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组的构造与检修》教学设计浅析

2014-11-27 13:44刘加建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0期
关键词:汽车设计教学

刘加建

摘 要:《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与汽车底盘、汽车电器一起构成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关键词:汽车;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题所用教材是由孔宪峰老师主编的、高教版、中职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选自于第3章第一、二节,它既是前面内容的延续,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渴望肯定,集体荣誉感强;对理论课比较感冒,部分同学学习信心不足,注意力集中困难,个体有一定差异。学生已初步掌握《汽车机械制图》《汽车维修技术基础》,进行过简单的拆装练习,对汽车构造有一定的了解,拆检过曲柄连杆机构等;模仿能力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表见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3)教材处理

在尊重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特点、学校现有设备以及按照企业生产实际流程,将第3章第一、二节中与气门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整合为:

2 教学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我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设立了本课题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说出气门组各零件的名称和功用,学会正确使用工量具拆装气门组。(2)通过学习学会利用汽车维修手册制定气门组拆装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气门组的拆装与检修。(3)通过分组拆装与小组讨论培养协作精神,激发探究兴趣,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2 重点难点

(1)重点:气门组的认知与检修。气门组的认知是本课题的知识基础;气门组的检修是配气机构中常见故障的检修重点,因此我把气门组的认知与检修确立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

(2)难点:气门组的拆装与检修。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思维特征和本人的教学经验,以及鉴于汽车维修工艺的进步,企业分工的细化和考虑到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应用,因此我把气门组的拆装与检修确立为本课题的难点。

(3)课时安排:四课时(180分钟)。

3 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基于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我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演示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去完成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实现做中学。

(2)学法: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在解决问题身上,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让学生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听有所思,练有所获,使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探究学习法、实践演练法和合作讨论法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协作,实现技能和素养的双重收获。

4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中心,把第一思考时间还给学生,第一表达机会让给学生,第一体验过程交给学生,第一认知反思留给学生。

(2)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根本,实现做中学,同时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将课堂教学和汽车维修实践紧密结合。

(二)教学过程

根据本次内容,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置为五大环节:

课前准备 分组培训;

情境导入 明确任务(约5分钟);

任务驱动 协作探究(约155分钟);

概括总结 评价反馈(约10分钟);

规范有序 习惯养成(约10分钟);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分组培训。工具设备:桑塔纳2000 AJR发动机5台、清洁用汽油、润滑油、毛刷、世达工具组件套、气枪、空压机、工具车、多层工作台、清洁用抹布、磁力棒、气门弹簧拆卸钳等专用工具;学习资源准备: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及视频设备、工作页和电脑等;课前学习:(1)课前任务:学生在课前登陆相关网页和资源库查找气门组相关内容,收集信息,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为本课题做好知识储备。(2)分组培训:班级16人分成4组,每小组设班组长1名,机修工3名。

第二环节:情境导入,明确任务。故障实例:车型:桑塔纳2000GLi型轿车。故障现象:一辆桑塔纳2000Gli型轿车,行驶了17万公里。客户反映汽车动力不足,燃油消耗量增加。故障诊断:经检测发动机的汽缸压缩压力低于技术要求,往燃烧室内加入少许发动机机油进行汽缸压缩压力测试,发现汽缸压缩压力值基本无变化,初步诊断气门密封不严,需要对配气机构进行解体检测。

第三环节:任务驱动,协作探究。本课题分为两大任务:任务一:气门组的认知(约40分钟); 任务二:气门组的拆装与检修(约115分钟)。

第四环节:概括总结,评价反馈。在概括总结中,请每组代表概括总结气门组主要部件的检修流程,分析拆装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互相抽问气门组的组成及功用;实施中每组派一代表根据实践经历,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述气门组主要部件的检修流程,并对记录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尝试探讨下一课题:配气机构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资源库和网络资源学习相关信息与知识。

第五环节:规范有序,习惯养成。整理设备(设备归位)、工量具,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做到“5S”。保持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生产习惯。

5 反思

成功之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任务驱动教学为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在“做中学”中流畅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改进方向:在评价过程中对人人有评价、人人有反馈还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李雪芬.浅谈对中职生学习动机的激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猜你喜欢
汽车设计教学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