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化发展

2014-11-28 23:51陈惠源
浙江经济 2014年20期
关键词:海铁集装箱宁波

陈惠源

提速“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化发展

陈惠源

海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小觑的战略地位,以集装箱为代表的航运业推动着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进程。今年8月,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集装箱运输国际竞争力。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港口,在集装箱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化的激烈竞争下,要牢牢把握发展趋势和机遇,通过创新服务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

牢牢把握好趋势和市场机遇

世界航运的发展经历了从“帆船”、“轮船”到“集装箱船”的船舶多样化发展,从“不定期船运输”到“班轮运输”和“不定期船运输”并存的船舶营运模式等。在海运历史中,世界航运中心从北大西洋、太平洋迁移到如今的东亚和东南亚海域,一直在“西进”。“西进”的速度因集装箱航运的广泛应用而加快。集装箱化(containerlization)可视为一种服务理念创新,因为集装箱本身所代表的技术含量微乎其微,但其所引发的整个海运行业和物流配送的系统性革命却是举世瞩目的。

集装箱运输加快了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推动了中国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成就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快了产业转移以及集聚速度,可以将集装箱看成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在,中国已发展成为全世界的集装箱制造中心和航运中心。截至2014年3月,全球班轮公司运力100强中,中国台湾的长荣海运排第四;中国大陆的班轮公司中,中远集运排第五,中海集运排名第九位,海丰国际排名第26位,泉州安盛船务排名第32位,中外运集运排名第33位,中谷海运排第46位,海南泛洋排第61位,上海锦江航运排名第78位,上海海华轮船排名第83位,海航物流(大新华物流)第85位。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航运大国。

集装箱化顺应了市场经济特别是物流运输转型升级的趋势。首先,更多的货物将采用集装箱方式运输,如罐式集装箱可以运输能源类、化工类和食品类的产品,发展空间很大。第二,集装箱运输方式进一步延伸到其他运输领域,如铁路和公路运输。发达国家在公路运输方面的主流运输装备是厢式半挂车,可看作是集装箱的延伸化应用。中国在陆路运输的厢式半挂车方面刚刚起步,但从长远来看,其发展的影响力对港口运输业的影响也是直接相关的。第三,集装箱所代表的标准化、集成化、组装化等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正在延伸到其他行业,比如非物流行业中的模块化建筑。集装箱房屋被《商业周刊》称为是最有可能改变未来10年生活方式的20项重要发明之一。最后,集装箱化将激发集装箱本身技术的革新。如在海运过程中,需要的“智能化”集装箱将基于RFID技术等相关技术保证运输货物本身的安全性。

加快发展的优势得天独厚

作为浙江省港航强省建设的主阵地,宁波—舟山港承担起了浙江绝大部分的海运进出口任务。宁波-舟山港由北仑、镇海、甬江、大榭等多个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现代化深水大港,不仅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而且腹地经济繁荣。宁波-舟山港的港口自然条件极其优越,海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千米,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223千米,这使宁波-舟山港在集装箱船大型化的趋势下能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

近年来,宁波-舟山港逐步完善其集疏运体系,积极巩固并拓展港口腹地,并通过内支线航线经营与各港口联盟,不断完善内贸中转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以嘉兴、温州、台州等港口为主体的省内集装箱“内支线”网络。同时,宁波-舟山港还加快发展海铁联运业务和无水港建设,将港口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内陆各省份。凭借着优良的水深条件、丰富的腹地资源以及便捷的集疏运环境和成本优势,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

2013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1720万TEU,稳居国内第三。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越韩国釜山港,成为世界第六大集装箱港口,且短时间内其港口海域的天然特点和港口硬件设施不变的情况下,宁波-舟山港需要在软实力-服务层面创新,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以超越第五大集装箱港口。具体来看,宁波-舟山港需要在目标市场细分、服务概念、运营策略和服务传递系统方面进行提升,结合集装箱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积极调整发展策略,使港口发展走在时代前列,争取跻身世界前三大集装箱港口。

图/金川

宁波港成功于2013年通过海铁联运完成了10.5万标准箱,并在2014年前五个月完成了5万个标准箱的运输,同比增长超过了20%。宁波港成为南方港口中海铁联运第一大港,顺利从传统的装卸功能港口转变为现代化的物流贸易功能港口。相比之下,欧美国际大港的国内海铁联运箱量至少占20%至40%的水平,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潜力巨大。国内北方港口中海铁联运发展领先的港口有大连港、营口港、青岛港和连云港港等,但国内海铁联运箱量比例最高的港口大连港的占比也只有6%(2012年)。宁波港的海铁联运发展战略通过立足浙江省内,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三个重要北方节点(新疆、陕西和甘肃),围绕腹地拓展打造海铁联运南北通道物流节点并合作建立包括省内萧山、富阳、绍兴等以及江西的上饶、鹰潭和湖北襄阳的无水港,从而扩大港口“腹地”的广义概念,延伸服务的广度和灵活度,做到物流服务的“无缝衔接”功能。这种壮大网络扩展腹地的理念就是宁波港区服务创新的最佳实践。

加强港口服务集成和创新

推动港口信息化建设。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大型化的技术设施是港口发展的必要保证。虽然作为传统的港口不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孕育的土壤,但对信息网络技术和科技创新的关注与应用可以为港口发展起到重大的带动作用。宁波-舟山港口的现代物流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港口功能仍停留在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过渡的功能水平上,其利润的增值链和增值手段需多样化发展,以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港口的信息化程度,海港网络、集装箱网络、财务电子数据交换网络、全球卫星定位网络以及ERP、CRM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投入水平的增加,可大大提升港口的集装箱运输发展,提升港口自身并达到国际化物流发展标准。

提升集装箱供应链功能。纵观世界港口业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的第三代、第四代港口,其集装箱港口物流发展正从传统货运生产全面迈向综合物流发展阶段,尤其是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增值化发展趋势明显。宁波-舟山港口仍以装卸、储存、加工功能为主,现代港口物流配套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集疏运方式衔接不畅且配套设施不完善也会给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带来瓶颈式影响,过度依靠公路运输的集疏运方式过于单一,与铁路和内河相结合的集疏运方式有待加强。

强化对高度震荡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今港口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合理分工,积极形成自己的主攻方向,从而很好地体现整体效益,推动集装箱港口经营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建设。而低碳航运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像新加坡港和欧洲一些港口,已经开始进行绿色航运的相关研究。大力发展绿色航运,积极开发相关技术,是宁波-舟山港的港口竞争一个重要战略手段,这不仅是节能环保的需要,也是防止被挡在技术壁垒之外的重要举措,同时可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和低噪音的集装箱运输,使港口岸线、水域、陆域得到有效利用,促进集装箱运输可持续发展。要重视资源保护和节能减排,节约利用土地,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海铁集装箱宁波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启用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聚焦·宁波
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突破60万标箱箱量全国第三增速全国第一
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与发展机理研究
我家住在集装箱
营口港海铁联运及国际多式物流大通道发展情况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