限选课。公共选修课类课程是针对全校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可以在此设立一些与专业联系不怎么紧密的课程。比如《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方法》、《创业团队》、《商业计划书写作》、《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模拟经营》等。因为专业背景的不同,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因此在专业限选课模块中加入一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可以考虑设置一些需要一定专业素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比如:《科技创新》、《产品设计与创新》、《科研方法论》、《创业项目管理》、《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创业融资》、《创业营销》等。同时,推行弹性学分制度,给予一定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学分和创业技能学分。

(2)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锻炼,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应该重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能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课程设计类、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另一方面的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创新创业。如:大学生科研训练、挑战杯等课外竞赛、大学生科技园等创业实践。

4.3 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培养方案融合的基础上,强调教学内容的融合,即在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专业老师的积极参与。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专业教育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每一个专业知识的用途,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应该把本学科的前沿和动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方面,主动从所授课程中探索、挖掘创业教育元素,结合创业项目、创业大赛、创业任务、创新发明诠释所授知识的用途,指明知识对于职业、创业、创新的作用。[10]

4.4 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传统的专业教育过程中,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只是一个听众。在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压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应该扮演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学习。

为了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专业课程的讲授老师应该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法、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等。

另外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例如MOOC(慕课)这种形式。这样学生可以针对他们在创新创业活动过程遇到的问题,自主在网上学习,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4.5 实践平台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践锻炼。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平台。

目前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主要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但这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积极开展一些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科研训练、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建立创新创业园区与孵化基地等。在这些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5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脱离专业教育来实施,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紧密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专业教育也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能够更好地互动,需要进行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平台等方面的融合。通过这些方面的融合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1-3.

[2]张久献.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研究[J].才智,2014,(19):210-211,214.

[3]王恩德.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开发研究[J].科教文汇,2012,(28):42,46.

[4]王济昌,王晓琍.现代科学技术名词选编[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

[5]张真柱,许日华.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40-42.

[6]江玮璠 李文 汪丽琴,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3,(11):252-256.

[7]陈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110-112.

[8]王福英,林艳新,候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0,(3):123-124.

[9]邵景玲,孙好芬,宋代敏.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创业型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11,(2):78-80.

[10]李平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4):31-33.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1YB219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